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芡实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芡实俗称鸡头果.目前以野生和人工栽培并存,主要生长于净水的湖边、池塘、低洼地.我镇近两年随农业结构调整,利用水稻田种植芡实面积逐年扩大,今年种植1000余亩,品种为"苏芡",米粒大,质量好.芡实的种子脱壳后称鸡头米,是滋补身体的极好补品,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尤以江苏太湖地区的"苏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
芡实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芡实别名鸡头、刺莲、水石榴、水仙桃等,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种子内的种仁供食用,种仁俗称芡米,芡米营养价值高,可生食或煮食,亦可入药,有益肾涩精,补脾止泻,安神等功能,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品。芡实的果实按刺的有无,分有刺种和无刺种,有刺种又叫野芡或北芡;无刺种又称栽培芡或苏芡。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无刺种,即苏芡。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供求出现缺口,市场畅销,因此,人工栽培芡实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芡实种子包衣剂。[方法]以苏芡2号和青子芡2个芡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3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胺悬浮种衣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唑醚·灭菌唑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共8种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对芡实种子的发芽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芡实种子发芽率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苏芡2号比青子芡发芽率高;不同包衣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效果优于其他处理,苏芡和青子芡发芽率分别为58.49%和42.05%,与对照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后芡实的叶片存在一定畸形和矮化症状。[结论]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对芡实种子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芡实生长存在一定的胁迫作用,需要进一步优化药剂施用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芡实种衣剂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芡实是一种特色水生蔬菜,采收的芡米俗称"鸡头米",性糯,味佳,且含丰富营养成分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有"水中人参"之誉。江苏省苏州市种芡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334 hm2左右,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生产效益。以苏州地区传统芡实栽种经验为基础,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对品种、茬口、栽种技术、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环节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实现苏芡新产地优质高效和增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江苏省宝应县大力发展芡实生产,引进种植品质好、产量高的紫花苏芡。由于连续单一种植,芡田杂草、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下降。通过试验.芡田下茬复种小麦不但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增收一季小麦.亩效益达2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芡实,别名鸡头、鸡头米、鸡头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种仁即芡米,供食用,新鲜芡实种仁可生食.干米白色、质糯,可制药.叶柄可作蔬菜.芡实原产南亚,我国各地湖泊、沟渠常见野生及栽培植株,主要生长于江苏洪泽湖一带以及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芡实目前在我国生长的有南芡、北芡两个品种.北芡果实长有密刺,南芡果实无刺. 芡实性喜温暖,不耐霜冻和干旱,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全生长期180~200天,气温25℃以上种子萌动、发芽,20~25℃幼苗生长,20~30℃为茎叶生长适宜温度.种子安全越冬适温为0~10℃.幼苗生长期适宜水位为10厘米,中期为20厘米,后期为30~80厘米,不可超过1米.适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的土壤,土质以微酸性、中性为佳.全生长期需要充足阳光,不耐阴.在成熟后期一次性采收,每667平方米(1亩)产种仁200~250千克.  相似文献   

7.
芡实种植是一种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新兴产业。金湖县三面环湖,水面资源丰富,种植芡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芡实增产却不增收,产量虽高但是销路难、售价低成为制约芡实发展的瓶颈。前锋镇玉玲珑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老周改变了这一现状,带领全体芡农,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潘复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47-8548,8551
从茬口安排、产量及效益分析、芡实栽培技术要点和水芹栽培技术要点4个方面,探讨露地特色蔬菜苏芡-水芹优质高效接茬新技术。其规模化生产平均效益可达22.5万元/hm2以上,比传统芡实栽培增加纯效益7.5万~15.0万元/hm2,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王林 《农家顾问》2008,(3):53-54
芡实是一种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湖泊、池塘、圩沟的水生浮叶植物,又称芡米、鸡头米,其种子内的子仁营养丰富,可供食用。另外,芡实的叶柄和花茎又可用作水生蔬菜,根茎肥大,富含淀粉,可作饲料。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利用养鱼池塘种植水生经济作物芡实,是一种渔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合理利用水面资源的养殖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芡实为药食两用中药,为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维管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名鸡头米、鸡头莲。芡实原产于东南亚,现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生长于湖泊、池塘、滩地等地。芡实生长喜温喜湿,不耐寒冷和干旱,需阳光充足,适温20~30℃。宜在水位较稳定(水深60~120厘米)的池  相似文献   

