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一种穴播穴施肥技术,并设计了穴播穴施肥装置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电磁铁作为动力源,以单片机为核心,由软件、硬件以及辅助电路组成.在原有窝眼轮式排种排肥装置的基础上,增加种子肥料的二次定位机构.模拟检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穴播穴施肥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农一师二团对五铧犁施肥箱进行技改,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人工拌肥劳动强度大、施肥不匀的问题。改装前的五铧犁施肥箱在播肥时,须将三料、二铵、尿素混合后才能施播,劳动强度大,混肥时遇天气热时易溶化、结块、易堵塞、下肥不畅,造成浪费,而且肥料比重不一,施肥不匀。二团修造厂在改装时去掉整体外槽轮柱,换装了排肥盒,肥料分箱并施,降低肥箱高度,在施肥时还可根据不同施肥量进行调节,也便于驾驶员观测施肥情况。(农一师二团宣传科邝萍)二团改装五铧犁施肥箱@邝萍$农一师二团宣传科  相似文献   

3.
新型机械肥团制钵技术四川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赵丕强为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争取季节,我省农业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普及实施肥团育苗技术。而传统的肥团制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我站在引进、消化及改进的基础上,目前已研制成功并...  相似文献   

4.
基于Pro/E建立了玉米肥团机压缩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对曲柄滑块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模拟和动力学分析。在参数设定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转速为n=8r/min、运动时间为t=60s的情况下,得到压杆的运动速度图和加速度图,使得机构运动分析变得可视化、直观化和简单化,为肥团机压缩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方法,有利于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同时降低压缩机构的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中耕机输肥管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最近 ,129团 3连农机员自己动手制作了杯式输肥管。 制作所选用的材料是些旧铁皮 ,杯口大小与农机厂所卖的杯式输肥管直径一致 ,通过人工剪、扎、焊、连等工序 ,制作出与之相仿的输肥管 ,并在输肥管上入口处与下肥口处用自制的双链条拴住 ,解决了机车在地头升起中耕机时 ,管子下口易脱落的问题。制作一个杯式输肥管只需要成本 5~ 6元 (农机厂产的每个 50元左右 ),自制的输肥管与过去弹簧式输肥管相比较 ,有不漏肥 ,不易堵塞 ,伸缩自如等优点。此项小制作投入使用后 ,受到了广大农工的好…  相似文献   

6.
穴施肥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播作物采用对穴施肥的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此,设计了一种勺轮式穴施肥排肥器。运用EDEM离散元仿真技术对排肥器的成穴性进行仿真试验,对每穴施肥量均匀性进行了测试,并且分别测定了排肥部件角速度为100°/s、150°/s和200°/s时,每穴施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2.66、3.10和4.18。随后在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试验,验证试验中测得的相应变异系数分别为4.2 6、4.8 7和6.1 6,变化趋势与仿真试验相同,整体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相似。设计的穴施肥排肥器性能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为穴施肥精密播种机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利用反向啮合齿轮连续交替排出肥料,提高排肥流量均匀性。对排肥器排肥量和流量均匀性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对排肥量和流量均匀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EDEM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较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有较大提高,且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稻田气力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施肥过程中肥料分布不均、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一种稻田气力施肥装置与控制系统,采用气力输送的方式实现肥料的输送,通过电控排肥系统实现机具行驶速度与排肥电机转速实时匹配,最终达到精量施肥的目的。通过对所设计的文丘里管混合腔进行流场分析,确定最优混合腔直径为15 mm,进肥口与进气角度呈锐角;最后,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规定电机转速变化范围内,各行平均排肥量变异系数均小于2.2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较好,排肥量稳定;在目标施肥量为150 kg/hm2,作业速度为4 km/h时,各区域内施肥量偏差控制在7.47%以内,施肥精确性较好。肥料在排肥管中的滞后时间随着排肥管长度增加而增加,变化范围为0.67~1.81 s。本文设计的稻田气力施肥装置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水力驱动式比例施肥器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力驱动式比例施肥器具有施肥精度高,运行稳定的优点,在滴灌系统中使用越来越普遍。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灌溉均匀度,滴灌系统毛管首部压力应不低于设计压力,在保持滴灌带首部压力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水力驱动式比例施肥器的性能试验,分析了吸肥泵作用压差、施肥比例、吸肥比例对吸肥量及管道内肥液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施肥泵入口流量随作用压差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施肥比例对入口流量基本没有影响,在压差0.02~0.035 MPa时运行性能较稳定;同一压差下,吸肥比例的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随着吸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同一吸肥比例的条件下,施肥泵出口和汇入干管后肥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基本不随时间变化,随着施肥桶中的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映出比例施肥泵均匀性高的特点。为了提高施肥精度,在运行时不要使用较大压差与较小施肥比例配合以及较小压差与较大施肥比例配合。  相似文献   

