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钾素对棉花营养吸收分配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陆早2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水培方式研究施钾对棉花生长发育和氮、磷、钾素的吸收分配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当提高营养液中的钾浓度能明显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促进棉株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增加纤维的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且都呈现:低钾处理高钾处理对照处理的规律性。尤以低钾浓度(K1和K2)见优,K1和K2的钾素总吸收积累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62.1和69.8倍;K2的纤维品质综合表现最好,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比高钾浓度(K3和K4)分别增加了0.5~3.4 mm,1.2~5.3 cN/tex,0.3~0.9。钾营养缺乏直接影响棉花的结铃。  相似文献   

2.
探究氮钾浓度对烟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烟叶苗期氮钾营养平衡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培法,利用基础Hoagland营养液,设置5个不同氮钾浓度处理,分析处理间烟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氮浓度对烟苗干物质、叶绿素的积累有显著影响,在相同钾浓度下,随着氮浓度的增加,烟苗干物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不同氮水平下,低钾处理间的根系MDA含量、叶片GS活性差异显著.K+对烟苗叶绿素的合成、根系活力、GS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氮水平下,高浓度K+会使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钾营养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温室水培试验,以中棉36和新陆早13为试验材料,在2个钾浓度条件下(1×10-3,6×10-3mol/L)进行棉花培养试验,动态监测植株生长发育、叶绿素及吸钾量等指标.研究表明,两种棉花的株高、根系、叶片数、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随钾浓度的增高而改变,总体上中棉36略高于新陆早13,而新陆早13的叶面积在高钾时高于中棉36;钾对棉花叶绿素的影响,两个品种均表现出叶绿素a的含量高于叶绿素b,且高钾(6×10-3mol/L)的叶绿素含量高于低钾(1×10-3mol/L)的叶绿素含量;植株样中钾的含量不同:两种棉花根、茎、叶、植株样的钾含量,都是高钾(6×10-3mol/L)的大于低钾(1×10-3mol/L),且都是叶中钾的含量最高,根中钾的含量略低,中棉36的植株体内钾的含量高于新陆早13的.说明不同钾水平下,棉花对钾素的生理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玉米品种的苗期生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钾高效型玉米品种3份和钾低效型玉米品种1份,以水培的形式,设2种钾浓度梯度,分析4个不同钾营养效率型品种在苗期的一些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玉米品种在2种钾浓度处理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低钾浓度处理下,2种钾效率型玉米品种,在5叶期和7叶期时的叶面积、株高、根长、叶绿素以及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都有所降低,钾高效型玉米品种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小于钾低效型玉米品种,前者在测量的各方面指标上均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棉花无土育苗营养液供应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棉1号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营养液浓度对无土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促进了棉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使株高增加,叶面积扩大,地上部干物重增加,根冠比下降,但茎粗增长不明显;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促进了棉苗中氮、钾的积累,但营养液浓度超过0.2%时,棉苗对磷、钾的吸收增加不多。由于气温较低,移栽结果各处理间相差不大,但以0.2%营养液浓度处理棉苗表现较好。综合各项指标,同时考虑育苗成本及安全性,棉花工厂化育苗营养液浓度以不超过0.2%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钾营养水平对大花蕙兰生长的影响,以红花品种‘R-01’小苗(组培苗出瓶3个月)为试验材料,红松树皮为基质栽培,进行不同钾浓度营养液施肥处理。结果表明,100mg/L钾浓度对叶片长度有促进作用,且随着钾浓度增加,根系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地上部分生长量反而下降。当钾浓度高于100mg/L时,叶片叶绿素水平降低。钾浓度的增加没有引起植物体内钾吸收量的显著增加;钾浓度100mg/L时,氮吸收明显增大,根部钙吸收也明显增加;钾浓度50mg/L时,叶片磷吸收量达到最大。本试验钾浓度对镁吸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椰糠基质用于番茄无土育苗的需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迪安娜为材料,利用椰糠基质和珍珠岩配比基质进行育苗,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根系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1.0倍浓度营养液处理的上述生长指标表现最好,根冠比和壮苗指数最大,光合参数和根系吸收能力最佳,综合育苗效果最优,而0.5倍和1.5倍浓度营养液处理的上述指标表现较差,0倍浓度营养液处理的上述指标最差。研究结果为确定椰糠基质用于番茄无土育苗的最佳营养液浓度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锌水平对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锌能促进棉花地上部的生长,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但对新叶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供Zn能够增加棉株地上部N、P、K含量,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且当供Zn水平较高时,其N、P、K含量降低;但供Zn能够增加棉株地上部的Zn含量,且随供Zn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芳  窦锟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56-11058
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黄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8倍和1/4倍营养液)处理下,植株叶数少、生物量低、根冠比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较低,与低浓度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减慢生长发育进程有关;较高浓度(1倍营养液)处理下,植株高大、叶面积大、生物量高、根系活力高,但雌花数目少,第1雌花节位高,是由于营养液浓度过高,使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生殖生长;1/2倍营养液处理植株表现相对合理,能较好地协调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4个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玉米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玉米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表现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品种K东单14最耐盐,富友9最不耐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氮、磷、钾、钙营养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在营养胁迫条件下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屯河8号为试材,通过室外Hoagland全营养液(CK)、Hoagland缺N(-N)、缺P(-P)、缺K(-K)和缺Ca(-Ca)营养液进行水培试验.[结果]与全素营养(CK)相比,缺素条件下加工番茄均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症状,-N水培处理的加工番茄与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其次为-K、-p和-Ca.与此同时,与全素营养(CK)相比,-p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低,-K处理气孔导度最低,-N处理蒸腾速率最低.[结论]通过N、P、K、Ca缺素条件下加工番茄的生理差异性,可准确判断加工番茄营养状况,指出加工番茄生长期的缺素症.  相似文献   

12.
