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杂交玉米、水稻和辣椒的F1种子进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发现所测杂交玉米组合8×9、辣椒组合1×3的F1种子都同时具有父、母本特征带,均为真实的杂交种子.所测杂交玉米粤优1号和杂交水稻华优99的F1种子均不纯.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06,(11X):90-90
种子公司和农户以后不用为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费时费力和担风险了。今天,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发现并育成的水稻淡黄叶隐性标记温敏不育系“标810S”,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研究为规避和降低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快速、准确鉴定杂交种子纯度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材料的发现具有原创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通讯》2006,(10):59-59
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发现并育成的水稻淡黄叶隐性标记温敏不育系“标810S”.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以袁隆平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专家组认为,该研究为规避和降低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快速、准确鉴定杂交种子纯度提供了新的方法.该材料的发现具有原创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准确性;分别利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和田间小区种植技术鉴定杂交水稻64S×G67F1种子纯度,比较两者的吻合程度。结果表明: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鉴定的种子纯度和大田种植鉴定的纯度完全吻合;说明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实践,提出保证种子纯度应注意坚持用亲本原种和良种做制种亲本;选好制种基地,安排好制种季节;加强母本的定向栽培;适时灌水保温;做好制种田及杂交种子的纯度检测;搞好制种田的除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几种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常规方法、叶色标记法、蛋白质指纹及DNA指纹技术进行了概述,分别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1):42-43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从48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组引物(RM7120、RM8277)。随机选取"荃两优2118"种子6组,每组样品随机取192棵种子苗种进行纯度检测,结果显示同一样品SSR标记与田间鉴定结果接近,最大、最小差异分别为2.05%和0.23%。因此,SSR标记技术适用于"荃两优2118"的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水稻纯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兆贤  高前宝  王友存  陈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11-5011,5034
[目的]探索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以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一号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酯酶同工酶法和SSR分子法检测其纯度,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工酶测纯结果与SSR测纯结果的相关性较显著(r=0.964),但同工酶测纯结果总体低于SSR测纯结果;了解种子的大致纯度时可采用同工酶方法测纯,精确掌握种子纯度时可采用SSR分子方法测纯。[结论]SSR测纯结果更接近种子的真实纯度。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正季田间纯度鉴定及杂株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9年生产的34个(148个样品)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在武汉地区正季进行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样品合格率仅为87.84%,影响组合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变异株和不育株,其次是异品种,其中变异株率为1.60%,不育株率为1.11%,异品种率0.09%。纯度高的样品变异株和不育株很少,更没有异品种。  相似文献   

10.
结合凤冈县多年实施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试验实践,对做好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试验,从建立稳定的鉴定基地,适时干谷播种,精确划定小区,足苗规范移栽,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组织专家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供各地种子部门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稻籽粒灌浆的物质积累与生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不同类型二系杂交稻,研究籽粒灌浆期间强、弱势粒胚乳中干物质、淀粉的积累动态、可溶性糖含量变化,Q酶、ATP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强热粒剪期灌浆生理活性高,胚乳中Q酶和ATP酶活性强,可溶性糖含量低,淀粉积累快,弱势粒生理活性低,剪期灌浆处停滞状态,在强热粒完成灌浆后,弱势粒能否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形成较强的灌浆势,是影响组合间结实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凯  赵虹  张宇飞  廖芳丽  熊先锋  涂书新  林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1965-1966,1970
分别采用亲本和杂交种为材料,从44对引物中筛选出适合于鉴定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17、苯两优639、天两优616的引物.结果表明,对同一品种用两种方法筛选出的SSR引物相同.在没有亲本的情况下,仅用杂交种筛选得到的引物可用于室内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两系杂交水稻亲本冷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温)敏核不育两系亲本繁殖,其关键技术在冷水灌溉阶段,冷水灌溉时期、灌溉时间的长短、灌水的深浅及方,均影响着亲本的繁殖产量;为适应冷繁需要,大田管理措施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4.
应用筛选的20对SSR引物对两系杂交稻的24个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进行PCR扩增,获得2对能鉴别籼粳类型的特异引物RM125和RM322.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32个材料被分为籼粳两大类群.在籼稻群内,不育系培矮64S单独成为一个分支,7个安农S衍生的不育系与恢复系余红1号聚为一个亚类群,5个籼稻恢复系有3个聚类在一起,另外2个分散在不育系中间;在粳稻群内,不育系HN5S单独成为一个分支,3个粳稻恢复系聚为一类,与粳稻不育系区分开.比较5个籼型恢复系与培矮64S之间的遗传距离,"9311"与培矮64S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说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与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大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2个两系杂交稻为材料,设充分灌溉、适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3种水分处理,研究大田和盆栽条件下抽穗后9 d至成熟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籽粒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下降速度,适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比充分灌溉处理更快,表明水分亏缺可加速植株衰老。水分胁迫处理与充分灌溉处理相比,储藏性碳和14C固定的碳从茎秆向籽粒运转分别增加15%~20%和55%~67%;水分胁迫处理灌浆期缩短5~17 d,籽粒灌浆速率增加0.09~0.27 mg·(d·粒)-1。盆栽和大田试验的适度水分胁迫处理籽粒增产8.2%~10%,盆栽试验中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导致籽粒减产。  相似文献   

16.
选取湖北省公安县、石首市和黄陂区3个主要制种基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60-2015年逐日气温、降水气象资料,计算在不同临界温度指标下育性转换安全期保证率,确定保证率最高的育性转换时期;通过计算水稻扬花授粉期易遭受的高温热害、低温冷害和连阴雨灾害的综合危害指数确定水稻综合危害指数最低的扬花授粉期;综合考虑两个关键时期的安全时段确定水稻制种最佳育性转换安全期和扬花授粉安全期。结果表明,公安县临界温度为23.0、23.5和24.0℃的育性转换安全期最佳时段均在7月24至8月12日;石首市临界温度为23.0℃时,7月25日是杂交稻进入育性转换期最佳时间,临界温度为23.5℃和24.0℃时的杂交稻最佳育性转换期应安排在7月24日至8月12日期间;黄陂区临界温度为23.0℃时,7月25日或27日进入育性转换期均可,临界温度为23.5℃和24.0℃时,杂交稻最佳育性转换期为7月27日至8月15日。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生物学特性及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两优培九为两系法杂交稻,已大面积成功种植。对两优培九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配套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探讨了其适宜的种植区域与栽培技术框架,如:趋利避害种植技术、适宜制种区域及其最佳制种期、制种的低温抵御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系杂交稻穗颈节维管束特征及其籽粒充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维管束数目与一、二次枝梗数及颖花数有密切关系。籽粒充实好的品种维管束和韧皮部的总面积显著高于籽粒充实差的品种,维管束的颖花负荷量与总库容负荷量明显低于充实率差的品种。扬两优6号不仅库容量大,而且籽粒充实率、充实程度良好,结实率正常。发达的维管束是其籽粒充实的前提。还讨论了育种、栽培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