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作套种是作物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方法 ,是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光、热、水、土、肥等各种自然资源 ,提高复种指数 ,从而提高土地综合产出率的耕作栽培技术。 1 996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联合省农垦总公司对全省各农垦农场小麦、棉花间作套种种植情况及套种作业机械化作了深入调研。垦区各农场通过调整种植结构 ,棉田种植普遍推行“棉—麦间作套种”模式 ,复种指数达1 85%。有效地扩大了粮田面积 ,缓和了粮食与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 ,确保了农产品的供给和农民增收。本文拟结合小麦棉花间作套种技术探讨麦棉套种作业机械化的几个有关…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地处我国黄河流域优势棉产区北界,棉花产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京津冀棉花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棉花的种、管、收等作业环节仍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极大,产出效率过低,植棉效益不高。结合京津冀棉花主产区亚区布局和自然条件,总结了各棉花种植亚区现有的不等行距、等行距、棉麦套种等棉花种植模式和农艺特点,调研了京津冀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和机具类型,分析了该区域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棉花栽培模式改进、配套机械化技术研究和新型机具研发等发展建议。依据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具体任务要求,开展了适合于该地区的棉花播种多功能联合作业机的研发、试验和示范工作,多款新型播种机通过了技术鉴定,推动了京津冀地区棉花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棉麦套种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试验得出在冀南棉麦套种区域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小麦品种为良星66、冀麦585和鲁原502,棉花品种为冀棉169、冀科棉2号和冀178。  相似文献   

4.
棉麦间作套种技术是一项传统的农业增效技术,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但是随着小麦收获和棉花铺膜播种机械化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近年来,各地农业、农机部门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通过改进小麦收获机械、推广小麦晚播技术和棉花催熟技术、推广棉花免整枝技术和研制麦垄棉花铺膜播种机械,使该技术又焕发了新的生机.2012年,邯郸市推广棉麦间作套种3万亩,平均亩产小麦400kg,平均亩产籽棉250kg,比单种棉花亩增效益800元.为使这项技术得以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现将其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和县大力推广棉花宽膜带状高密度栽培技术,从2004年的800hm2扩大到2005年的2.2万hm2,占全县棉花机播面积的73.3%,2006年扩大到3万hm2。2004年新和县农机局为做好这一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6乡1镇建立了两种模式的高密度宽膜带状植棉对比示范田7.2hm2,进行全面长期科学对比示范。与窄膜棉比较优势明显,其中20cm 45cm 20cm 60cm模式棉花平均产量为142.74kg/667m2增产26.7%;10cm 66cm 10cm 60cm模式,棉花平均产量为139.03kg/667m2,增产23.4%。随后,推广宽膜带状高密度栽培技术种植面积800hm2。争取到财政补贴资金3.4万元,引进高密度宽…  相似文献   

6.
1材料与方法以1994—1998年在句容市具有代表性的棉田立体种植模式麦/棉(1)、麦/瓜/棉(2)、马铃薯/西瓜/棉花(3)、草莓/西瓜/棉花(4)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模式的麦后棉(5)和油后棉(6)作对照,分别为对照一(CK1)和对照二(CK2)。...  相似文献   

7.
高福新 《新疆农机化》2012,(4):39-41,51
<正>1机采棉发展现状棉花是昌吉州种植业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011年全州棉花种植面积10多万hm~2,其中,按机采模式种植棉花5.3万hm~2,机收面积8 000 hm~2。投资5500万元新建机采棉加工厂1个,改造机采棉加工生产线5条。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已被确定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县。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全州的机采棉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机采棉配套机械迅速增加,到2011年全  相似文献   

8.
正黄淮海地区为我国第二大棉区,近年来,受棉花价格及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出现减少趋势。对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了"棉麦套作"模式的研究,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积极性。但是由于棉花收获难以实现机械化,该模式的推广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等单位,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2016年度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  相似文献   

9.
小麦立体种植模式经菏泽市农技站多年实验获得成功,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在菏泽已大面积推广。 立体种植模式如下: 一、小麦—菠菜(蒜苗)—棉花,一年三种三收。 每一种植带宽1.4米,种3行小麦,行距20厘米,留套种行1米。小麦于10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在套种行撒种菠菜或栽植蒜苗,来年4月上、中旬菠菜或蒜苗收获后,于4月下旬或5月初套种2行棉花,行距40~46厘米,麦棉间距27~30厘米。 二、小麦—菠菜(蒜苗)—西瓜—大白菜,一年四种四收。有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根系及地上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枣-棉间作模式对棉花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干旱绿洲区典型的枣-棉间作种植方式下的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分层取样得到棉花根系,再结合图像扫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单作、间作模式下棉花的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的差异性,以及以产量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对棉花根系发育及地上部生长有重要影响。单作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水平0~20cm、垂直0~20cm范围内;间作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水平0~40cm、垂直0~40cm范围内。间作单株棉花根长密度总量较单作高1.84%,总根质量较单作高15.47%。单作、间作棉花根长密度、地上部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由单作、间作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对比可知,间作对棉花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滨州市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麦棉轮作示范区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盐碱地上麦棉一年两作,既创新了耕作制度,又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按照麦棉轮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依托“渤海粮仓”计划项目,农机部门在示范区内开展了麦棉轮作机械化试验示范,旨在探索环渤海地区麦棉轮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田中午 《新疆农机化》1996,(6):36-36,30
<正>采收棉花难的问题,已在新疆商品棉基地发展中日益突出.为了依靠科技解决此难题,自治区科委于1989年列项,由新疆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负责开展了“采棉机及清花设备引进试验研究”.通过对原苏联14XB—2.4P型采棉机和美国凯斯公司2022型采棉机的性能测试表明,两国采棉机的性能各有特色.而美国采棉机采摘部件更适合采收新疆的棉花,并代表了当今世界采棉机发展的最高水平.以上机型在新疆示范试验中发现两大难题;1.采棉机仅能采收等行距种植的棉花(原苏联采棉行距60cm和90cm;美国采棉行距76cm,96cm,102cm).对新疆普遍推广的30cm+60cm高产栽培模式不适应.2.美国或乌兹别克共和国生产的采棉机价格太高,2行型采棉机报价10—12万美元(合人民币90一100万元).广大用户很难接受 针对以上问题.新疆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和凯斯公司进行了多次磋商,最后得到约翰迪尔公司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采用天津800型拖拉机为动力的背负式采棉机.其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配套动力可一机多用.价格较同类采棉机降低50%左右;行距调整简便,滚筒通  相似文献   

