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花鲈对饲料的选择性和嗜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又名鲈,鲈形目,科,花鲈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沿海及大江河下游一带海区。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主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花鲈经人工驯养后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这为其池塘养殖提... 相似文献
6.
7.
8.
美花鲈原产于大西洋,是我所“新龙山特种水产试验场”今年独家引进的优质杂交新品种,由美国养殖业界多年来采用海水和淡水二种鲈鱼杂交选育而成,英文名为HybirdstripedBass,温水、广盐性,pH适应范围6~9,适应水温0~34℃。在最适水温22~27℃时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且生长快。一、种苗我们2003年3月份从美国引进鱼卵,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培育,已培养出规格约2厘米的夏花鱼种。在养殖中,不同规格的养殖密度可参考表1。表1不同规格鱼种放养密度注:大规格成鱼是指在第一年达到500克/尾时再进行分养,以获取大规格的成鱼。该成品适于加工生鱼片。夏… 相似文献
9.
10.
11.
花鲈俗称寨花,原为海水养殖品种,近几年来通过人工驯化也可以在淡水中生长。花鲈因其具有生长迅速、病害少、效益高等优点而受到养殖者青睐,养殖前景广阔。 一 、池 塘 条 件 池塘面积 2 亩 ~8 亩,水深 1.5m~2.0m,池底淤泥10cm~20cm,进排水方便,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清整时,于放苗前清除池底的淤泥,用 250kg/ 亩~300kg/亩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再施用200kg/亩~300kg/亩经过腐熟的牲畜粪便作基肥,进水1.5m。 二 、鱼 种 淡 化 培 育 从沿海购买的花鲈鱼种,首先要求放养在专门的淡化池中进行淡化处理。淡化池要求面积0.5… 相似文献
12.
13.
14.
花鲈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描述了温度为12.2-14.0℃、盐度为22‰的天然海水中用捕自浙江省宁海县和奉化市沿海的花鲈进行人工繁殖时,花鲈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5.
鲈鱼又称七星鲈,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丰富,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经济效益好,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优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饲料对花鲈饲养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种饲料--鱿鱼、环棱螺、舌鳎、鲫鱼、海虾、螯虾、硬颗粒及软颗粒饲料,对花鲈鱼种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不同饲料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花鲈鱼种的日增重率与所摄取食物的干重占体重的百分比呈直线正相关;8种饲料以软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最低,为0.88,其能量利用效率最高,达31.31%。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了鲈脾肿大症的发病情况。病鱼以脾脏肿大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达50%以上。对病鱼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未见寄生虫和病原菌。经电镜检查,在脾、肝等组织中发现大量病毒颗粒。该病毒颗粒为六边形,没有囊膜,衣壳直径180-220nm,认为该病毒屑虹彩病毒(Iridoviridae)。细胞病理变化表现为感染细胞肿胀,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细胞质出现大面积空泡。血细胞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快速检测花鲈病原菌——鳗弧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弧菌病的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W-1为抗原,制备兔抗血清;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FITC-IgG)为荧光标记二抗,并以罗丹明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为背景染色,建立检测鳗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对人工感染后的花鲈组织(肌肉、鳃、肠、肾)样品和养殖水体样品进行了鳗弧菌检测,结果显示间接荧光抗体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发病的感染花鲈,也可用于检测带菌状态或未发病的感染花鲈。 相似文献
20.
摘 要:利用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病害花鲈分离出9株菌株,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对9株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约600bp的片段。将扩增结果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输入到NCBI (http://www.ncbi.nlm.nih.gov/)中,用BLAST工具对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Ⅰ为杀鲑气单胞菌,同源性98%;II为不动菌属,同源性97%;III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同源性98%;IV为嗜水气单胞菌,同源性99%;V为希瓦氏菌,同源性99%;VI为腐生葡萄球菌同源性99%;VII为枯草芽孢杆菌,同源性99%;Ⅷ为沙雷氏菌属,同源性95%;Ⅸ为杀鲑气单胞菌,同源性9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