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松黄星象虫(Pissodes nitidus Roelofs)分布于东北林区,主要以幼虫为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一般为害衰弱木和病腐木,有时为害幼树。近几年在小兴安岭鸟敏河、上甘岭林业局栽培的红松受害比较严重,大面积林木被害成灾。据1973年调查,仅上甘岭蔚兰经营所就有近2万亩红松幼林被害。伊春地区的红松人工幼林均不同程度地受害,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鉴于国内有关报道不多,现将在辽宁省庄河和凤城地区对松黄星象虫的一些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日本松落叶松是我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经过7a造林试验,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稳定且长势较好;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在生长态势、抗病虫害和生态保护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嫁接红松在宁夏六盘山地区引种驯化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近年来周边地区引种现状,并根据已经引种地区与拟引种区气候对比以及引种时应采取的技术手段等,分析宁夏六盘山地区引种嫁接红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红松流脂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Zucc)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树种,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种类不断增加,1978年在本溪市城郊林场60亩15年生人工林内发现一种新病害——红松流脂病,1982年调查发病率90.9%,死亡率2—3%,目前该病继续蔓延,丹东、宽甸、庄河、清原、草河口等红松人工林区,黑龙江省及吉林省  相似文献   

5.
红松开花及其内源激素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彦清  吴捷 《林业科技》1998,23(5):9-11,17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由于每年都被大量采伐,其资源已日趋枯竭。为了迅速恢复红松森林资源,不少地区陆续营造了红松人工林,其中还有一部分被改造为种子林。但是,目前红松幼林有提前开花现象...  相似文献   

6.
利用重要值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重要值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出在红松纯林和云冷杉纯林中,红松和冷杉的重要值都是最大,其它树种的重要值都比较小;在红松混交林和云冷杉混交林中,红松和云杉的重要值均有明显下降,阔叶树的重要值均有明显上升,从而进一步说明混交林自我更新、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强,是相对稳定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兴安岭地区顶级地带性植被阔叶红松林资源逐年锐减,因而其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小兴安岭红松的年轮与气候进行相关分析发现:1980年前红松径向生长有明显的加速趋势,1980年后红松的径向生长呈较显著下降趋势.温度是小兴安岭红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受月最低温度的影响,红松径向生...  相似文献   

8.
截干修剪对红松人工林树木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红松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很多林业企业对红松人工林进行果材兼用林改建,通过对红松进行截干修剪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利用截干修剪的方式可以提高红松树木的结实量,修剪区林木平均单株结实量比对照区提高67%,林木结实率提高34%。截取从树梢顶端往下数3层轮枝效果最为明显,且密度适中的林分截干修剪后能促进红松林分的结实。  相似文献   

9.
红松引种中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呼伦贝尔市引种红松,其地理位置及诸多气象因子等与原产地有很大差异,因此将小兴安岭温带湿润地区的树种引种到寒带或温带半湿润的大兴安岭地区进行栽培,要经过科学的试验和采取相应的驯化措施,才能达到引种目的。本文通过在大兴安岭地区引种红松的中间试验,找到了一种适合当地栽植的方法,为今后寒带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红松栽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红松在不同光环境下的生长及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红松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冠下红松树高是全光下树高的47.5%-70.1%;胸径是全光下的18.2%-40.7%;叶面积是全光下的35.8%-43.6%。在树高、胸径、叶面积3个指标中,光照对胸径和叶面积影响较大。高径比:强光区(平均相对照度15.21%,相对照度幅度13.10%-17.50%。)为121.2、弱光区(平均相对照度5.82%,相对照度幅度3.20%-8.50%。)为183.3、全光区为70.4,林冠下红松是全光区红松的1.5—2.5倍,说明林冠下红松属细高型。林冠下红松近3a树高平均生长量只有全光的19.5%-27.1%,说明随着树龄的增加,树高生长量在下降,同时也说明红松耐荫性下降。胸径和生物量近3a平均生长量也和树高的规律一样。叶干物质强光区是全光区的81.7%,弱光区只有全光区的33.1%。全光区c/f比值大,即非同化部分比重大,弱光区c/f比值小,即非同化部分比重相对较小,而同化部分相对较大,说明叶片生产能力低下。冠根比,弱光区相对较大。枝干比,强光区是全光区的1.5倍,弱光区是全光区的2.3倍,弱光区的红松同化产物主要用于侧枝生长。  相似文献   