13.
<正>1 91团棉花种植基本情况2016年91团种植棉花面积4万亩(1hm~2=15亩),平均单产335 kg。推广棉花单行栽培模式2 800亩,平均单产354 kg。2016年91团2连种植面积7 434亩,平均单产357 kg,推广单行种植900亩,平均单产384 kg。2推广单行的背景及原因原因有内外2方面。2.1外部原因主要是市场及政策。棉花取消国储,市场竞争激烈,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兵团农六师机采棉工作根据新兵办发〔2006〕9号《转发兵团机采棉办公室《关于“十一五”机采棉技术推广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确目标,重点突破,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进一步加强机采棉推广力度。1机采棉工作开展情况2006年我师根据“十一五”规划,机采棉,实际种植面积3万hm2,计划实现机采1.1万hm2。(1)机采棉种植。今年全师种植机采棉3万hm2,其中机采模式精量点播面积2.5万hm2。机采棉品种是新陆早13号,统一行距配置为10cm 66cm 10cm 66cm模式,平均行距38cm,株距9.5cm,每667m2理论保苗株数1.846…  相似文献   

15.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我国广大农村贫下中农对耕作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目前在部份粮、棉产区推行间作套种就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经验。几年来,江苏省盐城地区推广了棉、麦、绿肥套种以后,棉花产量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6.
“不靠水来不靠山,只靠套种西瓜棉;调整结构创新意,致富路上比蜜甜!”这段顺口溜,目前在梁山县韩岗镇一带广为流传。它是该镇房村群众采用早熟弓棚西瓜间作套种棉花和蔬菜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江苏盐城沿海棉区的棉花、旱粮、绿肥间套作,已成为现阶段的主要耕作制度。 在较好的种植与管理水平下,绿肥、棉花一熟可亩产皮棉100—150斤左右;麦、绿肥、棉两熟间套作可亩产皮棉100—150斤,大麦300—400斤;麦、绿、棉、玉米三熟间套作可亩产皮棉100斤左右、大麦350斤左右、玉米400斤左右。棉麦两熟间套作较一熟棉花在棉产不减少的前提下可增产大麦300—400斤。棉花、玉米由于夹种比例不同,据试验以一亩纯作棉花亩产皮棉150.1斤和一亩纯作玉米亩产615斤的产量与两亩棉花、玉米间套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棉田立体种植的几种模式1.棉瓜套作。畦宽3.3米,种2行西瓜、4行棉花。在离沟边17厘米处各栽1行西瓜,株距40-43厘米,每亩800株左右;棉花采用大小行种植,离西瓜17厘米处各栽1行棉花,留1米大行.中间栽两行棉花,小行67厘米.株距23-27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棉花打顶机的自动化水平,以高地隙底盘棉花打顶机为载体,利用传感器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和PLC控制技术,结合机采棉品种棉花种植模式,设计了棉花打顶机自动对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检测机构、对行机构、电机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组成。采用RecurDyn软件对检测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探究运动规律,为角度传感器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角度传感器获取棉株偏行量,建立检测杆转动角度与步进电机步进量和转动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步进量和转动方向实现对偏行棉株的精确打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以提高驾驶直线度。为避免侧枝干扰,对两侧低侧枝情况控制系统采用位置信息对比方法获取主茎秆位置;对单侧低侧枝情况按原程序执行,田间实测表明该误差可忽略。田间试验表明,与人工对行相比,自动对行平均偏行量减小了8.08cm,同比降低56.62%,无偏行率同比提高275%。  相似文献   

20.
棉花高密栽培地膜播种机的改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棉花高密栽培配套机具的选型在2001年,且末县为提高棉花单产,推广棉花高密栽培技术。确定示范推广一膜六行、一膜五行和一膜四行三种棉花高密栽培模式。县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引进8台一膜六行高密铺膜机,县农机修造厂改制了5台一膜五行高密铺膜机,4台一膜四行株距9.5cm高密铺膜机,在我县农区8个乡示范种植高密棉花166.7hm2。经过对三种高密铺膜机作业的试验示范对比:一膜五行高密铺膜机存在改制费用高、工序多且膜上覆土性能差,农民田管技术跟不上,产量无明显增高等问题。因而2002年棉花高密栽培淘汰一膜五行栽培技术,主要推广一膜四行株距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