彩色棉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均按logistic曲线变化,在快增期较短的时间内积累和吸收了约60%的干物质和养分,是彩色棉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彩色棉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量在各时期低于对照白棉,且干物质最大积累强度出现的时间以及干物质积累进入快增期出现的时间上比对照均有所后延。彩色棉比对照有较弱的氮素吸收能力,棕色棉对钾素和磷素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绿色棉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最大养分吸收强度各品种均是钾最大,其次是氮,磷的吸收最少。彩色棉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器官高度正相关。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提高彩色棉养分和干物质在各生育时期的吸收、积累,并及时地向生殖器官较多的转移是其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北疆陆地棉棉花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效应.[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施钾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不同施钾量处理棉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规律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且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约105 d左右;其中,中等施钾量的K4处理,棉株地上部总干物质、茎叶干物质和蕾铃干物质生长的最快时期提前,关键时期持续期长,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加.不同施钾处理下陆地棉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各处理棉花钾素的吸收集中在出苗后的25~90 d,其中65 d左右吸钾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近60;.[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钾肥的用量可以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增施钾肥使陆地棉的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中等施钾量的K4处理皮棉产量达到1 785.88 kg/hm2,比未施肥处理提高了52.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产区桂蕉6号和宝岛蕉的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规律与分配特点,为香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常规统一足量施肥条件下,采用植株营养诊断法研究2个香蕉品种不同生长阶段氮磷钾养分在根、球茎、假茎、叶、果轴和果实6个器官中的含量与累积量,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氮磷钾吸收规律变化进行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钾营养胁迫对棉花形态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去除耕层营造土壤缺素环境的方法,探讨了钾素营养缺乏对于棉花形态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营养胁迫具有抑制棉株主茎伸长和加粗生长的效应,不利于棉花的营养生长;同时,钾素营养胁迫对棉花主茎功能叶片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其有效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棉花生长进程中物质积累和消耗的动态,从而表明钾素营养对棉花生理发育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盐胁迫对苗期不同棉花品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盐敏感型中棉所45和耐盐品种中棉所35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胁迫显著降低了棉花根、茎、叶和整株的干物质质量积累以及光合特性,与CK相比,棉花整株的干物质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下降了39.1%~40.1%、33.9%~41.1%、34.3%~36.6%和27.7%~28.8%,耐盐品种降低幅度较盐敏感品种小。盐分胁迫也显著抑制棉花对N、P、K养分的吸收积累,降低棉花叶中叶绿素含量。盐胁迫下,棉花苗期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与基因型抗性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棉花栽培管理、耐盐机制及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麦棉周年秸秆还田和施钾对棉花产量、生物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对比分析秸秆还田钾肥替代的可行性。试验通过在棉花季设置小麦秸秆全量还田9000 kg/hm2、半量还田4500 kg/hm2、施钾量K150和K300;小麦季只在两个相应的秸秆还田处理上进行棉花秸秆还田7500 kg/hm2,不施钾肥;以两季均无秸秆和不施钾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两年试验中,麦棉秸秆全量还田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棉花铃数、单铃重和皮棉产量,显著提高了棉花生物量和氮磷钾累积量,且全量还田处理的增产效果及促进养分吸收效应显著大于半量还田,与K150处理效果相当,但显著低于K300处理。