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豫麦18号属弱春性,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早熟、质优,落黄好。1989—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新品种豫麦18号,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均表现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早熟抗倒、病害轻等优点,适合晚播,深受农民欢迎。偃师县科委根据生产需要,利用许昌市农场的繁种优势,开展横向联合,组或协作组,对豫麦18号作重点繁育,采取引、试、繁、推一体化措施,以促进新品种迅速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证明,豫麦18号小麦具有矮秆抗倒,早熟避灾,稳产高产的特点。在栽培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情况下,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1988年,我县从洛阳农科所引进豫麦18号(矮早781)良种1万公斤,当年在全县各乡镇组织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农艺性状较好。继而迅速引进繁殖种子,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小麦新品种豫麦1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选育过程小麦新品种豫麦18号(矮早781),系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于1978年用郑州761作母本,偃师4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年选育而成。1982年第四代出圃,系圃号为78(1)—0—1—8—1,代号为矮早781。  相似文献   

6.
豫麦18号晚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豫麦18号(原矮早781)199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已成为我省小麦第六次更新换代的当家品种之一,在高水肥地大面积种植。由于该品种秆矮抗倒,耐病高产,适应性强,籽粒灌浆快,还具有晚播早熟的优点,所以在稻茬、棉茬等晚播麦区也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 1978~1983年洛阳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灌区麦田群体动态、成产结构和需肥指标数学模式研究。为了定时定量地探索灌区麦田不同品种(分多穗型和大穗型)亩产350~500公斤群体动态指标、需肥指标和成产结构指标,又进行了连续六年的田间定时定量化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豫麦18号,原名矮早781,是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用郑州761作母本、偃师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一、豫麦18号主要特征特性豫麦18号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卵圆形,半角质,蛋白质含量13%以上,千粒重42克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强,成穗率高,群体弹性大,自身调节能力强,稳产性好,株形紧凑,上部叶片小而  相似文献   

9.
豫麦18     
《现代农业科技》2002,(10):23-23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在偃师县伊洛老灌区沙壤土质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新品种豫麦18号,相继涌现亩产突破500公斤的高产典型。但在偃师南部深井新灌区,粘性土质条件下如何,尚不明确。为此,于1990—1991年度,我们在伏牛山北的缑氐乡郑窑村五、六村民组,组织58户农民连片种植豫麦18号小麦高产实验田112.6亩。实施中,遵循该品种生长发育规律,扬长避短,精细管理,收获前经市、县组织验收,亩产达到514.3公斤,较常年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新品种豫麦13号,自1987年引入漯河、许昌两市,先后参加了河南省和全国小麦良种区试漯河试点试验,漯、许两市小麦新品种示范及大面积示范试种,均表现出高产稳产,且综合性状优良,深受群众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漯河市1989年种植2500多亩,1990年猛增到28.2万亩,1991年上升到47.8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近1/4,其  相似文献   

12.
对小麦品种豫麦18号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豫麦18号表现高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平均比对照增产10%左右,是一个弱春性高产稳产型品种,具有矮秆、抗倒、综合抗逆性强、株型理想、成穗率高、早熟、粒重稳、产量结构协调的特点,耐水耐肥,是适合亩产400公斤以上肥力水平中、晚茬地种植的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 1987—1991年,豫麦18号(矮早781)先后参加了洛阳市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北方冬麦区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小麦品种博览试验。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综合产量结果看,豫麦18号表现高产、矮秆、早熟,平均比对照增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47号的选育雷振生林作楫吴政卿杨会民赖菁茹张世成宋保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80年代中期,我国小麦生产连续数年获得大丰收,然而,随之而来却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一方面,大量商品粮积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制作...  相似文献   

15.
GS豫麦18号四级种子生产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GS豫麦 1 8号的繁育推广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进行种子生产 ,实现了种子生产规模化 ,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现就其生产技术与应用效果概述如下。1 GS豫麦 1 8号的四级种子生产方法从该品种推广开始 ,我们育种单位负责建立了四级种子生产基地 ,常年基地面积分别为 :育种者种子保种圃 6~8亩 ,原原种圃 50 0亩。后两级种子由于需种量大 ,主要由其它国营农场和种子生产单位承担。其生产方法是 :1 .1 育种者种子生产由于尚缺少低温低湿库的长年贮藏条件 ,我们主要通过育种者种子保种圃 ,用株系循环法生产育种者种…  相似文献   

16.
<正> 豫麦18原名矮早781,系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用郑州761与偃师4号杂交选育而成,经1988—1990年河南省小麦区试和黄淮南片小麦春水组区试,1990年秋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据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对1989~1990年度黄淮南片水地小麦区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综合评价:该品种主效应大、丰产性好,适宜高水肥地种植。现就该品种在黄淮南片和省区试亩产400公斤以上的产量结果,将亩穗数(x_1)、穗粒数(x_2)、干粒重(x_3)与产量(y)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豫麦24号韩相林,王华瑞,许国震(濮阳市农科所,濮阳457000)小麦濮阳8441经过三年省区试和一年省生产示范试验,表现产量三要素协调、耐寒、耐病、高产、稳产,于1993年9月14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24号。一、产量...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系我校1976年以山前麦与偃师号杂交,于1983年育成。属大穗型弱春性中熟品种,株高85—90厘米,茎粗叶宽,分蘖力中等偏弱,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1985—1988年  相似文献   

19.
<正> 1986—1990年,豫麦17(内乡182)先后参加了南阳地区和河南省小麦良种(系)区试、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北方冬麦区黄淮南片区试,累计试点数120多个。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综合产量结果看,除个别年份和地点外,均表现比对照品种增产,且多居首位。对120多个试点的资料分析表明,豫麦17是一个早熟、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不同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优质强筋小麦豫麦47号的综合评价和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随着我国小麦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对面食制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优质小麦的需求日增 ,因此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成为小麦生产的必然方向。我国各地不少育种单位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纷纷开展了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研究 ,于 90年代育出了一批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优质新品种。但大多数优质品种存在明显缺陷 (产量性状较差或品质指标不够过硬 ) ,在生产上应用以后农民得不到好的收益 ,甚至比种植普通高产小麦品种效益还低 ,难以大面积推广。豫麦 47号的育成 ,基本上解决了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