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我们在耕作制度改革、调整作物结构中,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改双季稻为花生——杂交稻。从1982年起我们与郴县廖家湾农科站共同在该乡薛家组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1982年试种13.7亩,花生品种是粤油551—116,亩产花生280.1斤,最高蚯1.26亩,亩产386.5斤,后作晚稻威优六号平均亩产705斤;1983年连片种植花生——稻17.43宙,花生平均亩产371.5斤,最高坵1.2亩,亩产528.4斤;晚稻威优九八平均亩产858斤,其中高产坵1.23亩,平均亩产1006斤;1984年连片种植23.5亩,花生平均亩产456厅,最高坵0.56亩,折合亩产596.5斤,晚稻是威优六号,威优四○、威优九八等组合,平均亩产804斤,最高坵1.2亩,威优四○亩产1023斤。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81年在莱西县水集镇谭彪庄村基点试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种植花生三分地,试验结果覆膜亩产806斤,比不覆膜露地栽培亩产660斤,增产206斤,增产31.2%。1982年地膜覆盖花生扩大到17.7亩,其中15.7亩平均亩产达到1262.9斤,创山东省15亩以上产量最高记录。这一年覆膜比不覆膜增产154.4斤,增产13.9%。1983年全村205亩花生,全部覆膜种植,经省、市、县、社以及广东、广西参观同志验收,平均亩产1277.7斤,比不覆膜亩产1144斤,增产133.7斤,增产11.7%,又创全省面积最大、亩产量最高的新纪录。三年平均覆膜亩产1155.5斤,比不覆膜亩产970.8斤,增产144.7斤,增产14.9%。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五百多万亩,但产量低而不平衡,常年亩产只有一百二、三十斤,而高产单位达四、五百斤,可见,花生增产潜力很大。五十、六十年代在澄海、电白、海康等县曾出现七百斤的花生田块。近年来,又新涌现出一批花生高产典型。一九七七年吴川县振文公社春花生(以下同)五千四百四十七亩,亩产四百零八斤;该公社山东大队二百七十八亩,亩产五百八十六斤,并有四个生产队亩产七百斤,其中肖有明生产队十一亩二分,亩产七百八十斤七两,试验田二亩九分五,亩产八百七十二斤八两半;湛江地区农科所一亩零三厘  相似文献   

4.
1983年11月25日至28日,山东省农业厅在即墨县召开了花生生产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全省8个地市、16个花生重点县农业局和省花生研究所的同志。这次座谈会重点交流了花生中低产田技术开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等试验示范项目,总结了花生生产获得丰收的经验,研究了84年花生持续增产的措施。 1983年全省花生生产单产和总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烟台市380多万亩花生,亩产可达到403斤,总产比上年增加三亿多斤。蓬莱、莱阳等14个县预计亩产都在400斤以上。日照县31.8万亩花生,亩产510  相似文献   

5.
米脂县无定河川道有水地24000多亩,以黄绵土为主,土质疏松,年雨量451.6毫米,大于10℃的积温为3349℃,大于15℃的积温为2676℃,年总辐射138.15千卡/平方厘米。群众习惯以种植玉米为主。1981年以前,花生种植面积很小,一般亩产仅有百斤左右,属全国花生的低产区之一。1982年省试验站试种地膜花生1.1亩,亩产760.4斤,比对照增产41.51%,1983年有2.42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1078斤。1984年全县种水地覆膜花生246.3亩,平均亩产681.4斤,比对照亩产391斤增产74.3%。城郊乡镇子湾村农  相似文献   

6.
我们徐家集公社,地处丘岭,三十七个大队,六千七百户,三万人口,耕地面积五万五千亩,其中粮田三万六干亩,花生一万五千亩。一九七六年,迂到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花生亩产二百八十七斤。一九七七年,经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和虫害,花生亩产三百四十斤,比上一年增产五十三斤。向国家交售花生米二百一十万斤,比上一年多贡献五十万斤。粮食亩产八百四十二斤,总产比上一年增加二十六万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探索新的高产途径,我们在临沭县韩村公社大蔡庄农科队开展了油菜、花生复种培创千斤高产的试验。试验田面积共4.07亩,第一季油菜在五月二十三日经省农科院、省花生所,临沂地区农科所和公社农技站的三结合小组验收,平均亩产油菜341.4斤,其中1.37亩淮油六号亩产440.4斤;第二季花生在十月二日经省农业局组织的高产验收组验收,在亩产油菜440.4斤的地块内,实收“新城早”花生1.18亩,平均亩产皮果568.4斤,两季亩产花生、油菜1008.8斤。“花28”花生亩产皮果599.8斤,油菜  相似文献   

8.
我县有4个镇、28个乡,1250个村,92万人,125万亩耕地,70%为山丘岭地。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2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过去29年(49—78年),全县平均亩产花生151.5斤,是山东省的花生低产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花生生产逐年发展提高:79年23.4万亩,平均亩产209斤,80年25.9万亩,亩产257斤,81年25.2万  相似文献   

9.
合浦县环城公社廉东大队林屋生产队,地处平原,田土属炭化黑色鸭屎泥。全队246人,平均每人耕地面积一亩。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花生。历年春种花生面积约占早稻面积的1/4左右。1977年春花生48亩,总产25776斤,平均亩产537斤,比1976年同期48亩,总产20160斤,平均亩产420斤,分别亩产提高27.8%,总产增加27%。该队获得花生丰收,这是由  相似文献   