11.
芡实—莴苣水旱轮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洪泽湖区成为全国芡实生产的主要区域,洪泽湖区芡实已成为洪泽湖区一个高效水生特色蔬菜产业。由于一般早期芡米价格较高,大部分农户为提早芡米上市时间,一年只种一茬芡实,土地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茬口适宜的冬春莴苣(茎用)和芡实进行水旱轮作,可减轻连作障碍,并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芡实种子成熟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仁还原糖含量从花后10~25 d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31.6%~58.9%;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白花南芡和白花北芡在花后15 d总糖含量最高,而紫花南芡、红花南芡和紫花北芡在花后20 d总糖含量达到峰值。芡实种子贮藏物质主要为淀粉,发育过程中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北芡直链淀粉含量高于南芡,花后25 d紫花南芡总淀粉含量最高。支链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比值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差异与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芡实(Euryale feroxSalisb.,1806)又名芡、鸡头、雁头、鸡头子、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种仁名芡米、芡实米、鸡头米,属双子叶植物纲毛莨目睡莲亚目睡莲科芡属水生植物。芡实除了药用外,还有其独特的食用性和保健作用,是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在中国各地水乡皆有,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野生芡实适应性强,南至海南,北至黑龙江皆有分布,但芡实米的产地都在黄河以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及山东等省  相似文献   

14.
芡实高产优质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芡实又名鸡果头、刀芡、黄实、苏黄,是一年生大型浮叶植物。芡实适应性较强,可在水深不超过1.5米的池塘、湖泊、沟渠或低洼水田种植。芡实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干旱,要在无霜期内生长,水深  相似文献   

15.
一、田块及品种选择1.田块选择应选择水质清新,pH值在7.6~8.6,透明度35~45厘米,水深30~80厘米,泥层22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6%以上,质地粘重的低洼田种植。芡实定植前应加固田块的圩埂,以方便水浆管理。有条件的应在冬前排干水,清除杂草、杂物及藻类,耕翻冻垡。2.品种选择人工高产栽培选用无刺类型品种。早熟品种选用紫花苏芡,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16.
苏州南芡     
苏州南芡,俗称南荡鸡头,是一种人工栽培的大型水生植物,属睡莲科,芡实属。在苏州栽培历史悠久,明朝《吴邑志》就有“芡出横山南荡”的记载。目前,在郊区娄葑乡群力等村有大面积种植,是传统的出口商品。 南芡的生育期与生长情况 (一)种子萌动期(清明一谷雨) 上年收获的芡实种子装入布袋内,埋于烂田中越冬,清明后取出放在浅盆内浸种催芽,白天多晒  相似文献   

17.
芡实大田浅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芡实别名鸡头果,睡莲科芡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全国各地湖泊边缘和部分池塘中均有野生或栽培,主要以其种子内的种仁供食用,俗称芡米、鸡头米.此外,其叶柄和花梗去皮后也可食用;成长植株的短缩茎肥大,富含淀粉,可煮食或作饲料.芡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安神、益精、去湿、健脾、止滞等食疗功效,尤其去湿、收敛、镇静作用特强.  相似文献   

18.
芡(Euryale fersox)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作物,种子芡实俗称"鸡头米",性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干旱,一生不能离水,全生育期180~200 d.我县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引进了适宜湖滨、圩内种植的避洪作物芡,全县种植芡100余公顷.由于受风灾、旱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2001年减产,因此,为了来年避灾夺丰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谈谈趋利避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苏州南芡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苏州南荡芡实的栽培历史、产业优势及营养价值,并分析了苏州南芡产业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芡(Euryale ferax Salisb.),又名、芰,为山东南四湖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种仁叫芡实,根、花茎、叶均可食用,又可药用.它原产东亚,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池塘、湖泊、沼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