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洛阳红牡丹组培苗为试材,探讨了几种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培养条件对牡丹继代苗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KW基本培养基适宜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化数为3.4个/株;WPM培养基次之为3.2个/株,培养基中附加2.~3.mg/L 6-BA/与0.mg/LIAA或0.5mg/L NAA配比有利于继代苗分化、生长;24℃和30℃对洛阳红继代苗增殖影响不大,0℃稍次,30℃下试管苗长势慢、老化很快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
牡丹组织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平红’牡丹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灭菌方式、抗褐化物质、激素配比、培养基、生根培养条件对牡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升汞液消毒8 min,再用7%次氯酸钠溶液消毒8 min灭菌效果最佳,鳞芽、土芽和种子的污染率分别为0、4.5%和22.0%;在改良MS培养基中联合添加PVPP 0.5 g/L和AC 0.5 g/L可有效减少牡丹外植体的褐化;改良MS+BA 1.0 mg/L+NAA 0.2 mg/L+GA 0.3 mg/L+CH 0.5 g/L+PVPP0.5 g/L+AC 0.5 g/L适宜牡丹鳞芽的诱导;MS+BA 1.5 mg/L+NAA 0.2 mg/L+PVPP 1.0g/L适宜于牡丹芽的增殖;1/2MS+IBA 5 mg/L+AC 0.5 g/L适用于牡丹试管苗生根。  相似文献   

3.
从外植体选择及分化途径、影响增殖的主要因素、影响生根的主要因素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牡丹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褐化、玻璃化3大难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就传统组织培养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光自养、开放组培等新型组培技术,以期为今后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凤丹’牡丹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丹’牡丹芽为材料,对其外植体消毒、褐化防治、组培苗扩繁和生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75% 酒精消毒30 s,0.1% 升汞消毒8 min消毒效果最佳,外植体的污染率和成活率分别为32.31%和64.32%;其最适初代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2 mg·L-1和MS+6-BA 1.0 mg·L-1+NAA 0.2 mg·L-1+PIC (毒莠定,Picloram) 1.0 mg·L-1,增殖系数为4.84;生根培养基为1/2MS+CaCl2 220 mg·L-1+IBA 3.0 mg·L-1+NAA 0.5 mg·L-1,生根率为74.30%;低温结合3 mg·L-1硝酸银培养可使褐化率降至29.15%。  相似文献   

5.
中原牡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牡丹品种鳞芽为外植体,以改良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中原牡丹诱导、继代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中原牡丹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1.0 mg/L+KT 0.5 mg/L+IAA 0~0.5 mg/L+GA30.2~0.5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1.0 mg/L+KT 0.3 mg/L+GA3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4.0 mg/L+IAA 1.0 mg/L。  相似文献   

6.
贾文庆  刘会超  姚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25-2727,2729
从鳞芽培养、胚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叶柄、叶片、上胚轴和枝条培养、花药与花粉培养和生根培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牡丹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牡丹组织培养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残败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蝴蝶兰的无菌繁殖体系,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浓度比例对休眠芽的萌发、丛生芽的诱导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培养基组成;研究了活性炭、PVP、温度、暗培养对培养基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MS+6-BA 3.0 mg/L+NAA 0.2 mg/L+10%香蕉汁+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休眠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87.5%;在1/2 MS+6-BA 6.0 mg/L+NAA 0.1 mg/L+10%香蕉汁+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可达3.15;在1/2 MS+NAA 0.5 mg/L+活性炭1 000 mg/L+3%蔗糖+0.6%琼脂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5%,平均每株生根3.11条左右,炼苗后移植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8.
柳兰花色鲜艳,花序大,花期长,抗逆性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美化植物,然而目前仍野生于山林之中,引种驯化常对野生资源造成破坏,离体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无菌苗,为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奠定基础。本文以柳兰种子为初始材料建立了柳兰离体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附加物对柳兰褐化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柳兰生长的影响,筛选获得了适宜柳兰生根、壮苗和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研究结果如下:用20% NaClO 对柳兰种子灭菌1.5min可有效抑菌;活性炭和长时间继代培养可有效缓解柳兰褐化现象;适宜柳兰生根、壮苗的培养基是1/2MS+AC 2g/L,适宜柳兰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6-BA 0.5+NAA 0.05。试验结果为柳兰快速繁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芦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荟植株要生长数年后才开花结实 ,加之雌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 ,故种子很少。芦荟种子很细小 ,存放一年发芽率即降低 ,一般是采后及时播种。但是 ,用种子育苗手续繁杂 ,生产上多用插枝法或分株法繁殖 ,这些方法繁殖速度很慢 ,而且容易积累病菌 ,影响生长 ,甚至造成退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通过试管繁殖可达到复壮、快繁的目的。1 初次培养这是芦荟试管苗生产的第一步 ,其目的是获得无菌芽。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1 取材 :芦荟组培用外植体必须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大田种植 2年以上的大芦荟苗。为了减少植株所带杂菌 ,在取材前 1…  相似文献   