10.
中江县的粮农和棉农依照传统习惯,蹲在地上手工制作肥团进行育苗,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渴望能有一种机具来代替。县农机局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下乡服务途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1996年3月,病研究迅速研制肥团制作器。半个周边王7.ZC-l型玉米60X60y60和ZC—I型棉条75X75XgO型洋机已制成,经农民试用.展农业、棉办奏家鉴定,可以试制试用。4目9日.将1型133ti男配任巾北面7个乡镇科!型30Oa男配在南回11个乡镇进行试用.舍业技术人员闩进行跟踪情接操作使术。在制作肥团前,提肥无、直肥、化肥、造美水睾摘掉过句后.进6操作和对比…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农八师144团日前在抓好拾花清地收尾工作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深、齐、净、平、肥”整地标准抓秋耕。  相似文献   

12.
集排风送式玉米分层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玉米追肥机械化程度低、追肥作业效率和肥料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根据玉米分层施肥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多行集中排肥、气流输肥以及分层深施肥方式的玉米追肥机。对追肥机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参数确定,并对各行之间排肥量一致性、施肥精度以及施肥深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排肥转速对各行之间排肥量一致性影响较小,在相同转速下,深、浅层之间排肥量一致性差异较小,排肥量比较均匀;随着转速的增加,各行之间排肥量变异系数有所减小,最大变异系数为2.64%。在试验速度范围内,随着工作速度的增加,追肥机械施肥精度呈减小趋势,施肥精度最小值为95.42%;深层施肥深度变化量不大,施肥深度均值最小为11.04cm,变异系数不超过5.35%;浅层施肥深度稳定性有所降低,施肥深度均值最小为6.9cm,变异系数不超过9.36%;追肥机性能达到设计目标,能够较好地满足玉米追肥机械作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吸肥装置,并对其吸肥性能进行检测,与传统单文丘里管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吸肥初始阶段,复合式吸肥装置喉部真空负压随进出口压力差的增大而降低,吸肥流量增大。吸肥流量随真空负压的绝对值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当进出口压力差达到0.28MPa左右时,真空负压降到最低值而不再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吸肥流量达到最大值;与单文丘里管相比,复合式吸肥装置由于使用过程中压力损失及水头损失,其单管吸肥流量较单文丘里管吸肥流量略有减小,但由于吸肥管数的增加,吸肥量可成倍增加。因此,在复合式吸肥装置进口处调节进口压力变化,在0.02~0.28MPa的正确进出口压力差工作区间下控制复合式吸肥装置,可达到精确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培肥地力,减轻环境污染,节省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潍坊市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不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马铃薯中耕起垄施肥机存在的地轮传动不连续、粗制施肥及仿垄成形不够理想等问题,对3 ZMP-3 6 0中耕起垄施肥机驱动装置、肥箱调节装置和成形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驱动棘轮代替地轮传动,彻底解决了地轮空转、滑行导致肥箱不工作的问题;采用更换链轮调节传动比的方式设计的肥量调整装置,代替了原来靠调节施肥盒开口量的大小来控制施肥量的粗制方式,改进后的调整装置可根据不同土壤和不同品种的需求进行相应施肥,并且能够精确控制施肥量;采用弧面成形器代替原来平面成形器,垄形得到了改善,既保持了所需垄高,又能增加薯垄培土量,更有利薯种的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马铃薯中耕起垄施肥机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仅提高了后期马铃薯生产量,而且有效地节约了化肥用量,降低了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解决拾花劳力不足问题,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拾花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新增采棉机8台,采棉机总数达到了32台。2012年8月22日,农机技术人员对采棉机进行全面检  相似文献   

17.
膜下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其显著的节水、节肥和增温效应,近年来在水稻生产中开始应用。本研究以"空育131"材料,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明镁肥对寒地膜下滴灌旱种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寒地水稻膜下滴灌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镁肥的施用增加了膜下滴灌旱种水稻的穗长和单穗重。施用镁肥,膜下滴灌旱种水稻的穗数/m2和结实率分别增加了3.95%和11.98%、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降低了0.47%和2.10%。镁肥的施用增加了膜下滴灌旱种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用秸秆粉碎机将直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同时减轻劳动强度,既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作业成本,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重要技术。但若玉米秸秆还田方法不当,会使下茬小麦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挤压泵工作原理及其在施液肥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态复合肥配制方便、成本较低。排肥泵是施液肥机中的关键部件,其中挤压泵具有成本较低,不易锈蚀等优点。对挤压泵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将挤压泵配置到施肥机和旋耕施肥机上进行了田间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泵具有很好的计量排送功能,适用于施液肥。挤压泵虽然效率较低,但功耗很小。通过试验确定了挤压泵设计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20.
针对粉末状有机肥湿度大、流动性差、条施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粉末状有机肥排肥器。该装置主要由肥箱、排肥拨轮、防自流挡板和排肥轴组成。为了提高排肥器的适用性,以不同含水率((28±1)%、(32±1)%、(36±1)%)的粉末状有机肥为研究对象进行排肥器设计。对拨轮推动过程中的有机肥进行力学分析,将排肥拨轮设计成摆线型。为了防止有机肥直接通过肥箱底板的排肥口产生自流现象,以及破碎结块的有机肥,设计了防自流挡板。以排肥指数和排肥口宽度为试验因素,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性能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得到排肥指数为6个、排肥口宽度36.36mm时排肥稳定性最好;以断条率、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与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设计的排肥器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肥器对不同含水率有机肥以5~8km/h的速度施用时各性能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工作性能稳定,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