11.
红松林是抚顺地区主要人工针叶林之一,在森林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红松人工纯林为以红松为取食对象的林木有害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红松人工纯林的林分结构简单,天敌数量少,为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爆发成灾提供了条件。为了培育健康的红松林木,避免危害发生,对抚顺地区的红松林木有害生物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与监测,以掌握其发生趋势,发出预报,为实施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不同区域栽植红松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t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我国东北珍贵的乡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树干通直高大,材质兼优,生长迅速等特点。我省栽植红松已有8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解放以后,有不少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红松人工林。为扩大红松的栽植范围,最大限度地普及和发展红松用材林基地,我们进行了扩大红松栽培区域的试验。现将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3.
以辽东红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下该林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红松人工林内双子叶植物的种类都大于单子叶植物,红松人工林对照区中单子叶植物科的数量最小,其他3个区随间伐强度增大单子叶植物科的数量增多。红松人工林对照区的双子叶植物属数最小;弱度区、中度区、强度区三区随间伐强度增大,属数依次减小,但都高于对照区。蕨类植物在红松人工林内虽出现但数量很少。裸子植物在红松人工林内未出现。红松人工林的草本多样性以弱度区最高,弱度区与强度区相近。红松的灌木多样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地形因素对红松结实数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不同调查区、不同地形条件的红松结实量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对红松结实量的影响程度,为红松产籽林的营建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法,通过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对天然杨桦林人工更新苗木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更新苗木的生长随着间伐强度的增高有递增的趋势,红松林冠下更新的下限间伐强度不能低于30%,云杉林冠下更新的下限间伐强度可低于红松;二次间伐后红松高生长年均比对照区最高增长160%,即抚育强度愈大,对红松的高生长的促进愈明显;从其间伐效果分析,二次间伐在50%控制,其红松年均蓄积增长量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程度,该文以本溪县草河口地区70 年生不同间伐强度(对照区、中度区、极强区)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红松人工林树干径流、穿透雨及林冠截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径流以及林冠截留都会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加,穿透雨量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间伐强度的穿透雨率差异显著(p<0.05),树干径流率差异不显著。林冠截留量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小,且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冠截留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红松育苗阶段健康的植株是苗木未来生长的重要前提,辽宁地区红松苗期受立枯病的危害很普遍,东北区域内的红松几乎所有培育红松的苗圃均有发生,只是受害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本研究通过对红松幼苗期立枯病病原体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经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有效措施,为解决辽宁地区受立枯病为害的苗木提供合理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该文以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红松纯林为对照,分析白桦、色赤杨、水曲柳、刺楸、紫椴与红松人工混交林的枯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结果表明:红松纯林现存凋落物量明显高于人工阔叶红松林,红松纯林凋落物有效拦蓄量最高;5种不同类型的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土壤持水能力、综合涵养水源功能均高于红松纯林。因此,在辽东地区应尽可能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辽宁省的辽南、辽北、辽西的樟子松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分析,樟子松衰弱枯死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纬度、气候、水分、养分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樟子松纯林应定期进行土壤、树体营养诊断,以补充匮缺养分;对低纬度区如庄河、瓦房店等地区引种应慎重;对其他地区的樟子松应适时加大抚育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对红松人工林的调查和分析,证明粗皮红松对多种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而细皮红松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均明显高于粗皮红松。因此,应多培育和营造粗皮红松。对现有林应通过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使粗、细皮红松的比例达到3: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