秸秆还田对钾吸收的促进效应大于氮磷。麦棉周年秸秆还田延缓了棉花生育后期因缺钾引起的早衰,可以部分替代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叶龄期氮磷钾缺失对棉花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不同叶龄期棉花营养供应的中断,探寻不同时期棉花缺素症状及其养分的吸收积累状况.[方法]设计缺N、缺P、缺K和对照处理的水培试验,分析测定棉花株高、叶面积、营养元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研究了N、P、K素缺失对棉株生长性状及N、P、K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缺素对棉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缺氮、缺磷、缺钾处理的棉株株高和倒四叶叶面积平均较正常棉株分别降低了37.4;、20.8;、27.6;和33.3;、32.5;、20.3;.同时,缺素严重影响了棉株对N、P、K养分的吸收积累,缺氮处理的棉株在四叶期、八叶期和十二叶期的N吸收积累量分别比正常棉株的降低了53.3;、37.8;和27.5;;缺磷处理的棉株在四叶期、八叶期和十二叶期的P吸收积累量分别比正常棉株的降低了75.2;、73.1;和74.1;;缺钾处理的棉株在四叶期、八叶期和十二叶期的K吸收积累量分别比正常棉株降低了44.9;、38.3;和37.4;.氮磷钾的缺失均会显著降低棉花整株干物质的积累量,分别比正常棉株下降了24.1;、13.4;和24.0;.[结论]大量元素的缺失显著影响棉花生长发育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在生育前期(八叶期以前)氮磷钾缺失显著延缓棉花生长和减少养分吸收,后期(十二叶期以后)氮磷钾缺失显著降低棉花干物质积累.因此,依叶龄合理施肥能及时供给棉花养分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为棉花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动植物源有机液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对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丘陵山地脐橙园液态有机肥灌溉施用技术标准的研制及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进行大田试验,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幼苗为试材,以(100%化肥氮)为对照(CK),设T1(100%动物源氮)、T2(100%植物源氮)、T3(50%动物源氮+50%化肥氮)和T4(50%植物源氮+50%化肥氮)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纽荷尔脐橙树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等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CK相比,动植物源有机液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T1~T4处理)整体上均能促进纽荷尔脐橙幼树生物量积累。T4处理纽荷尔脐橙幼树接穗茎、砧木茎、根系干重和整株干重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较CK分别显著增加62.42%、40.14%、42.08%和47.21%(P<0.05,下同)。在对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量影响方面,T1~T4处理主要影响幼树基径和春梢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与CK相比,T1~T4处理均显著促进基径增大,增幅最高可达29.17%(T4处理);除T2处理外,其他3个处理均显著促进春梢叶片SPAD值增加,其中T4处理作用最明显,增幅为9.19%。除T3处理外,其他3个处理均促进脐橙幼树春梢长和比叶重显著增加,其中T2处理作用最显著,较CK分别增加36.67%和12.10%。此外,T4处理显著促进幼树根总长和根总表面积的增加,但显著降低根平均直径,降幅为18.42%。T1~T4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脐橙幼树不同器官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脐橙幼树树体生长及其养分吸收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T4>T1>T3>T2>CK。【结论】动植物源有机液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均可促进纽荷尔脐橙幼树干物质量增加和树体生长,以50%植物源有机液肥+50%化肥(T4处理)对脐橙幼树生长及养分吸收效果最佳,可在赣南脐橙幼龄园液态有机肥灌溉施用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钾、钙养分吸收效果的影响,为指导小白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试验分3组,分别为不同施钙(CaO)量处理、不同施钠(NaCl)量处理、不同施钾(K2O)量处理,另设对照组(CK)。钙处理设4个水平,CaO用量分别为0、0.17、0.33、0.67 g/盆;钠处理设4个水平,NaCl用量分别为0、1.50、3.00、6.00 g/盆,钾处理设4个水平,K2O用量分别为0、0.17、0.33、0.67 g/盆。氮(N)用量均为0.50 g/盆,磷(P2O5)用量均为0.17 g/盆。[结果]施用钾肥、钙钾配施均能提高小白菜对钾、钙的吸收,钙、钾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适量钙对小白菜吸收钾素产生促进作用,过量钙则产生抑制作用。钙、钾用量分别为0.33、0.67 g/盆时效果最佳,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钙、钾吸收量。[结论]在土壤钠水平较低时,施用一定量的钙能有效缓解钠对小白菜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