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准确地鉴定新育成小麦品种的节水抗旱特性,筛选出适宜山西中部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以10份山西中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采用干旱和灌溉2个处理,通过对水旱条件下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计算,进行了节水抗旱性评价,同时分析农艺性状与抗旱节水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麦6197、晋太141、汾4862、ZM147、长麦6065和长5553等6个品种抗旱节水性优于对照长6878,晋太141是具有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的小麦品种;干旱条件下,穗粒数与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9 5),与抗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31 8),说明品种在旱地条件下穗粒数的表现,可作为抗旱节水小麦种质筛选指标;产量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间呈极显著相关,干旱、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和抗旱指数分别呈极显著(r=0.982 9)和显著相关(r=0.716 6)。因此,可利用水旱交替选择育种方法,选育抗旱节水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旱水分高效表型指标分析与新种质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与建立适宜于山西省晋中麦区的简易抗旱水分高效(节水)小麦表型鉴选指标,培育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型小麦新品系,以12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干旱和灌溉2个处理,分析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产量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对筛选出的小麦-荆州黑麦抗旱节水新品系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公顷穗数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 4,0.859 8(干旱)和0.811 4,0.760 5(灌溉);千粒质量和抗旱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干旱和灌溉条件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1 1和0.652 5,因此,公顷穗数、千粒质量可作为直接选择丰产、抗旱性的指标。产量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可在高产品种(系)中筛选高水分利用率的品种。筛选鉴定出的SY03和SY08为六倍体普通小麦,是小麦抗旱、节水育种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周永香 《农业科技通讯》2012,(9):105-106,232
在只浇出苗水和冻水(全生育期灌水75m3/亩)的条件下,通过对小麦田间适应性、抗病性、耐旱性和产量因素等指标调查分析,目的是筛选出适宜京郊种植的节水高产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农大6812、航麦0901、中麦0911、农大3787、农大5363、ML7113等品种(系)产量较对照京冬8增8%vX上,且抗寒性、抗病性表现突出,耐旱性明显优于对照,可进一步试验评价,以筛选出抗旱性强、丰产性好的适宜京郊大面积推广的节水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节水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中麦159(品系号CA15009)审定编号:京审麦20210001中麦15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CA0817为父本、CA0849为母本杂交后,经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节水性能突出,经抗旱性鉴定,节水指数为1.02,适宜北京市中等以上肥力地块节水种植。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抗寒性较强,全生育期248 d,中熟,成熟期与对照农大212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多,成穗率较高,抗倒伏性较强,落黄好。株高77 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全生育期只浇1次冻水情况下,平均亩穗数38.6万穗,穗粒数29.0粒,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10个小麦品种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的耐旱节水的小麦品种,本试验选取了河北省主栽的10个小麦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通过分析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生育期、群体数量、产量等性状,并计算抗旱指数和抗旱隶属度,对10个小麦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差的品种有石麦22、衡4444、冀麦32和石农086,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有邯麦13、沧麦028、衡4399、沧麦6001;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有沧麦6005和石麦15。  相似文献   

6.
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衡136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13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的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在当前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的背景下,为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突出问题,以2008~2011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河北省黑龙港流域节水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以及2011~2013年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河北麦区节水高效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衡水)为素材,对衡136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稳定性、抗旱性、水分利用率和抗寒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旨在推广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或限水灌溉条件下,衡136一般产量为6000~7500kg/hm2,春浇1水时最高产量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该品种具有节水抗旱、抗寒、丰产稳产性好、产量三因素协调、适应性广等优点,抗旱指数为1.130,水分利用率在0水、1水和2水灌溉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品种石4185提高17.3%、14.9%和10.5%,节水性强。  相似文献   

7.
小麦抗旱性品种筛选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水处理条件下11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水分利用率、产量三要素的表现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公顷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的变化不规律;浇一水和浇两水处理间水分利用率差异不明显,浇水和不浇水处理间的水分利用率差异较大,水分利用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多数参试品种不浇水和浇一水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明显,部分品种不浇水处理的产量较高;筛选出抗旱性品种尧麦16、冀麦5265、菏麦17,为旱地小麦生产的品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冬小麦主要节水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河北省冬小麦的主要节水技术措施,包括选用抗旱品种、铺设防渗管道、使用抗旱保水剂、"小白龙"灌溉、深耕翻、浇足底墒水、浇好返青拔节水、耙耱镇压、施肥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地区小麦的节水高产、增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个当地主推小麦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表现,研究豫北地区小麦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筛选节水条件下的高产品种.结果表明:最佳节水灌溉模式为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在不同灌溉模式下品种的产量潜力有差别,在只灌底墒水模式下,可选种周麦22,产量达7351.65kg/hm2;在底墒水+拔节水模式下,选种周麦22,其次是洛麦22...  相似文献   

