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浙贝母鳞茎中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与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将浙贝母鳞茎分别在4和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75 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与PPO活性的差异。[结果]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及芽内酚类物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10℃处理30~45 d和4℃处理45~60 d是酚类物质减少、解除休眠的关键时期;浙贝母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与其PPO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顶芽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与PAL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酚类物质与浙贝母鳞茎休眠有一定相关性,酚类物质含量下降是低温处理解除浙贝母鳞茎休眠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是贮藏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与酚类底物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分布有关,还与细胞膜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机理及防止措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气调贮藏中,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含量成正相关,与酚类底物含量成负相关,与细胞膜相对电导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库尔勒香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与新梨7号(Xinli7)发育过程中果实不同部位及枝叶中的可溶性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梨品种的果实各部分及枝叶中均有可溶性酚类物质存在;两个梨品种的可溶性酚类物质变化趋势较相似;枝叶中的可溶性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果肉中的则最低.  相似文献   

4.
蟠桃采后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采后新疆蟠桃在贮藏前后期果实香气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 SPME)与气-质联用(GC - MS)技术对蟠桃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溶剂萃取(LLE)、水蒸气蒸馏(SDE)和HS - SPME 3种提取方法对蟠桃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HS - SPM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灰色,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HS - SPME - GC - MS在蟠桃果实贮藏前后期分别检测出53和44种挥发性物质.[结论]贮藏前后期蟠桃果实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作为蟠桃香气的特征组分酯类和内酯类物质在贮藏第4周后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枇杷果肉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食品,味道酸甜、营养丰富,既可鲜食也可用于加工。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枇杷果实的功能性价值,由于枇杷的应季产量较高,储存和运输困难,容易腐烂,自然脱落的枇杷腐烂导致果园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也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枇杷果肉的深加工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枇杷果肉的功能性成分、枇杷果肉相关食品的研发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枇杷果实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枇杷果肉的新产品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桃内果皮木质化与其相关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果皮和中果皮木质素的积累情况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花后2~4周),中、内果皮厚度快速增加,内果皮中的PAL和CAD的活性迅速增加,但是在这一时期内果皮的木质素含量增加非常缓慢;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花后5~7周),果实体积增加减慢,PAL,CAD和POD 3种酶活性开始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内果皮的木质素却在快速积累。中果皮与内果皮不同,它的PAL,CAD和POD活性一开始就远远低于内果皮,且木质素含量在整个生长阶段一直维持在1.0%以下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收成熟度对枇杷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解放钟"枇杷果实中有机酸、总糖、可滴定酸等成份的变化和8~10℃低温保鲜及MAP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枇杷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总酸含量下降,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硬度下降;九成熟的枇杷鲜果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较好;8~10℃低温保鲜的枇杷以八成熟采收为佳,MAP保鲜的枇杷以九成熟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8.
以京玉和大久保果实为试材,对果肉和果核的解剖结构、木质素含量、过氧化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电泳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阐明桃果核木质化与POD的关系.结果表明,桃果核细胞从花后第2周就开始有少量木质素沉积,第4周出现较多木质化细胞,第6周大部分细胞完全木质化,果肉细胞无木质素积累;这种细胞结构变化与果肉、果核的术质素含量及P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同工酶谱系也显示果核POD表达明显强于果肉.这表明桃果核木质化与POD有密切关系,POD特定谱系决定了木质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抽穗期小麦抗赤霉病与酚类物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华  吴兆苏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3):250-251,253
研究了不同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抽穗期穗部的总酚含量和初花期穗部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小麦抗赤霉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经接种材料的酶活性普遍显著高于未接种的。总酚含量、酶活性与相对病指二元回归结果表明:接种后的达显著水平,没有接种的没达到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是总酚含量达负的显著水平,多酚氧化酶活性为正,但没达显著水平。总酚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是共同作用于赤霉菌的。  相似文献   

10.
竹笋采后活性氧代谢对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竹笋在 5℃ 和 10℃下,木质素含量、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D、CAT和 POD 3种酶活性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 H2O2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 H2O2的积累,致使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5℃的 SOD、POD活性和 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5 ℃下木质素含量极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1.
竹笋采后活性氧代谢对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竹笋在5℃和10℃下,木质素含量、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D、CAT和POD3种酶活性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H2O2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H2O2的积累,致使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5℃的SOD、POD活性和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10℃下的数值。5℃下木质素含量极显著低于10℃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2.
以“白梨”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cv.Baili)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PPO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值变化。结果表明:PPO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3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5.0和7.0,pH值为6.0和9.0时酶的稳定性较好;维生素C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冷害对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的影响,旨在阐明冷害温度下枇杷果实品质劣变,特别是木质化败坏的规律,为枇杷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大五星"枇杷采后分别于冷害温度[(3±1)℃,简称3℃]和非冷害温度[(8±1)℃,简称8℃]贮藏30d,定期测定贮藏期间两组的品质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条件下枇杷果实在第10天开始出现冷害症状,随后日趋严重,而在8℃条件下的果实30d内发生冷害程度很轻。冷害会加速枇杷采后失重率、膜透性、木质素、PAL、POD活性的上升,促进TSS、TA和VC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