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沼虾4个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六安、龙感湖、淮南和高淳等4个地理群体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各3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OPP、OPX2个系列40个随机引物中,有16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断。共产生173个位点。大小在250~2000bp,利用PopGen1.32进行分析,日本沼虾多态位点为75个(多态性片断的比例为43.4%),Shannon信息指数为0.1771~0.2466。遗传距离显示日本沼虾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高淳群体和龙感湖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大(0.1712).六安群体和淮南群体之间最小(0.1146)。用UPGMA对4个地理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六安和淮南群体首先聚在一起。高淳和龙感湖群体最后。  相似文献   

2.
日本沼虾4个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六安、龙感湖、淮南和高淳等4个地理群体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各3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OPP、OPX2个系列40个随机引物中,有16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断,共产生173个位点,大小在250~2 000 bp,利用PopGen 1.32进行分析,日本沼虾多态位点为75个(多态性片断的比例为43.4%),Shan-non信息指数为0.177 1~0.246 6。遗传距离显示日本沼虾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高淳群体和龙感湖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大(0.171 2),六安群体和淮南群体之间最小(0.114 6)。用UPGMA对4个地理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六安和淮南群体首先聚在一起,高淳和龙感湖群体最后。  相似文献   

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长江和太湖2个地区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7个ISSR引物中有6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6个引物对2个群体各24个样品扩增出44个位点.青虾长江和太湖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均为63.64 0A,Shannon's指数分别为0.348 0、0.346 5.Shannon's指数估算和AMOVA分析均显示日本沼虾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日本沼虾UPGMA系统树表明:两个地区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日本沼虾江苏长江和太湖两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4.
太湖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太湖湖区不同水域(无锡、宜兴、苏州及湖州水域)野生日本沼虾群体进行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试验从选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117个清晰稳定的位点,大小为200bp~2000bp,其中9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四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9.57%、60.68%、53.85%、57.26%,杂合度为0.2077~0.2163,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67-0.3053,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Gst值为0.1644-0.2002。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的遗传变异有16.67%是由群体间遗传变异引起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群体间遗传变异对总遗传变异影响显著。遗传距离显示四个群体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苏州和宜兴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1481),无锡与宜兴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0.1141)。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无锡与宜兴群体首先聚在一起,湖州与苏州群体随后聚在一起,再与无锡、宜兴群体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太湖湖区不同水域(无锡、宜兴、苏州及湖州水域)野生日本沼虾群体进行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试验从选用的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117个清晰稳定的位点,大小为200bp~2000bp,其中9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四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9.57%、60.68%、53.85%、57.26%,杂合度为0.2077~0.2163,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67-0.3053,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Gst值为0.1644-0.2002。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的遗传变异有16.67%是由群体间遗传变异引起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群体间遗传变异对总遗传变异影响显著。遗传距离显示四个群体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苏州和宜兴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1481),无锡与宜兴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0.1141)。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无锡与宜兴群体首先聚在一起,湖州与苏州群体随后聚在一起,再与无锡、宜兴群体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区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APD技术研究了江苏地区10个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40个随机引物(10个碱基)对沼虾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取其中18个扩增产物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34个DNA片段,大小在250~2000 bp之间;126个位点表现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53.85%。常州湖繁保区的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742;宿迁骆马湖池塘养殖的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263。UPGMA聚类分析表明,常州湖繁保区的日本沼虾和苏州太湖胥口镇渔洋山西南侧水域的日本沼虾亲缘关系最近,总体上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两个罗氏沼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罗氏沼虾广东种群和广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导罗氏沼虾的遗传育种工作,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罗氏沼虾广西和广东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在2个罗氏沼虾种群中的扩增产物均具有多态性,共获得7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92个。广西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9183、0.9505、0.7376、0.6558,广东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4374、0.9413、0.7609、0.6834,高于广西种群。结果表明,两个罗氏沼虾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 SSR 标记的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对克氏原螯虾微卫星引物对桐庐(TL)、太湖(TH)、湖北(HB)、江西(JX)、洪泽湖(HZH)、崇明(CM)、广西(GX)、海盐(HY)8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8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值为0.525 7~0.740 0,平均期望杂合度值在0.623 8~0.743 4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420 9~0.684 0之间。其中广西(GX)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太湖(TH)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采用MEGA4.0计算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遗传距离最远的是崇明(CM)和江西(JX)群体,遗传距离最近的是湖北(HB)和太湖(TH)群体。结果显示,这8个地理种群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二倍体泥鳅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长江中下游4个二倍体泥鳅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位点在武汉、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4个种群中总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3.每个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R)为3.502~4.61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95~0.51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60-~0.51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2~0.465,说明4个种群表现出中度的遗传多样性.在12个位点中有4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HWE),每个种群均不同程度偏离HWE,表现为杂合子不足.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r)为0.118,15.74%遗传变异源于种群间差异,表明种群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种群间遗传距离(D)为0.067~0.206,太湖与鄱阳湖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大.聚类分析表明,洞庭湖与鄱阳湖种群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武汉种群与太湖种群聚为另一支.  相似文献   

10.
木荷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木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用12个引物对9个木荷种群共180个个体的样品进行扩增,共测到24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2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0.20%.9个种群的P平均为53.02%.木荷种水平的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548,Nei指数(h)为0.3016.各种群Ⅰ平均为0.2914,h平均为0.1974.表明木荷物种以及种群水平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木荷种群的遗传变异34.37%存在于种群间,65.63%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454.木荷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9476.木荷9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1547.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木荷9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可分为3大类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15.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