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叶芹种子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芹(Spuriopimpinella brachyara)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积处理及综合试验处理,寻找打破大叶芹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和越冬层积具有破除大叶芹种子休眠的作用,低温层积(4±1)℃的条件较其他层积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是最佳的层积处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6-苄基腺嘌呤(6-BA)预处理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250 mg/L GA3浸种24 h后低温层积100天可使种子发芽率达60%左右,发芽势较高,且腐烂率低,基本上解除了大叶芹种子休眠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离胚培养、生物鉴定法、GA3溶液浸种以及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等方法,对桃儿七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种皮限制、萌发抑制物和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或低温层积后用GA3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低温层积90d后用500mg/L的GA3浸种36h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1.11%和50.00%。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浸种与湿沙层积对油茶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GA浸种以及湿沙层积,对油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GA处理,能打破油茶种子休眠,其中以2 000 mg/L处理4 h的效果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可达到80%和25%,但高浓度GA长时间浸种则会对种子产生药害或杀死种子。低温层积处理30 d后,用低浓度的GA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200 mg/L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平均可达到88.7%和34.0%。低温层积时间以40 d为好,可使发芽率达到82%。本试验还测定了油茶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GA能促使淀粉水解,加速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4.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5.
用6~10℃温度和0.02%~0.08%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小麦种子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8℃条件是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最适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效果差异不显著。泰安市农科院自育小麦品种间的休眠期存在差别,泰山24和泰山223两个品种的休眠期较短,发芽率较高,容易通过低温和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6.
采用针刺、层积、双氧水(H2O2)法、硝酸钾(KNO3)法和赤霉素(GA3)法对酸浆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酸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40天可有效地打破酸浆种子的休眠;赤霉素处理是打破酸浆种子休眠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解除酸浆种子休眠的最佳浓度为0.08%;而针刺法、KNO3法和H2O2法对酸浆种子的解除休眠作用并不明显。说明酸浆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存在后熟作用且种子内部可能存在萌发抑制物质,而种皮的机械束缚不是抑制酸浆种子萌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金正律  洪权春 《种子》2012,31(3):107-109
研究了低温层积及低温层积与GA3、H2SO4相结合的组合处理对决明子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80%浓硫酸溶液处理20 min后层积7d,对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幼苗的早期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单一的低温层积处理可提高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但发芽率的提高幅度只有3.4%;而GA3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的组合处理对决明子种子发芽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种子的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伟  杨楼  马绍宾 《种子》2008,27(4):49-51
目的:研究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探讨桃儿七种子休眠类型。方法:采用称重、测量、解剖等方法,研究种子形态结构及吸水特性,TTC法研究种子活力,通过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研究萌发抑制物的存在与否,清水与GA。处理相比较方法,研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桃儿七种子具有完整的胚结构,能正常吸水,种子生活力高.达98.9%.种子各部分存在萌发抑制物,以胚乳中含量最高,GA,处理和低温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结论:桃儿七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休眠类型为生理休眠,GA,和低温可以有效打破休眠,GA3最佳浓度为120mg/L,最佳低温层积时间为60d。  相似文献   

9.
大果蔷薇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实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和低温层积等方法,探讨大果蔷薇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大果蔷薇种子的种皮和种胚都含有发芽抑制物和缺乏促进发芽的物质,通过5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和5℃低温层积,可以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而运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对天山鸢尾(Iris loczyi)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鸢尾种子生活力为90.00%.种皮的透水、透气性差及致密的胚乳是天山鸢尾种子萌发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天山鸢尾种子的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中,其次为种仁,但外种皮对种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也不存在萌发抑制物;珠孔端胚乳也是造成天山鸢尾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H2SO4处理对其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GA3、6-BA、NAA、KNO3和H2O2对打破天山鸢尾种子休眠无作用.单一因子温度不能打破天山鸢尾种子休眠,需采用综合措施,且综合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天山鸢尾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处理为GA3浓度100 mg/L+低温沙藏8周+去种孔端胚乳+变温30℃/20℃,其种子发芽率为66.67%.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植物平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应用显微镜对其低温层积前后形态进行解剖观察,通过吸胀和果皮种胚抑制物质的测试探讨了平枝子的休眠机制,并采用不同播种时间、不同层积时间及不同赤霉素浓度对其处理进行了打破休眠的试验,同时测定了幼苗发芽80 d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平枝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其种胚发育不完全的,低温层积30 d可打破休眠,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预冷打破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跃春  樊奋成  张英俊 《种子》2004,23(10):52-53
预冷处理是打破野生植物种子休眠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处理效果往往有很大差异,本文对国内外种子预冷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并对预冷处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种子预冷处理也叫层积处理、沙藏处理等,是打破种子休眠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适用的种类一般分布在暖温带、温带及寒带,生长地区能提供低温环境.人工预冷处理一般存在需要时间长,处理中如部分种子萌发而有些尚未打破休眠会造祆成出苗不整齐及处理后经干燥可能引起二次休眠等问题.因此,对当前预冷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总结,对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肉苁蓉种子后熟阶段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盛晋华  张雄杰  刘宏义  李莉 《种子》2006,25(4):1-3,7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专性根寄生植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在于种胚的后熟作用特性.试验表明,2~5℃低温层积处理,可在3个月的时间内将种子休眠打破,完成种子后熟.经过后熟作用,种子中的内源激素表现为吲哚-3-乙酸(IAA)、玉米素(ZR)、赤霉素(GA3)含量增高,脱落酸(ABA)的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鲁松  李策宏 《种子》2012,31(10)
峨眉山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是进行猕猴桃育种特别是红心猕猴桃育种工作的重要资源地.成熟猕猴桃种子需要低温冷藏破除休眠后才能萌发.根据这些习性,人们先后开发出层积法(或沙藏法)、直播法、变温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方法来促其萌发.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峨眉山野生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低温层积、变温、GA3及各组合处理后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变温、GA3都能有效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物理温度处理法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晓璇  李享  宋红 《种子》2018,(1):18-21,27
采用室内试验测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桃叶卫矛种子的休眠机制,并探讨种子的催芽方法。结果表明:桃叶卫矛种子休眠属于形态生理休眠。针对该休眠类型催芽试验采用了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打破休眠,最终确定发芽效果最好的方法为:300mg/L赤霉素处理48h后,将种子置于25℃环境条件下层积28d,种子发芽率在10d内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八角莲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休眠期长、萌发不良的生理特性,为了探讨和研究八角莲种子的休眠特性,采用种子吸水性检测、种子切割培养、GA3浸种法、河沙层积处理等方法研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八角莲种子种皮和胚乳制约、种子生理后熟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1的GA3溶液浸种24h或6-7℃低温层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6-7℃低温层积150d效果较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8.5%和30.4%。  相似文献   

19.
孙跃春  樊奋成 《种子》2003,(6):103-103
种子层积处理是打破种子休眠的一种重要方法,且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但在生产中常出现这样几个问题:1层积中种子发霉腐烂 即使在低温条件下(1-10℃),真菌等微生物仍能活动,造成层积种子发霉腐烂。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对种子进行精选,  相似文献   

20.
珍稀药用植物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聪  谢丽琼  李冠 《种子》2008,27(5):88-90
研究了新疆阿魏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光照、温度浸种、低温层积、赤霉素(GA3)处理对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生理休眠;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4℃低温层积40d可以整体解除种子休眠;500—1500mg/LGA3浸种48h可以加快20℃下发芽速度,1000mg/LGA,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6天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