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致猪中毒。据调查发现,农户收获玉米季节,由于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以致收获的玉米发生霉变;玉米贮存保管不善发生霉变以及玉米加工粉碎后贮存时间过长;对霉变玉米去霉处理方法不当,以致用霉变玉米喂猪等都是导致猪食霉玉米中毒的直接原因。猪食霉玉米后一般在7~20天内发病,猪采食霉玉米的比例占猪采食量的10%~14%不等。其猪采食霉玉米中毒的发病症状一般表现为:患猪采食霉玉米后3~7天内仅见猪食欲不佳,采食量…  相似文献   

2.
猪霉变饲料中毒并发附红细胞体病是养猪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流行病,本文介绍了猪饲料霉变的原因、猪霉变饲料中毒的症状、并发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方法,并据此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此时若饲料保管不当,极易在高温高湿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霉变。霉变的饲料不但会导致猪群的采食量降低,严重的还会引起猪中毒、死亡。所以,在高温季节必须要重视预防饲料的霉变,科学合理地贮存与保管饲料。那么,应该如何防止饲料霉变,您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妙招,赶快来参加由《猪业科学》发起的"分享夏季如何防止饲料霉变赢现金红包"活动,一起分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饲喂优质玉米和霉变玉米的猪分别进行猪瘟抗体和疫病检查,结果发现,饲喂霉变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低,且有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继发猪瘟的现象;饲喂优质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全部合格,猪群没有发生疫病。  相似文献   

5.
各种原因引起的饲料霉变,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动物采食以后会引起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简单分析了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介绍了猪采食霉变饲料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控制饲料霉变和处理霉变饲料的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霉玉米中毒病”是由于猪采食了霉变的玉米或以霉变玉米为主的饲料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2009年我镇陆续发生了多例“猪霉玉米中毒病”,本文对发生于我镇的“猪霉玉米中毒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作了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致猪中毒.  相似文献   

8.
近来,山东昌邑的几个猪场不断发生猪霉变饲料中毒的情况。有的养猪场由于诊断失误,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是当成猪的传染病来治疗,结果造成了经济损失。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此浅谈一下猪霉变饲料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霉变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肉品质的影响及添加1%精氨酸或2%谷氨酸对饲喂霉变饲粮造成的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55.0±1.5)kg的"长×大"二元杂交育肥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正常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经过霉变处理后的霉变饲粮(霉变组)、添加1%精氨酸的霉变饲粮(精氨酸组)、添加2%谷氨酸的霉变饲粮(谷氨酸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在饲粮中添加精氨酸或谷氨酸未能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2)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肝脏指数显著升高,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霉变组相比,谷氨酸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缓解了霉变饲粮对肝脏、脾脏的损伤。3)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霉变组相比,精氨酸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中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压积显著升高(P<0.05)。与霉变组相比,精氨酸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间值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P<0.05);谷氨酸组中间值细胞百分比、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升高,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霉变组相比,谷氨酸组和精氨酸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不仅如此,谷氨酸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也显著升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组肌肉嫩度显著降低了20.22%(P<0.05)。精氨酸组肌肉嫩度较霉变组显著提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精氨酸或2%谷氨酸能够对霉变饲粮造成的育肥猪脏器、抗氧化以及肉品质的损伤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养殖场和养殖户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导致猪中毒。  相似文献   

11.
正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高温高湿、天气闷热的夏季里,猪场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和注意饲料防霉等工作,极易导致猪群出现腹泻、饲料霉菌毒素中毒、母猪生产繁殖障碍或"高热病"等被动局面,将会严重影响养猪生产。因此,"防暑降温和防饲料霉变"是夏季养猪的关键措施。在饲料没有霉变或轻微霉变时,使用有效的防霉剂及采取其它防霉措施;在饲料霉变严重时,应及时更换饲料或科学、合理的选择使用绿色、安全、强力高效的复合脱霉剂,以减轻对猪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病呈现出高发趋势。部分养殖户在生猪养殖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喂食霉变饲料,极易导致猪群出现中毒现象,因此积极做好诊治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猪霉变饲料中毒的治疗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地多产玉米,常在收玉米时节遇上霉雨天气,未能及时脱粒晒干,堆积的玉米因潮湿发生霉变。霉变的玉米中含有一定黄曲霉毒素,经一般的阳光照射是不能将其破坏的。农户通常用霉变的玉米喂猪几天后猪就食欲下降。急性病猪在没有什么症状情况下就突然死亡;有的猪病后两天内死亡;病猪表现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身躯衰弱,走路蹒跚,粘膜苍白,粪便干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症状猪黄曲霉中毒一般是由于猪误食了霉变的饲料,如霉变的花生、玉米、大豆等谷物,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黄曲霉毒素不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肝脏也不能分解,体内长时间累积,就容易产生毒性作用,造成猪黄曲霉中毒。猪在黄曲霉中毒后,首先表现为食欲减退、厌食,喜欢吃青料和稀食,不吃精料,经常拱地寻泥土吃食,并且表现体温正常,粪便干燥。这跟正常猪并无大致区别,所以在猪患病初期,此病很难  相似文献   

16.
<正>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达50%~60%。1停食法停食是治猪腹泻最简单的一种疗法。它主要用于中毒引起的一类腹泻,如饲喂过有毒、霉变饲料引起腹泻。治疗时首先采用停食法,防止有毒,霉变饲料继续  相似文献   

17.
在畜禽养殖中,猪对饲料霉变最为敏感。饲料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已成为猪养殖及饲料安全的隐患。饲料霉变是由霉菌引起的,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猪抗体水平上不去,生产性能下降,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就猪对几种霉菌毒素的中毒反应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简述,目的在于引起生产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一)忽视霉变饲料一是有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虽然购进时水分没有超标,但在其收割之前就遭霉变,这样的饲料中加防霉剂不起作用,忽视对已霉变饲料脱毒和解毒。二是忽视料槽和栏舍内地面霉料对猪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中容易被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被忽视。霉菌毒素会使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繁殖障碍,如发情紊乱、早期胚胎死亡、假孕、产后无乳等,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可以引起猪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9.
1 停食法 停食是猪腹泻最简单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用于中毒引起的一类腹泻,病猪腹泻前或正在腹泻时有无喂有毒、霉变饲料的病史.治疗时,首先采用停食法,防止有毒、霉变饲料继续进入猪体,让毒物迅速排出猪体,切忌早期使用止泻药,造成闭门留寇.同时,选用最佳的解毒药,采取对因治疗.常用解毒药有解磷定、美蓝、阿托品、葡萄糖等.  相似文献   

20.
猪免疫抑制病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疾病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疾病、营养不良、饲料霉变、滥用抗生素以及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可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受损或下降,其中的疾病因素,即免疫抑制病(包括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气喘病等)是抑制和破坏猪免疫系统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