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出血热综合症,通称“兔瘟”,是一种新发现的由病毒引起的兔的烈性传染病。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潜伏期短(22—48小时),病程急(6—24小时),发病率与致死率均在90%以上。所以,本病是危害养兔业发展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兔巴氏杆菌病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本病在兔群中流行,可造成兔的大批死亡,特别对2~6月龄危害性更大.现将本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冤疾病防治     
肉兔易发生的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常见病。 传染病 1.1兔瘟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利,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往95%以上,但仔、幼兔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89年OIE将该病正式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充血、出血,肝、肾、脾以及消化道发生出血。本病的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1流行病学兔病毒性出血症自然感染条件下会导致兔发病。病兔、病死兔、隐性感染带毒兔、带毒野兔以及其内脏器官、附属物、排泄物等是本病的传染源。兔病毒性出  相似文献   

5.
免疾病防治     
肉兔易发生的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常见病. 1传染病 1.1 兔瘟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在95%以上,但仔、幼兔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1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叫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系统充血、出血;肝、肾、脾以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兔生产危害极大。1.1流行病学自然感染条件下,本病只导致兔发病。长毛兔最易感,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成年兔易感性也较高且死亡率高,40日龄以下仔幼兔和部分老龄兔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传染病。2005年  相似文献   

8.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兔瘟的防制     
兔瘟是家兔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主要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本病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对养兔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1流行病学
  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兔,断奶前后仔兔的发病率较高,而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本病经消化道传播,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病是家兔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2月龄以上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以上。由于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潜伏期短,给养兔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任锋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2):49-50
1 当前兔病的流行特征 1.1 常见病仍然存在 养兔业的发展和流通渠道的增多可客观造成疾病流行。兔瘟在许多地区都有流行,本病以侵害壮年兔为主,其发病死亡率可达100%。近年,兔瘟有侵害幼龄兔的趋势,这应引起重视。有些地方不重视防疫,造成本病零星发生或地方性流行。这说明对一个传染病虽然有疫苗可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要彻底根除传染病还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家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脏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本病于1984年春天首次发现于我国江苏省,迅速蔓延至全国,之后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给世界养兔业带来了巨大危害,是目前规模化兔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家兔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有易感性。以剧烈腹泻为特征,发病急、病程短,本病的主要传染原是病兔和带菌兔及排泄物。一旦发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甚至可达100%。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是养兔业不可忽视的传染病之一。现将山东威海一兔场暴发的兔魏氏梭菌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兔波氏杆菌病也称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秋冬季节和早春多发,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而感染。本病幼兔发病率高,成年兔发病较少。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7~10 d。成年患兔出现鼻炎和支气管炎,其有多量的浆液性、黏液性鼻液流出,  相似文献   

16.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危害养兔业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又称作兔瘟。自1985年冯加明等报道了本病在桂北等地发生之后就常有本病发生的报告。最近,我厂乳兔基地的忻城县又反映了本病在古蓬、遂意、北更等乡爆发。我们受派参与本次疫情的防制工作,现将  相似文献   

17.
兔梅毒病     
本病是由蜜螺旋体病菌引起的成年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正>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其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管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如两病混合  相似文献   

19.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危害性很大的常见传染病,又称兔出败,家兔中较常发生。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为高发季节。各种日龄的兔都可感染。本病是引起9—24周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兔口腔炎也称传染性口炎.是兔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以口腔发生纤维素性渗出炎症为特征,主要侵害1~3月龄幼兔,成兔也可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夏、秋季较多发。近年来,笔者采用“黑白散”治疗本病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