10.
我区地处鲁东南,山区丘陵占60.9%,素有沂蒙山区之称。1982年全区种植241.02万亩,平均亩产354斤,总产85,394万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13个县225个种植花生的公社,除郯城县外,春夏花生普遍增产,全面丰收。有9个县亩产300斤以上,日照,莒南、莒县、蒙阴4个县单产突破400斤。 主要抓了以下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蓬莱县徐家公社位于蓬莱城南部,地处山丘,全社37个大队,7,000户,耕地54,000亩,山根小平原占16%,余者为山,沙质土壤,宜长花生。1975年该社粮食亩产600斤,花生亩产300斤,集体收入人均90元。自1976年以后,公社党委带领全社30,000人民,整地挖塘,改变生产条件,该社粮食、花生产量逐年上升。到1980年全社29,000亩粮田平均亩产983斤21,000亩花生平均亩产549斤,人均集体分配212元。 该社总结花生增产经验:一是改变生产条件。 在1975年以前,该社整过一些地,多数标准不高,只有可浇地5,000亩,48个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索花生高产规律和培创高产,推动我县花生生产,我们在冲萎公社稔坪大队龙湾生产队协同该队开展以“攻好三苗为基础,提高饱果率为关键”的技术改革,连续三年夺取了春花生高产稳产。该队七七年春花生22亩,平均亩产447斤,比常年同期单产翻了一番;七八年虽然遭受前期四十多大的低温阴雨、寡照的恶劣天气影响,但42亩春花生,平均亩产仍达451斤;七九年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比七八年更加恶劣,可是55亩春花生又获得增产,平均亩产455.3斤(其中丰产试验田一亩一分,亩产625.4斤)。  相似文献   

13.
迁安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全县共有耕地77.5万亩,历年播种花生面积23万亩左右。为了探讨新的花生增产途径,1981年,我们搞了2.4亩的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后,1982年在扣庄公社的扣庄大队和东晒甲山大队搞了1000亩花生地膜复盖栽培示范,根据县、社、队联合验收结果,复膜花生平均亩产551.8斤,比不复膜的平均亩产344斤增产207.8斤,增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浙江新昌县儒一大队茶场发动社员群众,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使科学种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茶叶产量的逐年增加,207亩生产茶园(八○年面积),在1978年实现亩产400斤(197亩),1979年实现亩产403斤(200亩生产茶园)的基础上,1980年提高到亩产425斤,1981年亩产又提高到460斤,创造了连续四年亩产跨400斤纪录,成为我县亩产超400斤的茶叶高产单位之一。儒一大队在茶叶生产上能持续高产,主要  相似文献   

15.
地膜花生—蔬菜配套栽培,是我市耕作制度改革项目之一。1985年全市种地膜花生1.33万亩,比1984年扩大15.5倍,平均亩产570.5斤,比露地花生增产44.98%,其单产幅度为467—866斤,其中与蔬菜配套1.07万亩,据襄阳、枣阳、老河口、保康等县(市)371.5亩调查,大白菜亩产7900斤,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索花生高产经验,指导大田生产,我们从1977年开始组织花生高产攻关。79年发展到17个公社,82个大队参加,搞攻关田130块,面积1120亩,经过县、社联合实产验收,亩产超过600斤的,有42块,382亩。其中亩产达到700斤的7块,65.8亩;突破800斤的8块,70.95亩。杏现大队3.289亩高产试验田,实收干果3016.9斤,平均亩产917.1斤,花生单产创我县最高纪录。 通过高产攻关实践,提高了技术水平,积累了高产经验,使我们对800—900斤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有了初步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海阳县发城公社忠后技术队,连续二年花生亩产超千斤,79年1.16亩,亩产1026.8斤;80年17.1亩,亩产1026.1斤。二年的千斤高产田,都是经省、地、县农业、粮食、科研单位领导和科技人员实地考察验收的。现将培创花生高产田的具体情况粗析简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湛江地区组织了花生高产栽培协作组,研究高产规律,总结高产经验,推广高产措施,对开展高产运动、指导大面积花生生产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协作组培创高产花生面积10.506亩,平均亩产844.47斤,高产田块亩产变幅813——872斤(亩产超800斤田块附表1)。对高产花生田进行了大量调查和测定工作,从而初步认识花生亩产超800斤的理论与技术,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大柳行公社是个山区,六千户,两万六千人,四万四千亩耕地,其中粮田两万二千亩,花生一万九千多亩。过去,我们对花生生产重视不够,抓得不紧,因而花生产量上得不快。一九七五年,我们通过贯彻全国棉、油、糖、麻、烟会议精神,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比较好地处理了粮油关系,以粮带油,以油促粮,粮食大发展,花生大增产。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二百二十斤,比上一年增加二百斤;花生亩产四百二十多斤,比上一年增加一百多斤。  相似文献   

20.
栖霞县寺口公社地处丘岭,历年花生播种面积都在2.3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43.4%,前几年花生亩产水平在299—396.7斤。1983年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面积在3300亩,总产达到1120万斤,比上年增加271万斤,是历史上总产最高的一年,一年的实践说明,丘岭地推广花生覆盖地膜,是花生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也是丘岭旱薄地上种花生的一项增产措施。经我们对11个大队19个典型花生地块的测产验收结果,地膜覆盖栽培的花生,平均亩产779.3斤,比对照亩增150斤,为23.6%。任庄科技户于守湖2亩海花1号,单产最高的为1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