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交流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方面所研究的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种苗工厂化生产,农业工程杂志社在成功举办前4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5年4月23—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继续举办了第5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暨“植物组培与工厂化育苗联盟及专家组筹备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讨交流,并针对成立植物组培技术联盟及专家组筹备事宜进行了探讨。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植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新技术,在植物育种、脱毒快繁、次生代谢物应用、种质资源保存交换及植物转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植物新品种创制及育种和植物组培研究仪器设备等);植物脱毒新技术与检测技术;植物工厂化快繁育生产技术与管理(植物组培工厂化育苗设备及资材、组培规模化生产成本分析、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与管理、温室育苗技术和现代化温室研究等);植物组培技术联盟及专家组筹备事宜。研讨会上,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郑学勤研究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肖玉蓝研究员、中国林科院齐力旺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乔春教授、中科院北京植物所胡玉欣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柳俊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郑成淑教授、青海大学唐道城教授、福建农林科技大学何碧珠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向增旭副教授以及凤阳金小岗农业科技产业公司訾庆顺董事长、北京必洁仕环保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凤兰经理等为代表的来自高校、研究所及企业的18位全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应用创新方面的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以上4个方面内容,就各自领域里的研究创新成果在大会上作交流报告。每个专题报告之后,都有一定的现场提问交流时间,使整个会议现场的学习交流气氛浓烈,台上专家和台下参会代表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交流。 86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的热带作物科学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郑学勤研究员,已经是连续4年亲临研讨会现场,每年他都能带来新的研究成果与各位代表分享交流。今年的研讨会上,郑老先生作了题为《热带生物能源植物小桐子育种及其组培的研发》的大会报告。热带生物能源植物小桐子可全株开发,其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小桐子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是小桐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郑老先生向代表们介绍了他所带领的技术团队,在小桐子育种、组培及其种植上的研究成果。产量的提高是小桐子种植目前核心的攻坚方向。小桐子是野生植物,直接拿来种植产量很低,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育种。小桐子经过多年的育种,产量提高了大幅度的提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肖玉蓝研究员作了题为《植物无糖组培快繁与工厂化育苗》的大会报告。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CO2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源,通过输入CO2气体作为碳源,并控制影响试管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使试管苗由兼养型转变为自养型,进而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动态调整优化植物生长环境,为种苗繁殖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苗齐、苗壮;继代与生根培养过程合二为一,培养周期缩短;大幅度减少了植物微繁殖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率;消除了小植株生理和形态方面的紊乱,种苗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植株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显著提高;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组培生产工艺的简单化,流程缩短,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度提高,降低了操作技术难度和劳动作业强度,更易于在规模化生产上推广应用;培养不受培养容器的限制,可实现穴盘苗商业化生产,也可实现大规模容器自动工厂化生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乔春教授以《茎尖超低温疗法脱毒—方法与机理》为题,向代表们介绍了茎尖超低温疗法脱毒在植物组培和种质资源保存上的应用。超低温保存是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如茎尖)置于液氮中保存的一种技术。在液氮条件下,细胞的分裂活动和生理代谢停止,植物离体材料可以无限期保存,并且保持其遗传稳定性。因此,超低温保存被视为植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茎尖超低温疗法脱毒被认为是脱除植物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为脱毒苗生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茎尖超低温处理可以同时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与脱除植物病毒双重目标。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訾庆顺董事长向代表们介绍了“金小岗农业”植物组培工厂的相关情况。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山东泰安市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小岗投资兴建。公司以有机大樱桃、蓝莓和樱花3大产品为主导,绿化苗木和旅游、生产、观光相结合的生产新模式,总投资3.5亿元,在小岗村建设1万余亩现代组培中心、美国大樱桃、蓝莓、樱花苗木及农业科研基地。訾庆顺董事长表示,他愿意与各位科研专家学者一起交流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植物组培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研讨会的最后,各位专家及参会代表就成立“植物组培与工厂化育苗联盟及专家组”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从植物组培与工厂化育苗产业联盟的成立、专家组成员、运作模式、交流活动、技术培训以及参观考察等多方面进行商讨,以希望通过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更好地搭建起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产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组培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和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组培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和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景观制作是目前花卉产业的新潮流,亟需开发丰富多彩的微景观植物素材。豆瓣绿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常绿植物,研究豆瓣绿矮化技术,通过组织培养和矮化激素处理培育豆瓣绿矮化植株,并将其应用于微景观制作,为微景观作品创作提供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交流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方面所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种苗工厂化生产,农业工程杂志社于2016年5月19—20日在古都西安市举办了第6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讨交流。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包括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种质  相似文献   

