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荚果蕨是药食两用的蕨类植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人们喜爱的山野菜,同时具有抗癌、抑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其株型美观,还可作园林观赏,具有开发潜力。从繁育与栽培、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等方面综述了荚果蕨的繁育与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开发利用荚果蕨,为人工栽培荚果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五年生荚果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管理方法对荚果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荚果蕨株高、营养叶枚数和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 P0> P2> P1> P3;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荚果蕨株高、营养叶枚数和生物量的影响依次为T0>T1> T2.因此,遮荫网遮荫的处理方法和及时除草、“三铲三趟”的田间管理方法利于荚果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荚果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质量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T1)、>55%~60%(T2)、>60%~65%(T3),70%~75%(T4)、>75%~80%(T5)、>80%~85%(T6)6种处理,研究了荚果蕨幼苗的生长、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作用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4组荚果蕨幼苗的株高、营养叶枚数均高于其它5组;测定初期由于水分处理导致叶绿素质量分数升高,提高了荚果蕨对水分梯度的适应能力;不同水分处理下,荚果蕨幼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抑制了荚果蕨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整个测定期间,T3组的脯氨酸质量分数最低,T1、T2的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显著高于T3组,在渗透调节作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T4、T5和T6组脯氨酸质量分数随水分增大逐渐减小。测定初期,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T3组最小,T1、T2明显大于T3组且2组持平。T4、T5、T6组随着水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但不明显。研究表明,荚果蕨不适应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T3、T4处理(土壤质量含水率为28%~32%)是荚果蕨生长和生理特性最优的土壤质量含水率。  相似文献   

4.
环境条件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aro)孢子繁殖的适宜环境条件,作者采用了knop琼脂培养基和土壤进行荚果蕨的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在100—1500Lux光照条件下,丝状体向原叶体的转化与光照强度成正比;2.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3.0.1—1%琼脂培养基均适合于孢子培养;4.在土壤培养条件下,以草炭加黄棕壤为最佳培养基质。  相似文献   

5.
荚果蕨露地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露地引种栽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园林观赏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中,荚果蕨4月上旬萌发,营养生长迅速;6月中旬始孢子叶生长;10月下旬枯萎,绿色期较长.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尤耐碱性土;全光下可正常生长,但适当遮荫观赏效果最佳,喜湿润空气,忌土壤长期积水.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荚果蕨产量,增加种植者经济效益,以野生荚果蕨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对荚果蕨不同植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荚果蕨株高、叶柄粗及叶片厚度等在生长发育前期逐渐增大,在生长发育后期生长停滞,各性状表现为增长幅度减小或不再增长,植株甚至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7.
为贵州山区规模化生产台湾泥鳅种苗提供科学依据,2015—2016年采用人工催产技术对规格为17~19尾/kg和12~14尾/kg的雌亲鳅505.5kg进行了人工繁殖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繁育台湾泥鳅种苗4批共840万尾,平均受精率70.25%,孵化率73%,种苗成活57%;2016年繁育种苗5批共1 640万尾,平均受精率93.40%,孵化率96.8%,种苗成活70%;2年共繁育泥鳅种苗2 480万尾,实现种苗销售产值224万元,利润89.6万元。在一定的亲鳅标准(8~10尾/kg)、科学合理的孵化设施(一槽一系统)以及育苗池(单池面积1 200~1 300m~2,池深1.4~1.5m,水位保持1.2~1.3m)条件下,贵州山区能较好地对台湾泥鳅种苗进行规模化人工繁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是长江上游特有的较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鱼类资源,对其生物学特性、人工驯养及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综述,为昆明裂腹鱼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种群更新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生境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更新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下的刺五加种群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的种群结构处于衰退状态。不同样地刺五加的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郁闭度为40%的蒙古栎林,其有性生殖的坐果率为51.99%、饱满种子成熟率为31.20%,远远大于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营养繁殖的效率与环境的郁闭度、群落间隙大小有关,在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每一无性系的株数较少、株间距较大,而在蒙古栎林下,每一无性系的株数较多、株间距较小,这说明光照充足有利于刺五加的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10.
云南倒刺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倒刺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由抚仙湖中采集原种,经池塘人工驯化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的云南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yunnanensis Tsu)亲鱼,分别采取模拟自然生态、注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及马来酸地欧酮(DOM)进行人工催产2种方法,模拟自然生态未产卵,人工催产干法授精获得人工授精卵,受精率达70%以上。受精卵置孵化箱中池塘静水孵化和室内孵化盆中静水孵化,孵化率均达85%以上。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多次人工繁殖对照,5月可获受精卵,但未孵化出水花,7—8月可孵化出膜。2009—2011年3年来培育了310 cm的云南倒刺鲃苗种22.18万尾。放流抚仙湖规格310 cm的云南倒刺鲃苗种22.18万尾。放流抚仙湖规格36 cm/尾的鱼种8.7万尾,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