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荷叶离褶伞发酵液对NaCl胁迫下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0.05 mol/L)对洋葱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0.10 mol/L)对洋葱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出现异常,且随着NaCl浓度增高和NaCl处理时间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荷叶离褶伞发酵液对低浓度NaCl(≤0.10 mol/L)短时间处理(24 h)导致的洋葱根尖细胞遗传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Cr6+胁迫对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遗传毒害效应,研究Cr6+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根生长、根尖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Cr6+促进蚕豆种子萌发,而高质量浓度Cr6+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最适质量浓度降低。当Cr6+质量浓度超过10mg/L时,蚕豆幼苗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且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外部形态上,高质量浓度Cr6+导致蚕豆根明显弯曲,根尖呈现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部分开始硬化。当Cr6+质量浓度≥5mg/L时,随着Cr6+质量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且表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进入细胞分裂前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明显减少,而中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上升。同时染色体产生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粘连及多极分裂等各种类型的畸变,但以染色体断片为主,其次是微核。当Cr6+质量浓度≤100mg/L时,随着Cr6+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增加;但当Cr6+质量浓度为200mg/L,处理超过48h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微核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种子萌发及温室幼苗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耐盐植物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胁迫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累积发芽率、发芽势,增加幼苗地上部分的鲜干比、叶绿素含量,并促进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高浓度的NaCl胁迫则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的发芽指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得出:低浓度的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NaCl胁迫则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种子吸胀后先进行盐处理:种子萌发后,至根长达0.5~1cm时再进行盐处理)对黑麦分别处理24h和48h(共4种处理),观察其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处理都是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且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经NaCl胁迫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畸变率不断上升,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处理间相比较,萌发后根长0.5~1cm再进行盐处理48h受到的影响最大。即有丝分裂指数最低,染色体畸变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NaCl培养液对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葱根尖、大蒜根尖、蚕豆根尖为材料,分别用50、150、250mmol/L的NaCl培养液对分生区细胞进行72h培养,分析NaCl培养液对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及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液对植物根尖作用72h后,植物根尖细胞中期分裂指数和中期染染色体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丝分裂指数随着NaCl处理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微核率随着NaCl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一定浓度的NaCl影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速度,当浓度较低时促进分裂,浓度较高时则抑制分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种子萌发期对干旱的适应性,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白刺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微核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0~6 h)、低浓度(10%)胁迫对白刺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有促进作用,分裂指数由8.78%上升至9.09%;中度处理及长时间、高浓度胁迫致使细胞分裂指数下降,抑制效应明显,尤其当浓度达到50%时,细胞分裂指数由3.14%下降至1.96%。在染色体畸变类型中,出现类型最多是染色体断片,当PEG-6000浓度为0~20%时,白刺花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在10%以下;当浓度大于30%,染色体畸变率均在10%以上。微核的观察随处理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PEG-6000浓度小于20%时,微核率的大小在10‰以下;当PEG-6000浓度高于20%后,微核率均大于10‰;尤其当浓度达到50%时,处理48h的微核率最高,达15.76‰,且多以间期微核和单微核为主。  相似文献   

7.
