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宁夏彭阳县雨水集蓄利用模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雨水集蓄利用是宁夏彭阳县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宁夏彭阳县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总结提出了5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调配利用模式;坡面集雨与林草建设利用模式;道路集雨补灌农田利用模式;庭院经济集雨利用模式;旱作农田土壤水库扩蓄增容;高效集蓄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宁夏彭阳县集雨节灌工程投资、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总结甘肃省自1996年开始实施“集雨节灌工程”以来,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的集水工程、蓄水工程以及灌溉工程建设利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遍 适宜于在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模式和适宜的单元工程发展规模;根据不同的降水量分区,分析确定了各利用模式下的工程建设投资水平;根据目前雨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现状,选定代表作物,分析了集雨节灌工程不同利用模式的经济可行性,为今后制定雨水利用发展规划,实施集雨节灌工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丘区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及灌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潍坊市南部山丘区经济基础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等实际情况,从提高集雨效率、雨水利用率、单方水生产效益和节省能源等角度出发,提出了3种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并研究应用了果树自压小管多孔渗灌、加压微灌、水肥穴灌、日光温室大棚集雨微灌等配套灌水技术,提出了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集雨节灌是雨水集蓄利用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机结合,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雨水利用、农业灌溉闯出了一条新路。介绍了山东省宜发展集雨节灌工程的区域情况,对山东省集雨节灌的现状和工程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山东省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需求、发展潜力、发展目标、投资水平、产出效益、并提出了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高效利用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充分利用天然降雨,根据甘肃省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及发展旱作雨养农业的经验,总结提出了黄土高原半旱区雨水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并对雨水集蓄工程技术模式、雨水集蓄灌溉技术模式、集雨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地区集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集成总体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分析准格尔旗示范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以往集雨农业研究缺乏技术综合集成,导致工程布局和各个技术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抓住半干旱地区缺水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这个最大的障碍因素,以提高雨水集蓄率、水分利用率和利用转化效率为主线,综合运用3S技术、系统科学思想与实用农艺、水利工程技术,初步构筑起适合黄土高原北部地区集雨补灌条件下的综合技术集成模式,并结合示范区实际分析了雨水收集潜力,构建了三类农户生产应用子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北方农业雨水利用实践与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北方雨水利用的现状,对国内雨水利用技术理论和实践以及国外较成功的经验作了详细的介绍。对雨水的自然利用和集雨农业中的降雨集流技术、雨水贮存净化技术、高效利用技术进行了概述。在北方地区进行集雨灌溉,合理发展集雨农业,既可以缓解灌溉水源紧张的局面,提高农业生产力,又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有助于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设施农业雨水利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设施农业雨水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雨水微集流和膜面集雨两种设施农业雨水利用模式,通过对膜面集雨示范介绍,提出了设施农业利用膜面集雨进行灌溉的条件和技术要点.说明面对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在设施农业区发展雨水利用技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的开采,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外集雨技术研究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雨水初始利用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发展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系统研究阶段,而国内集雨技术研究则相对较晚,20世纪60年代为初步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为系统研究阶段。目前集雨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半干旱地区生活饮水、集流节灌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上,已从单项集雨技术走向农业系统集雨的高效利用,从理论探讨、技术攻关逐步走向推广应用并蓬勃发展阶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山丘区集雨节灌工程模式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宸 《节水灌溉》2007,(4):63-64,66
立足河南省山丘区实际,提出了具有河南省山丘区自身特点的集雨节灌工程模式,并对典型代表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传统大田农业模式对集雨节灌工程发展的制约,强调集雨节灌应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紧密结合,优质高效,突出效益.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山西吕梁地区实施雨水集蓄工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总结了成功的4种模式:①屋顶庭院双层面立体高效集蓄雨水模式;②就地集雨灌溉模式;③以路面、果园空地为集雨场兴建的“一井两园”模式;④以小流域为单元,四荒地为集雨场的雨水集流工程生态建设模式。在总结4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研究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设施农业雨水利用模式分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设施农业雨水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雨水微集流和膜面集雨两种设施农业雨水利用模式,通过对膜面集雨示范介绍,提出了设施农业利用膜面集雨进行灌溉的条件和技术要点。说明面对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在设施农业区发展雨水利用技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的开采,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我国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由于该区受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解决该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出路,利用该工程结合微喷灌技术进行集雨补充灌溉,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牧草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通过有限补充灌溉的方式,探讨了集雨补充微喷灌条件下对牧草产量和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返青期采用微喷节水补灌技术,使灌溉处理牧草产量较不灌处理牧草产量提高了21.58%~68.73%,盖度提高5.77%~17.65%;旱作混播牧草较旱作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8.8%~40.8%,灌溉混播牧草较灌溉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5.0%~95.4%,为集雨补灌旱作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一、雨水收集和积蓄 雨水收集和积蓄技术就是通过修建集雨场、集水渠、沉淀池等集雨设施,把雨水径流汇集到能够调蓄的水池或水窖中,实现雨水叠加利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对集雨水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集雨水质净化处理的各种传统方法,重点介绍了初期雨水弃流技术、雨水粗滤处理技术、窖水慢滤净化技术、窖水终端过滤净化技术等几种集雨水质处理的新型实用技术,同时对其应用效果和特点给予分析。本文可为集雨利用地区选择集雨水质净化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雨水资源利用与控制技术的不足,为实现雨水源头减排和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原理,设计了由雨水收集系统、浇灌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集雨灌溉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和运行模式开展了模型试验测试。试验表明:自动集雨灌溉系统设计方案可行,单片机程序编写合理,整套系统具有较好的智能感知和识别能力,能够自动实现雨水的收集与灌溉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城市内涝提供设计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砖砌混凝土膜面集雨系统存在的施工速度慢、防渗效果差、雨水易滋生绿藻、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引进了温室膜面集雨新型材料,具有安装方便省工、对耕地属性破坏性小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全年共收集雨水284.3m~3,全年平均集雨率为83.7%。收集的雨水与井水相比,呈弱酸性,电导率降低了28.5%,总硬度(以CaCO_3计)降低了41.9%,溶解性总固体降低了28.2%,水质较好,适宜采用滴灌施肥设施进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区农业高效用水创新组合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利效益衰减、管理工作薄弱、灌溉用水浪费、部分灌区产生盐碱化、缺乏集雨工程、雨水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持续高效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配套节水增产农业技术、加强节水管理四位一体的农业高效用水创新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塬沟壑区集雨节灌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高塬沟壑区塬、坡、沟、川自然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多种集雨节灌形式的适宜范围,提出了各个地貌单元适宜发展集雨节灌的模式,对集雨节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集雨节灌研究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