6.
基于植株-环境交互的温室黄瓜虚拟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室黄瓜生长为例,对实验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关联分析法获取植株-环境互作信息,依据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建立了植株-环境的信息响应模型和信息反馈模型,再从植株生长的系统变化过程对相关模型进行耦合。运用规则化处理方法与面向对象技术建立植株拓扑演变模型与器官形态发生模型,并构建虚拟植物动态模型。实验表明,模型拟合度均达到95%以上,能较好地虚拟外部环境作用下的植物生长发育,为动态掌握和预测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室环境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种苗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交流研究成果,促进技术创新和种苗工厂化生产,推动专家与企业技术合作,农业工程杂志社在成功举办前6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于2017年3月18—20日在上海市举办了第7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新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研讨交流。本次会议的研讨内容包括3个方面: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植物新品种创制及育种、植物  相似文献   

8.
针对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植物组织培养ADI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植物组织培养ADI教学模式可显著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增强,可显著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分析技能、推理技能和评估技能)提高,可显著提高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学习兴趣、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科学态度、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科学论证倾向,以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农林生物类课程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角下有效应用ADI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灌溉"植物营养水"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是一项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农艺措施。采用小区试验,以普通井水灌溉为对照,另外设置3个不同灌水定额的营养水灌溉处理,对比观测了温室黄瓜植株及根系生长变化。结果显示:植物营养水对温室黄瓜的株高、茎粗、根系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平均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相同灌水定额条件下,营养水处理较对照增产1.24倍;过量的营养水灌溉将更多地促进植株地上干物质的积累,但产量增加不明显,且显著降低水分生产率;反之,若较少的营养水灌溉将更多地促进植株地下根系的生长,同时产量会有所下降,但可以显著提高水分生产率。因此,适宜的营养水灌溉量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种植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冬小麦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生育进程、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为确定冬小麦的节水高产灌溉制度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土壤墒情状况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水分亏缺会对冬小麦群体植株形态指标产生不良影响;低水分处理(T-50)叶面积指数、植株高度、干物质积累等性状低于适宜水分处理,土壤水分不足时,会造成叶面积指数、植株高度和干物质累积量等低于正常值;穗部性状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减少,T-50的处理最低,无效小穗数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穗粒重和产量最高出现在适宜水分处理(T-60)中。  相似文献   

11.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市场上专门的自动化培育系统还未普及,以至于植物组织培养面临劳动力成本高、工业化水平低的现象。植物组织培养机旨在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结合各类传感器及特殊结构对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监控、培育、杀菌。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业化及自动化,提高培养效率减轻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12.
根据植物含水不同而引起的植物体液浓度变化的原理,提出利用植物体电阻变化的信息来判断需水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玉米植物测试,表明了植物的生理电阻能很好地反映植物亏水程度,并得出玉米的生理电阻在小于40kW时需灌水;在40~50kW时植株水分适宜的结论。为有效进行生理电阻的检测,本研究自制了便携式与单片机式2种类型的植物需水信息仪。通过反复、大量、长期的实验证实了本研究的论点是可行性的,其配套的植物需水信息仪能快速准确的检测植物的亏水程度,为旱田地区节水灌溉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际芳疗植物精油技术标准的调研,立足于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芳疗精油标准体系框架。该体系的构建为制定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芳疗植物精油产品质量标准,提高芳疗精油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面临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和应用型农林人才的新要求。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现状和BOPPPS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植物组织培养章节为例,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植物组织培养有效课堂的构建。课后调查问卷表明,植物组织培养的BOPPPS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其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以光慈菇的全鳞茎、心芽、茎尖和种子为外植体,利用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培养出完整的无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为92%,继代增殖系数最高达2.6,生根率为91.3%,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5%。该研究成果为光慈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研究设计了一个高重用性、高维护性的,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植物根系基础类库,可有力地支持植物根系模拟仿真软件的开发模式,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中的资源再利用率和共享性.该设计建立在面向对象的软件重用技术基础上,根据面向对象技术定义植物根系基类的重用性、多态性以及继承机制,阐述了植物根系基础类库的开发思想以及具体设计步骤.该研究的实现可以构架一个适用性强的植物根系基础类库的架构规范,以便更好地指导研发人员在此基础上通过方法复用来快速地进行根系基础类库的基础类设计及基础类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屯留县地处北方春播中晚熟玉米区,一般选择植株中等、紧凑、耐密植;抗丝黑穗病、黑粉病、大斑病和青枯病;生育期在120~130d的品种。同时,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只有做到“五分种、五分管”玉米才能夺高产。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方法、数量、次数和时间,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玉米增产增收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不够系统,课堂教学方法单调,实践动手环节不够丰富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一是根据新农科建设和社会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二是根据内容需要和学生反馈,实现教学设计与方法有机结合;三是加大实践环节课时,不断提升实践效果;四是注重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树干注射机具防治林木、果树病虫害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力向林木、果树树干内强制输入一定的农药、微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矫治缺素症、调节植株等是一种新的化学施药技术,具有不受降雨、干旱等环境条件和树木高度、危害部位等的限制,施药剂量准确、药液利用率高、不污染环境和防治病虫效果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新乡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新乡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畜牧大市,良好的区域环境、自然经济条件、群众工作基础和发达的养殖业非常适宜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新乡市大规模发展农村沼气是从2003年开始,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30.35万个;大中小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