硫酸锰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硫酸锰分别处理大蒜根尖,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中硫酸锰浓度的升高(1.0、2.0、3.0、4.0、5.0 mmol/L),有丝分裂指数呈现M形曲线变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12、24、48h),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说明硫酸锰具有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作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均能诱使大蒜根尖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表现为染色体断裂、染色体桥、微核等。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97-6499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浓度为25 mmol/L,芽鲜重、芽干重比对照高;浓度为25~50 mmol/L,发芽率稍高于对照,其余的都低于对照。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的抑制率与NaCl胁迫浓度呈对数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性盐NaHCO3∶Na2CO3 (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10、20、30、40、50 mmol·L-1和6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11、22、33、44、55 mmol·L-1和66 mmol·L-1)处理油菜种子和幼苗,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特性并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害的最大混合盐浓度为160 mmol·L-(pH=6.67,Na+=176 mmol·L-1),最大混合碱浓度为50 mmol·L-1(pH=9.29,Na +=55 mmol·L-1);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陇油6号”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 降低,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盐溶液胁迫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性盐溶液胁迫;在同一盐、碱胁迫浓度时,处理时间越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越高。这表明盐、碱胁迫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两种不同的胁迫,且碱性盐胁迫强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氯化胆碱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水稻品种隆粳20和粳2837为材料,采用0、200、400、600和800 mg/L浓度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研究氯化胆碱浸种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等均显著降低,而根长、芽长等指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试验表明7.5 g/L NaCl抑制率约为50%,因此选取7.5 g/L NaCl溶液作为对不同浓度氯化胆碱浸种后的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处理的盐浓度。氯化胆碱浸种能明显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同时增加根长、芽长等指标,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由此说明,氯化胆碱浸种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水稻种子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丛娟  甄卓  彭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38-18640
[目的]探究Pb、Hg及其复合污染对植物细胞诱变效应的机制。[方法]利用植物细胞核畸变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Pb、Hg及其复合污染对大蒜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微核率及总畸变率的影响。[结果]Pb、Hg及其复合污染均能抑制大蒜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并诱发较高频率的核畸变,其毒害作用均随污染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抑制细胞分裂方面,Hg作用强于Pb;在细胞致畸方面,Pb作用强于Hg。当Pb浓度〉0.8 mg/L时,致畸影响极显著(P〈0.01);两者复合时,对细胞的毒害作用不是简单累加,而是既协同又部分拮抗。[结论]该研究为重金属环境污染的质量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Zea mays L.)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上部、根系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甜菜碱处理均能缓解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促进其生长,其中1.00 mmol/L甜菜碱处理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浓度处理,与NaCl胁迫对照相比,其幼苗的株高、地上鲜重、根鲜重、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分别提高了16.59%、14.35%、26.41%、32.63%和69.43%,叶绿素含量增加了24.27%,幼苗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总分支数、总交叉数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18.70%、71.38%、28.25%、176.15%、169.15%和63.99%,根系直径降低了30.25%。说明外源甜菜碱可通过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根的吸收能力来缓解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且以1.00 mmol/L甜菜碱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水稻苗期对不同pH值下NaCl和NaHCO3胁迫响应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不同pH下NaHCO3与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幼苗鲜重、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根系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发芽期胁迫3d后,NaHCO3处理开始抑制根系生长,NaCl处理到第6天才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幼苗期胁迫处理时,鲜重减少,根系活力显著降低,MDA累积,脯氨酸大量积累。这些变化与胁迫时的pH明显相关。在相同胁迫处理下,品种213较其它2个品种耐逆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4.
野大麦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野大麦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和X-ray微区分析等方法分析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在NaCl胁迫下幼苗生长、K+和Na+吸收、运输、分配及外排等生理响应。【结果】在NaCl≤350 mmol•L-1时,茎叶和根系的干重变化不明显,盐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茎叶,根Na+含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茎叶、茎叶和根中K+含量均下降,但茎叶可维持较高的K+含量;野大麦具有较强的K+-Na+吸收选择性;低盐胁迫时Na+主要贮存于液泡和细胞间质;高盐胁迫时主要通过外排Na+来维持体内离子平衡。【结论】野大麦在NaCl≤350mmol•L-1时生长正常,其耐盐性与根拒绝吸收Na+及茎叶维持高K+含量有关,Na+区域化与外排可能是野大麦主要的耐盐适应性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柚、福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水培和沙培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柚、橘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0-40mmol·L-1NaCl胁迫不影响坪山柚和福橘种子萌发率、芽及胚根生长,但发芽时间延长.(2)NaCl浓度≥60mmol·L-1,显著降低坪山柚和福橘种子萌发率、芽及胚根长度,种子相对盐害率显著升高;相同浓度NaCl胁迫,坪山柚种子相对盐害率低于福橘,芽及胚根受抑制程度比福橘低.(3)NaCl浓度≥80mmol·L-1,坪山柚和福橘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根部干重和根冠比(坪山柚根冠比在NaCl浓度为120mmol·L-1时)显著下降;同一浓度NaCl胁迫,坪山柚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比福橘小.(4)坪山柚地上部及根部较低的Na+和Cl-含量及保持较高的根冠比是坪山柚幼苗耐盐胁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小麦幼苗为供试植物,设定培养基质硼浓度分别为0、50、100 mg·kg-1,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1、2 g·kg-1,研究了硼和盐复合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硼和氯化钠的单独胁迫均能显著抑制小麦生长;硼浓度为50 mg·kg-1时,氯化钠加重了硼对小麦生长的抑制;硼浓度为100 mg·kg-1时,氯化钠缓解了硼对小麦生长的抑制。硼和氯化钠的复合胁迫以及高硼胁迫使根冠比显著增大,氯化钠抑制了小麦对硼的吸收。综合来看,当硼胁迫较严重时,盐胁迫可以促进小麦增大根冠比和减少硼吸收来抵御硼毒害。  相似文献   

17.
