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护和管理成效评估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成功实施就地保护和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过程。通过对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和专家打分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成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威胁因素和违法违规情况5项保护成效评估内容的17个指标经赋值计算后,最终得分为87.25分,保护成效非常显著,除生态系统结构中的评估指标草地覆盖面积占比下降外,其他量化指标如主要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林地覆盖面积占比、湿地面积占比、指示物种生境适宜性、物种丰富度和防风固沙面积等均显著增加。(2)管理成效评估最终得分为88.0分,评估等级为“优”,说明保护区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管理水平。管理措施中的科研能力和宣传教育指标为满分,但管理保障中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门执法机构2项指标得分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5%和48%,管理成效中的社区参与指标得分率相对较低,为45%。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带动社区发展,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向海保护区内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的数量动态、分布和繁殖生态,2005—2020年3—10月,以旬为单位通过定点观察法、样线法对青头潜鸭进行野外监测。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青头潜鸭的出现频率和最大群体数量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共观察到青头潜鸭50次,其中单次最大群体数量为26只。(2)青头潜鸭一般在每年3月中下旬迁到向海保护区,4月开始成对活动,最晚10月中上旬迁离;喜好安静且水生植物比较茂盛的明水沼泽,常与白眼潜鸭(A.nyroca)、红头潜鸭(A.ferina)、凤头潜鸭(A.fuligula)和白骨顶(Fulica atra)同域活动。(3)黑山坝小林场屯(含福泰泡)、青年坝(含碱地泡、付老文泡)和仙鹤岛等区域是保护区内青头潜鸭的主要分布点。基于监测结果,对向海保护区青头潜鸭的监测时期、监测区域及监测时间间隔等方面提出了监测建议。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是“生活于“外的非家养动物”,其生存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生动物种类及其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呈现明显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控制“生动物危害,加强“生动物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掌握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的分布、种群大小及与生境适宜性的关系是对濒危马麝开展可持续就地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21年7月1日—8月25日,采用样线法和粪堆计数法对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麝种群进行调查,分析马麝的分布和种群大小与保护区夏季生境适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分布有马麝922~1 480头,主要分布在适宜生境内,平均种群密度为(4.00±0.93)头/km2;随夏季生境适宜性的增加,马麝的种群密度也呈上升趋势,高适宜区生境种群密度可达(18.01±1.36)头/km2。兴隆山保护区可通过生境保育提升其非适宜区的生境质量,扩大马麝的分布范围,促进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群落调查的方法,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人工草地及围封的天然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草地群落在干旱气候影响下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围封草地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重要值总体上都优于人工草地,且茎叶比较小,人工草地分蘖数均大于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中沙打旺应作为本区草场恢复的首选草种.农牧交错带草地恢复重建中应该以围封和人工草地播种并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蟒(Python bivittatus)与坡鹿(Rucervus eldii)等野生动物之间的种群关系,在2012—2021年对该保护区蟒实施监测,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对蟒种群动态、进食动物种类、进食节律和进食生境进行研究,共记录到蟒实体133条,记录到蟒进食野生动物63件。研究表明:蟒种群数量因区内猎物增多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59条(44.36%)蟒位于鹅炸河管理站,25条(18.80%)位于公建坡管理站,48条(36.09%)位于罗鼓山管理站,1条(0.75%)位于英梅管理站。蟒捕食的野生动物包括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坡鹿、野猪(Sus scrofa)、海南兔(Lepus hainanus)和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进食频率分别为4.76%、90.47%、1.59%、1.59%和1.59%,其中坡鹿幼崽(84.12%)为蟒最主要的捕食对象。07:00—13:00和19:00—次日01:00是蟒进食高峰期(68.26%),01:00—07:00和13:00—19:00进食明显减少(31.7...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梭梭林天然分布的最东缘,也是我国现存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北山羊,Ⅱ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盘羊等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本文针对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现状,提出科研监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9年7月—2020年10月,通过样线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线33条,记录到鸟类99种4 005只,隶属于12目37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3种,留鸟69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19种,旅鸟1种,保护区鸟类分布新纪录9种。林地生境内鸟类多样性(3.42)和丰富度(10.74)最高,各生境均匀度相差较小。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与江西省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差异不显著。调查结果丰富了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基础资料,可为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2013年11月,结合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基金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记录鸟类14目28科79种,其中,留鸟26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32.91%;夏候鸟30种,占37.97%;旅鸟22种,占27.85%;冬候鸟1种,占1.27%。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56种,构成了该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43种,占76.79%;属于东洋界的有4种,占7.14%;属于广布种的有9种,占16.07%,这反映出哈巴湖保护区鸟类具有明显的北方型特征。在4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灌丛与草地中最大,湖泊与河流明水区以及沼泽与草甸浅水区次之,人工乔木林最小。本次调查所见鸟类中27种为保护区新分布种,其中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灰瓣蹼鹬(Phalaropus fulicarius)、反嘴鹬(Racurvirostra avosetta)、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黑背白鹊鸰(Motacilla lugens)5种鸟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本次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哈巴湖保护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各生境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董桂莙 《野生动物》2009,30(2):113-116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的最南端,东与黑龙江省泰来县为界,西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毗连,南与吉林省镇赉县接壤,北与扎赉特旗小城子乡为邻。  相似文献   

11.
长尾鸭在中国被认为是旅鸟和冬候鸟,受关注度极低。2018年5月25日笔者等人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1只长尾鸭雄性个体。经认证后,发现该物种在向海保护区首次出现,是向海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基于本次发现,结合相关文献,笔者对长尾鸭在中国各省的记录进行了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