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的是以发展工业为主的政策,农业未能得到应有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与近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协调.然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容置疑,特别是国家多次将扶持农业为主的政策以一号文件出台,显示了新一届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更是给低迷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春的生机,也给投资农业创造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
泰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红芳 《世界农业》2001,(11):25-26
一、危机引发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思泰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20世纪60年代之后经济发展很快。泰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始终将农业作为其工业发展的基础。进口替代工业从未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总是从属于以农产品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与政策。8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立“新兴的农业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采取比较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尤其是重视宏观经济稳定,将发展农业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置于重要的地位。与其亚洲邻国推行的以城市工业化带动发展的战略相比…  相似文献   

3.
王云魁  辛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27-7630
综述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成立的背景和宗旨,指出其在扶持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发展粮食生产,消除最贫困国家农村的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中国向IFAD累计提供认捐8次,额度达5683.9万美元;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IFAD给中国的贷款政策由原来的高度优惠贷款改为中度优惠贷款,贷款项目的实施改善了项目区及附近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了项目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探讨了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以IFAD财政转贷为代表;正规金融机构市场主导行模式,以IFAD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为代表;市场主导型为主、政府组织辅助为辅型模式,以IFAD妇联转贷模式和村级发展基金转贷模式为主,并对各个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以农村信用社转贷模式为主和积极发展社区为主导的、与农户较贴近的转贷模式2个方面探讨了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秦安县是农业大县,林果业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大力发展优质绿色林果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培养专业人才,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林果产业化、规模化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秦安县林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县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从以家庭小规模为主的传统林果业向以农业合作社为主的现代林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苹 《农技服务》2014,(6):253-25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大农业资金和技术投入、实行惠民政策等十分必要,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重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科技进步与各国农业发展的关系,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和不同国家农业科技进步政策,指出科技进步是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由此得出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统筹城乡发展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背景,分析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的意义,并在粮食安全、农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构建农村公共品补贴政策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任何国家由传统经济发展到现代经济的一个必然选择。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其实质是经济资源在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一个动态再配署过程。这一过程以工业生产的扩张及在经济总体中不断取得支配地位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木垒县把发展农业信息化作为推进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性技术因素。 1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1 2003年木垒县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县各乡镇组建了农业信息网,为全县各族人民提供科技信息、畜牧兽医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农业政策等信息。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给农牧民生产提供了决策的前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给整个农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而农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决定着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发展,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整个农村劳动力结构,目的是促进农业向着更加自动化、现代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就应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发展大背景,来合理的采取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确保为农民的生活谋取更多福利。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农业产业发展到多重功能释放,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通过对乡村振兴视角下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进行详细分析,从理论着手,探讨以强化科技手段、注重人才培养、树立服务意识、完善政策扶持等措施,助力现代化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细化落实全省农业区域规划相关政策,加强中央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对现有各类发展和建设规划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当地实际,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为途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基地化、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思路,突出抓好以杂粮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羊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全面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细化落实全省农业区域规划相关政策,加强中央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对现有各类发展和建设规划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当地实际,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为途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基地化、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思路,突出抓好以杂粮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羊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全面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搞好农业的重要性。本文简述了重农政策的重要性,概括了我国历史上有影响的重农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县农业生产活跃,经济林木以核桃、板栗为主,粮食以玉米为主,农业机械发展直接影响了全县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化的转变。伴随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内需市场的需求拉动作用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我县农机发展得到了快速增长。本文针对我县农业机械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为加快农业机械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一农业大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国家整个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越大,这是社会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投入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各地农机化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善.农机化作业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从一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农机化发展中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机械化在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初期的阵痛之后,走上了一条适应家庭经营的、适合我省省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经历了建国以来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主,以大中型为主办机械化,到八十年代以小型为主,家庭自办为主的选择性机械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温凯霞 《新农业》2023,(6):90-91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生态观光性农业为主,为了促进国家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重视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农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农业政策北京市农林办公室张一帆我国台湾省农业虽然是私有化,但当局对农业的发展还是要根据整体经济发展计划作为指标进行统筹规划的。并围绕总体经济发展目标,制订每阶段农业发展政策,用政策来扶植农业或调整农业发展计划。台湾对农业政策的制定一直遵循着“以...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和每一个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因此,保障农业健康发展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经济发展稳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主要就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开展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