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荔蝽卵平腹小蜂对荔蝽卵的寄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蝽卵平腹小蝮是荔蝽卵期寄生蜂的优势种,在荔蝽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记述了该蜂对荔蝽卵的关寄生特性、产卵针管长度、寄主卵被寄生后体内发生组织解离现象以及平腹小蜂在寄主卵内的胚胎发育等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方式,为平腹小蜂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以柞蚕卵为寄主,研究荔蝽卵平腹小蜂辨别寄主的能力.结果表明,荔蝽卵平腹小蜂可以分别在寄主卵外和寄主卵内辨别被同种雌性寄生过的寄主卵,辨别能力随着寄主卵被寄生后的时间长短和寄主卵的密度大小而变化.在寄主卵外辨别已寄生寄主的能力随着寄主卵被寄生后时间的延长和寄主卵密度的减小而减弱;而在寄主卵内辨别寄主的能力却随着寄主卵被寄生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寄主卵密度对平腹小蜂在寄主卵内辨别寄主的能力无明显的影响.荔蝽卵平腹小蜂还可以在寄主卵外辨别是自身或是同种其他雌蜂寄生过的寄主卵,但在寄主卵内无此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2种拟除虫菊酯对荔蝽平腹小蜂的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荔蝽卵平腹小蜂辨别寄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分析比较了荔蝽平腹小蜂的越南、广西、广东及海南等4个地理种群的繁殖特性.结果显示,虽然越南种群具有相对较高的单雌产卵量和较长的产卵历期,但是4个地理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却差异微小.分析认为,越南种群的高繁殖力是缘于较长的产卵历期,而不是较高的产雌速率,在种群繁殖具有相似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净生殖力增加只会导致种群规模的剧烈波动,而不是种群的实质性增长.荔蝽平腹小蜂的4个地理种群在种群增长品质上没有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虫剂对荔蝽平腹小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4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对荔蝽平腹小蜂成虫的LC_(30)分别为24.1×10~(-6)和35.41×10~(-6)。本试验分别取20×10~(-6)杀灭菊酯和35×10~(-6)溴氰菊酯作为亚致死剂量,对成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其寿命缩短、寄生率下降。经t测验,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1≥0.01)。用这2种农药的田间推荐使用浓度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及蛹期处理结果,最高死亡率不超过10%。因此当释放平腹小蜂的果园需要用药防治其它害虫时,可以选择使用这类农药,但要注意农药的残效作用对成蜂的影响,尽量选择平腹小蜂发育的前期喷药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经测定,敌百虫对荔蝽平腹小蜂的LC_(50)为17.9ppm.本试验取10ppm作为对该蜂的亚致死剂量,用此剂量处理成蜂1h,成蜂平均寿命为6.4d,而对照组(丙酮处理)平均寿命为30.9d,两者差异极显著;用此剂量处理过的成蜂,寄生率为30.1%。而对照组为47.5%,差异显著.用3种杀虫剂处理寄主卵内不同发育期的平腹小蜂,其中杀虫双、杀灭菊脂对各发育期影响均较小,最高死亡率不超过6%,故在防治果蛀虫时可选择使用;甲胺磷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卵期、幼虫期和预蛹期可造成20%-30%的死亡率,而且该药残效期长,建议在释放寄生蜂的果园避免使用此药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平腹小蜂Anastatus sp.防治荔枝蝽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平腹小蜂在田间以成虫和老熟幼虫越冬。平腹小蜂成虫的抗寒性比较差,如3℃条件下待续2 ̄4d就出现部分虫体被冻死,但仍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3℃条件下持续10d以后,还有1/5的被测试虫体未被冻死。成虫羽化的最适温度为30 ̄32℃。荔枝蝽产卵始盛期为当年第1次散产腹小蜂的最适时期,于散放平腹小蜂前10d喷第1次农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条件下甲胺磷对荔枝蝽卵平腹小蜂的毒效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气压恒定为196.133kPa、时间自动控制为3s的ZHL97型喷顺对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喷雾甲胺磷。结果表明,在22~30℃、(70±5%)RH、14L:10D光照条件下,甲胺磷对荔枝蝽卵平腹小蜂的毒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C50为甲胺磷田间推荐使用深度稀释倍数(1:1000)的22~48倍(即1:22000~1:48000)。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平腹小蜂Anastatussp.防治荔枝蝽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平腹小蜂在田间以成虫和老熟幼虫越冬.平腹小蜂成虫的抗寒性比较差,如3℃条件下待续2~4d就出现部分虫体被冻死,但仍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3℃条件下持续10d以后,还有1/5的被测试虫体未被冻死.成虫羽化的最适温度为30~32℃.荔枝蝽产卵始盛期为当年第1次散放平腹小蜂的最适时期,于散放平腹小蜂前10d喷第1次农药,再行放蜂,又于放蜂后50d喷第2次农药,还可防治其它病虫害,是最佳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2.
