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药植物含天然的杀虫抑菌成分,作为农药使用历史悠久,属生态保护型农药。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莲都区农药植物资源及应用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分析了农药植物资源种类及优势科、属等,提出了莲都区农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源农药已成为生物合理性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豆科植物是我国三大植物源农药资源之一。鉴于豆科植物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阐述了国内近年来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豆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杀虫凝集素及豆科植物杀菌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豆科抗菌凝集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现状、植物源农药的资源和种类、主要活性成分以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就其研究开发现状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源农药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的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成分或从中分离纯化的单体物质,它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用于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具有深远意义。概述了中草药源农药对环境友好、作用方式多样、对高等动物及害虫天敌安全,且有害生物较难产生抗药性等特点;综述了49科具有抑菌和杀虫活性的中草药资源及其作用,评述了我国已开发应用的19种中草药源农药和7种规模化生产的中草药源农药产品。最后,提出了中草药农药开发应用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中草药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研究;中草药源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植物品种与活性成分关系的基础研究;以中草药源活性成分为基础的先导化合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倪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55-155,99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安全、低毒、高效和无抗药性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成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宁夏农林科技》2014,(4):25-25
<正>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通过承担宁陕科技合作项目"植物源农药的研发与利用",在对宁夏具农药活性的植物资源调查筛选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宁夏特色优势植物披针叶黄华、乳浆大戟、苦豆子等,通过农药合理配伍、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加工工艺、制剂剂型以及室内外药效等方面研究,研发出了防治枸杞害虫的植物源农药新制剂,其中"乳浆大戟杀虫水乳剂"2014年2月26日正式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1110384518.6。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杀虫剂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了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研究现状,深入介绍了生物碱类、萜类、挥发油等多种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杀虫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源农药因其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随着各地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大量发现,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的日益完善,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出楝素乳油、鱼藤酮乳油、苦参碱粉剂等多种商品化制剂,但在间接开发上,还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鱼藤是一种优良的植物源农药。本文对鱼藤的种质资源,应用情况,活性成分,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同时也指出了鱼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首次对湘南地区的植物源农药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植物源农药资源有97个种及1个变种,隶属于44科80属;其中以毛莨科、蓼科、大戟科、豆科、卫矛科、茄科、菊科等为优势资源,这些植物源农药具有较高的杀虫作用,同时针对湘南地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利用不足之现状,提出了科学合理开发湘南植物源农药资源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植物体内抑菌杀菌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是该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了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植物源抑菌杀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并对植物源抑菌杀菌物质提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孔明 《农学学报》2018,8(1):44-47
中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1700余种。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一体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趋于严重。化学农药是目前中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绿色防控科技,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是中国植物保护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重大病虫害种群演替规律的影响,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植保新理论、新方法与新产品,绿色防治关键技术与产品,化学农药精准施药和残留检测追溯技术,智能化植物保护装备,以及区域性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并结合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农药减量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27批次散户种植生姜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农药169种。结果表明,生姜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50.4%,有机磷类农药检出22个批次,有机氯类农药检出14个批次,酰胺类农药检出2个批次,杂环类农药检出9个批次,烟碱类农药检出24个批次,三唑类农药检出1个批次,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1个批次,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检出18个批次,其他类农药检出4个批次,未检出除草剂类农药。共检出不合格生姜9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3.0%。不合格项目为农药残留超标,发现违禁农药2批次。  相似文献   

15.
农药对不同水稻品种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了几种农药处理后对不同水稻品种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一次施用除草剂后大部分处理5~ 15d内水稻SOD活性上升 ,而 10d左右则显著提高SOD的活性 ,15d开始下降 ,2 1d左右SOD活性与对照基本相一致 ;第二次再用杀虫双、井冈霉素处理后 2dSOD活性比对照上升 ,6dSOD活性则下降 ,这表明 2次施药对水稻的影响更大。水稻叶鞘中SOD活性的上升及下降反映了水稻植株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砂地柏是中国西北干旱沙区的一种重要灌木,对该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该植物也是中国北方城市的一种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近年来,中国还发现该植物是一种优秀的杀虫植物,并对其杀虫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砂地柏生境与分布、生长繁殖特点、抗旱机理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栽培造林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总结、回顾了中国利用砂地柏进行沙漠治理、园林建设和植物源农药开发方面的进展和成就,并重点探讨、分析了开发砂地柏农药中的植物资源与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开发植物资源和发展“沙产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该植物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殷耀兵  高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57-4958
对河北省农村地区农药污染和安全使用的调查显示,经济效益、安全意识、农药管理和残留检测以及植物保护技术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地区农药安全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看植保工作未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化学性污染尤其是农药残留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只有改变旧的植保理念,建立新的植保模式,才能适应新世纪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客观要求,并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稻3个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报道了稻田常用的 5种农药 (扑虱灵 ,吡虫啉 ,井冈霉素 ,杀虫双 ,三唑磷 )对水稻 3个品种 (秀水 110 ,秀水 6 3,镇稻 2号 )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用药后 3d ,5种农药处理均导致水稻体内草酸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多数农药对秀水 110、镇稻 2号的影响大于秀水 6 3;农药对还原糖的影响不明显 ;对叶绿体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差异 ,5种农药处理均引起镇稻 2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三唑磷、吡虫啉、井冈霉素对秀水 6 3影响较大 ,扑虱灵、杀虫双则不明显 ;农药对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的影响也因品种和农药而异 ,同样对秀水 6 3的影响小于镇稻 2号和秀水 110 ,但对镇稻 2号除三唑磷处理GST显著下降外 ,吡虫啉、井冈霉素、杀虫双处理GST显著上升 ,扑虱灵处理对GST影响不大 ;5种农药严重影响了 3个水稻品种的光合速率 ,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显著受抑制 ,最大抑制率可达 32 % ,其中对镇稻 2号和秀水 110的影响大于对秀水 6 3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