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优化箬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在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箬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0∶1,乙醇体积分数76%,提取时间80min,超声功率234W,提取2次。采用此工艺条件,箬叶总黄酮得率预测值为2.052%,验证值为2.017%。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验证值的相对误差为1.7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5.94.所选用的二次多项模型具有显著性.超声波强化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收率高、无需加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枸骨叶多糖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枸骨叶多糖的得率,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枸骨叶多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枸骨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1:1,提取时间1.5h,提取温度82.3℃,在此条件下,枸骨叶多糖得率为6.96%.该工艺条件组合较好,可用于枸骨叶多糖的提取,并为今后枸骨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南非叶中总黄酮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及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南非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南非叶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法提取南非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超声时间51min、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40∶1 (mL∶g),该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含量为16.47mg/g。  相似文献   

5.
为南非叶中总黄酮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及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南非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南非叶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法提取南非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 51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40∶1 (mL∶g),该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含量为16.47 mg/g。  相似文献   

6.
郭雷  郝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79-15980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固定料液比为1:20,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总黄酮提取得率为响应值,实施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的提取板栗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6%,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h,该条件下提取2次,板栗壳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9.66%。[结论]为板栗壳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魏红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77-13080
[目的]探讨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预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山楂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预浸泡时间2 h,料液比1∶26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次数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选千里光总黄酮提取工艺,得优选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2%,提取时间51 min,液料比34 m L·g-1,在此条件下千里光总黄酮提取率理论值为10.40%;经三次验证实验得千里光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0.34%,与理论预测值比较相对误差为0.58%。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千里光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可靠,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番木瓜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及番木瓜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番木瓜叶片总黄酮,采用氯化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波时间(C)和超声波温度(D)为试验因素,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Y=4.54-0.11A+0.29B+0.023C-8.333×10-4D-0.18AB+0.19AC-0.068AD+0.23BC+0.017BD+0.18CD-1.13A2-0.72B2-0.44C2-0.61D2.4个因素对番木瓜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料液比与超声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而料液比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9%、料液比1:72(g/mL)、超声波时间42 min、超声波温度50℃,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4.15%,与理论预测值(4.18%)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RSM)分析法,以薏苡仁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回归分析薏苡仁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优选薏苡仁多糖提取工艺。所得薏苡仁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提取温度86℃,水浸提时间72min,料液比(g/L)4.3:1。此方法对薏苡仁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合理可行,为提高薏苡仁多糖得率提供了依据,且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2流量20kg·h-1,夹带剂添加量5mL·g-1.验证试验表明,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证明该条件确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_2萃取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1.5 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流量20 kg.h-1,夹带剂添加量5 mL.g-1.验证试验表明,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证明该条件确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探讨南烛叶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对南烛叶PPO的最适提取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南烛叶为原料,分别研究了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添加含量、料液比、浸提时间和p H各因素对其提取的PPO酶活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适量南烛叶粉末,以料液比1∶15 g/m L,加入含9%PVPP(W/V)p H 7.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0.1 mol/L),匀浆并于4℃下浸提9 h,过滤,滤液经冷冻离心(4℃,12 000 r/min,20 min)后得到酶活最高的PPO酶液(11 335 U/m 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南烛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叶提取液液料比、白砂糖用量、食用油用量、鸡蛋液用量为自变量,乌饭树叶韧性饼干感官评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按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考察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乌饭树叶韧性饼干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生产乌饭树叶韧性饼干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试验模型拟合结果较好,自变量和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可以用于乌饭树叶韧性饼干感官评分的理论预测。最佳配方为乌饭树叶提取液液料比21.8∶1(m L∶g)、白砂糖210.12 g、食用油129.17 g、鸡蛋液42.46 g,在此条件下,乌饭树叶韧性饼干感官评分的理论预测值为90.76分,验证值为90.43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乌饭叶色素的应用特性,以乌饭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色素,考察了乌饭叶色素的溶解性以及温度、光照、pH值、甜味剂、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饭叶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溶剂;耐高温,光照、还原剂及酸碱环境对其无明显影响,但对氧化剂较敏感;K+、Na+、Al3+和Ca2+对其无显著影响,而Fe3+、Mg2+、Cu2+和Fe2+对其有明显破坏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开;此外,葡萄糖、果糖的存在对色素影响不大,而高浓度蔗糖不利于其保存。  相似文献   

16.
凌彤  赵兵  姚默  王科钦  马蕊  李珊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14-4315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乌饭树的种属、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从安吉乌饭树叶中提取黄酮类色素槲皮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乌饭树叶中提取黄酮类色素槲皮素,以槲皮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测定手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乌饭树叶中槲皮素的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20 W,乙醇浓度50%,固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30 min,此时槲皮素的提取率可达4.46%。[结论]超声波法提取乌饭树叶中的槲皮素,操作简单,提取率高,是一种工业化生产较理想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乌饭叶中黄酮、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张庆庆  乔璐  叶建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58-4163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叶黄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乌饭叶黄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41,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3℃,该条件下黄酮、多酚得率分别为33.4、23.5 mg/g.乌饭叶提取液清除DPPH·、·OH的IC50分别为4.8、11.3μg/mL,其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同时,其还原能力强于维生素C,说明乌饭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南烛叶有效成分的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超临界CO2对南烛叶冻干粉进行萃取,并对萃取物进行气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南烛叶中含有C016(棕榈酸)、C018(硬脂酸)、C118(油酸)、C218(亚油酸)、C318(α-亚麻酸)和C020(花生酸)等6种脂肪酸,其中C318(α-亚麻酸)含量最高,达36.4%;南烛叶还含有槲皮素和其它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在萃取物中占3.52%,黄酮总量占11.64%。  相似文献   

20.
乌饭树叶和乌饭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野生植物乌饭树叶和乌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饭树叶和乌饭中分别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Vc、Fe、Mn、Se、Ca含量较丰富;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9 027 mg·hg^-1和7 121 mg·hg^-1,其中蛋氨酸、组氨酸含量较高,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分别为3 613 mg·hg^-1和2 462 mg·hg^-1,占氨基酸总量的40.02%和34.57%。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推荐标准,鲜味氨基酸(DAA)总量分别为2 212 mg·hg^-1和2 202 mg·h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