N末端乙酰转移酶Naa50在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方面至关重要。为探究Naa50是否通过调控细胞有丝分裂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将naa50-1突变体与H2B-YFP株系杂交,利用H2B-YFP标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行为。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拟南芥naa50-1突变体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加,微核率上升,且处在分裂中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将naa50-1突变体与CYCB1-CUS株系杂交,检测根细胞中CYCB1蛋白表达,发现naa50-1突变体中CYCB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I染色分析表明,naa50-1突变体根部存在部分死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Naa50促进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促进细胞从分裂中期向后期转换;Naa50通过调控细胞分裂进而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不同茄子砧木对NaCl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茄子砧木的耐盐性,以茄子嫁接生产中常用的托鲁巴姆(Solanumtorvum)、赤茄(Solariuminteggriflium)、刺茄(Solanumtezanum)和刚果茄(Solanum sisymbriiflium)为试材,测定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的植株高度,计算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测定根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计算根冠比;测定盐害指数,根系活力和电导率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4种茄子砧木的根于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系活力下降,膜透性增加。与对照相比托鲁巴姆地上部干质量下降最小(52%)、根系活力下降最小(22%)、盐害指数最低(52%)、叶片和根系电导率的增加最小,耐盐性最强;刚果茄地上部干质量下降最大(72%)、根系活力下降最大(41%)、盐害指数最高(72%)、叶片和根系电导率的增加最大,耐盐性最低。  相似文献   

19.
以‘沪茄08-1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降低,且NaCl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叶片中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气孔限制值(Ls)随NaCl浓度升高显著增加,水分利用率(WUE)随NaCl浓度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NaCl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说明,NaCl胁迫抑制了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且盐胁迫下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20.
从河北省秦皇岛滨海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耐盐促生芽孢杆菌,研究其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燕麦生长的促生效果,以期为研发耐盐促生菌剂和菌肥提供菌种资源。采用pH值9.0和NaCl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LB培养基筛选、分离耐高盐的芽孢杆菌菌株,用功能培养基从中筛选具有促生能力的细菌菌株,用Salkowski比色法定性定量分析其产IAA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燕麦生长的影响,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促生效果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得到13株耐高盐的芽孢杆菌菌株,其中3株芽孢杆菌(YP2、YP4、SM12)可耐受10%(质量分数)的NaCl,且均有解磷、解钾、固氮能力,具有较强的产IAA能力。接种这3株菌株均能在盐胁迫条件下促进燕麦生长,提高其抗盐能力,其中菌株YP2的效果最优,与对照相比,其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尖数分别显著(P<0.05)增加72.02%、42.58%、186.11%、392.35%、378.07%和518.85%,燕麦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降低43.34%,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312.20%、124.10%、274.09%和198.60%。经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YP2初步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该菌株作为盐碱地专用生物菌剂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