10.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于牡丹芽萌发期和休眠期分别进行腋芽和顶芽组织培养。结果表明 ,自芽萌动至开始休眠为适宜培养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 :MS +6 -BA(0 5~ 1mg/L) +NAA(0 1~ 0 2mg/L) ,MS为最佳壮苗培养基。牡丹试管苗培养的适宜光照强度为 2 0 0 0lx ,光照时数为 10h/天 ,适宜温度 (2 5± 1)℃。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螃蟹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对西藏濒危藏药材螃蟹甲在无菌条件下以种子为试验材料建立了螃蟹甲植株的无菌体系,进一步筛选出了螃蟹甲植株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下一步对螃蟹甲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关于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成本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种苗快速繁殖技术规程.结果: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为0.5~1.0 mg/ L,继代周期为25~30 d,繁殖系数5以上;生根培养基为1/ 2MS+IBA 0.2 mg/ L,生根诱导率达100 %;生根培养20 d后,将试管苗移栽到菜园土:河沙=1:1的混合基质中,保湿培养,移栽成活率达98.6 %.  相似文献   

13.
广东崖豆藤的继代增殖培养基采用改良MS+6-BA 0.3~0.4 mg/L+NAA 0.2 mg/L,增殖倍数达到3.9~4.2;生根培养基采用1/2改良MS+IBA 0.4 mg/L+NAA 0.7 mg/L+GGR 6 0.8 mg/L+水杨酸0.2 mg/L,瓶苗生根率达到90%,形成了产业化的广东崖豆藤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4.
香椿试管苗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增殖速度明显不同,太行山香椿试管苗的最佳增殖条件为改良MS+TBA1.0+GA32.0+IAA0.0;燕山香椿试管苗则为WPM+6BA1.0+GA32.0+IA0.0试管苗的生根能力在IBA0.2-1.0的范围内逐渐提高,增殖倍数不同的试管苗,其K的摄入量、碳化合物含量,以及POX和EST同工酶图谱亦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芦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从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培养基种类、生根培养方法、组培苗移栽驯化几方面综述了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牡丹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极早熟李优良品种"红美丽"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半木质化的嫩枝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萌发的影响。以试管苗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半木质化的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的启动培养,QL比MS明显提高腋芽萌发率;试管苗增殖培养以WPM最佳,其次为MS和QL;不同生长素浓度上的生根率无显著差异,但较高浓度(2 mg/L)IBA上的平均单株生根数显著高于较低浓度(1 mg/L)IBA上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2 mg/L IBA+0.5 mg/L NAA,生根率为83.5%。[结论]该研究为"红美丽"李无病毒苗木的生产及利用生物技术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奠定了研究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付志惠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5):155-158
应用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对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h. f.)芽的诱导和丛生芽的增殖复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6-BA浓度的提高,斑叶兰芽增殖率上升,以6-BA 4.0 mg/L处理的增殖率最高;添加6-BA 4.0 mg/L+NAA 0.2 mg/L可将斑叶兰增殖控制在丛生芽阶段;添加100.0 g/L椰汁和0.5 g/L活性炭有利于提高斑叶兰增殖率与丛生芽的生长势,降低褐化;添加IBA 0.5 mg/L+NAA0.5 mg/L+活性炭0.5 g/L的1/2 MS基本培养基有助于斑叶兰生根且根系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9.
火炬树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茎尖离体培养进行火炬树快速繁殖的方法,摸索了激素对试管苗增殖、生根的影响及移栽成活的技术要点.诱导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2.0 mg/l,诱导植株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1.0I mg/l.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牡丹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为今后牡丹组织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并认为组织培养技术必将成为牡丹快速繁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