柑桔锈壁虱及其天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柑桔锈壁虱PhylocoptrutaoleivoraAshmead发生动态与环境因子;锈壁虱与其天敌的相互关系。其中亚热冲绥螨OkiseiusSubtropicusEhara、具瘤神蕊螨AglistemusexsertusGonzalez-Rodriguez为锈壁虱天敌优势种,它们对锈壁虱种群消长起到明显控制作用。建立生态桔园,形成以捕食螨为主的桔园天敌群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学杀虫剂与绿僵菌菌株MA4、JF-813的相容性以及菌药混用的增效作用。[方法]以荔枝蝽蟓为供试昆虫,绿僵菌MA4、JF-813为供试菌株,研究5种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菌药混用防治荔枝蝽蟓的效果。[结果]供试的5种化学药剂对MA4、JF-813菌株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乳油氰戊菊酯与MA4、JF-813菌株的相容性最好,低剂量20%乳油氰戊菊酯对菌落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其他4种化学药剂。低剂量的农药与绿僵菌混合使用对绿僵菌的致病力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绿僵菌JF-813和次亚致死剂量的2.5%溴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绿僵菌MA4和4.5%高效氯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绿僵菌混合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蜡盘解剖法,对荔枝蝽的脂肪体、消化道、中肠、马氏管、输精管、卵巢进行系统解剖。提出了卵巢发育的1-5级标准。发现其内部器官的变化与发生状况紧密相关。通过冬季预测、早春预测等发生期与发生量的预测,为荔枝蝽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准确的放蜂和施药时间。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最严重的食心虫之一,为了探索和利用其天敌昆虫资源,选择山西省太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类样地,对其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的2种优势寄生性天敌种为舞毒蛾黑瘤姬蜂和亮黑伊乐寄蝇,该2种天敌室内羽化的高峰期多分布在0:00—13:00时段。在果树自然放养的A地,2种天敌并存,但以亮黑伊乐寄蝇为优势种。在人工管理频繁的B地,舞毒蛾黑瘤姬蜂为优势天敌种,亮黑伊乐寄蝇极少发生,并且天敌推迟发生。调查还发现,在梨小食心虫种群的盛发期,其数量变化和2种天敌的发生呈负相关,7月份后,2种天敌可对梨小食心虫形成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荔枝蝽越冬成虫的发生规律及交配节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期,对龙眼树上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持续时间、48 h内荔枝蝽越冬成虫昼夜发生规律及交配情况、4~6月荔枝蝽越冬成虫发生及交配情况进行观测.[结果]在观察的荔枝蝽中,交配持续时间在8~9 h的约占18.2%、10~11h的约占54.5%、13h以上的约占27.3%;平均每天观察到的荔枝蝽成虫数最大值出现在9:00,其次是13:00;荔枝蝽成虫每天交配对数最大值出现在9:00,其次为13:00;在1d内观察到的荔枝蝽成虫数与交配对数随时间的变化出现两次波峰和低谷,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低谷期出现在6:00和19:00;荔枝蝽交配对数与观察到的成虫数呈正相关关系;从4月1日起,观察到的成虫数和交配对数徘徊上升,至4月6日均达到最高值,此后观察到的成虫数和交配对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至6月11日后基本未发现荔枝蝽越冬成虫.[结论]4~5月为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高峰期,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出现两次高峰期和低谷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9:00和13:00,低谷期出现在6:00和19:00;成虫行多次交尾和产卵,交尾持续时间一般为10~11h,交尾活动昼夜均可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烟蚜茧蜂成蜂胸部颜色可以由全部黄色变为全部黑色或黑褐色,而僵蚜壳颜色可由乳白或淡黄色变为黑褐色。此外,作者还对烟蚜茧蜂成蜂纯系后代一些常用的分类特征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变异范围远较以往所描述者为大。  相似文献   

18.
荔枝蝽与白蛾蜡蝉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汪建云 《农技服务》2011,28(4):442-443
于2009~2010年对荔枝蝽与白蛾蜡蝉在潞江坝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荔枝蝽在潞江坝1年发生1代,主要为害期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白蛾蜡蝉在潞江坝1年发生2代,主害代为第2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提出了荔枝蝽与白蛾蜡蝉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9.
荔枝蝽卵两种寄生蜂种间辨别寄主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室内以荔枝蝽卵为寄主研究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的种间辨别寄主的能力 .结果表明 :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种间不具备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异种蜂寄生过的能力 .跳小蜂不能从寄主卵外、卵内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同种蜂寄生过 .两种蜂对寄主卵的竞争结果是二者都不能繁殖出正常的后代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虫啉、杀虫双和敌百虫3种农药树干注射法防治荔枝蝽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研究吡虫啉、杀虫双、敌百虫3种药剂防治荔枝蝽象在荔枝树叶中的残留分布。[结果]吡虫啉和敌百虫能快速分布到树干中,杀虫双则缓慢在树干中分布;农药持续时间长,敌百虫残留时间最长,9 d后残留量仍高达0.312 mg/kg,吡虫啉次之,9 d只有0.015 mg/kg,杀虫双最差。[结论]该法防治药效长,污染小,几乎不杀伤天敌,不受天气影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