10.
菏泽市节水高效丰产性小麦新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12-117
以灌溉次数(无水、浇1水和浇2水)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对近年来育成的12个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节水丰产性较好的品种鲁原502、烟农836、鑫麦296、烟农999、SH4300和菏麦18。本试验对指导节水丰产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品种推广和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可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田间不同水分条件种植下的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开花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开花期兴合速率(Pn)无明显判别,而在旱处理条件下,开花期光合速率差别很大,幅度在7-23umol.m^-2.s^-1。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晋麦33,河农859在开花期保持较强的光合速率,有利于其适应旱胁迫;冀麦3235,中麦9号开花期兴合速率受到很大抑制,可能是使其抗旱系数(DRC)和抗旱指数(DRI)较小并使其抗旱性较差的因素之一,昌乐5号,温麦6号虽然在开花期强的光合速率,但其DRC和DRI都很低, 简明开花期的光合速率对其影响并不大,其抗旱性差可能是开花期后生理代谢过程受到影响的结果,不同的小麦种质资源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不同的抗旱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全面概括节水型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明确不同小麦品种产量随灌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为生产上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冀中南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的22个小麦品种为试材,2009~2011年在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安排参试品种,在冬前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春季灌溉0水、1水和2水(该区域平水年壤土麦田主要灌水模式)3个处理,在小麦成熟期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测产。根据小麦品种对灌水反应的敏感程度,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参试小麦品种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灌水次数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2个小麦品种划分为高敏感型、中敏感型和低敏感型3个类型的品种;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逐渐缩小,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在正常年份灌2水情况下均能够表现出应有的产量水平。在不同灌水次数下,参试小麦品种的产量排位变化很大,因此全面衡量1个品种的抗旱能力,应考虑在旱栽培和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综合表现。一般生产上应首先选择既高产又对水分反应中、低敏感型的品种,可以保证无论是在旱年还是在平水年或丰水年均表现稳产、高产;对于水浇条件好的保浇地,可选用综合性状好、对水分反应高敏感型的高产品种,以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较高效益;纯旱地或扩浇地麦田,可选用抗旱系数高、产量表现好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较低种植密度条件下杂交小麦的节水特性,为杂交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种植方案。[方法]采取春季不灌水(W_0)、灌1次水(W_1)和灌2次水(W_2)这3种限水灌溉方式及多点比较的试验方法,在低密度条件下比较了杂交小麦的比叶重、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结果]在春季不灌水条件下,低密度种植的杂交小麦抗旱丰产性突出,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常规小麦;在春季仅浇灌1次拔节水的情况下,W_1处理产量与W_2处理无明显差异;限水条件下,起身期和拔节期总茎数分别高于常规小麦10.7%和15.9%;W_2、W_1和W_0这3种灌溉方式下,杂交小麦分蘖成穗率分别为52.3%、48.7%和39.7%,对杂交小麦产量形成的直接影响从大到小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论]低密度种植条件下,杂交小麦具有突出的节水抗旱优势,较高的分蘖成穗率是杂交小麦实现节水高产的基础,穗数是实现杂交小麦稳产丰产的主要贡献要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AquaCrop模型的北京地区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农业水分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指标。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其主要种植作物冬小麦灌溉用水占比高,开展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研究,可为北京地区的冬小麦节水灌溉与增产平衡提供决策信息支持。【方法】利用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年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处理下的田间实测数据,对AquaCrop作物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统计北京地区2004—2014年冬小麦生育期的日降雨量数据,利用Pearson-Ⅲ型分布划分了3种降雨年型:湿润年(2012—2013年生育期)、平水年(2009—2010年生育期)和干旱年(2005—2006年生育期)。应用AquaCrop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降雨年型、14种灌溉情景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平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特征变化。【结果】基于AquaCrop模型的产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 2、RMSE和d分别为0.99、0.3 t·hm~(-2)、0.99。模型模拟的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2011—2012年正常灌溉条件下为1.72 kg·m~(-3),2012—2013年正常灌溉条件下为1.67 kg·m~(-3),2013—2014年雨养、正常灌溉和过量灌溉条件下分别为1.27、1.74和1.64 kg·m~(-3),正常灌溉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过量灌溉,雨养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在此基础上应用AquaCrop模型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降雨年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变化的响应特征,其中,湿润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灌溉量分别为35和50 mm;平水年达到最大值所需的灌溉量分别为35和40 mm;干旱年达到最大值所需的灌溉量均为65 mm。【结论】AquaCrop模型可以很好预测北京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冬小麦产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开始减小,在干旱的情况下,植物通过自身适应策略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水分的增加,水分利用率将降低,因此3种不同年型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干旱年、平水年和湿润年。因此,在制定冬小麦灌溉策略时,要做到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兼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qua Crop模型可以为北京地区冬小麦田间灌溉和决策提供指导。关于降雨年型本研究仅对湿润年、平水年和干旱年3种年型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量和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对于不同时期不同灌溉量对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没有考虑,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麦175是中国北部冬麦区水浇地和黄淮旱肥地大面积种植的水旱兼用型小麦品种。研究旨在明确其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特征,揭示节水高产机理为培育水旱兼用的广适型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和评价指标。【方法】在河北吴桥和北京顺义两个试验点,以中麦175和京冬17为试验材料,在3种限水灌溉(W0,全生育期不灌溉;W1,灌拔节水75 mm;W2,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共150 mm)水平下,比较两个品种群体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等性状及其对供水的响应特征。【结果】两个品种的产量均在W2水平最高,随着灌水量减少产量降低;W0主要降低单位面积粒数(每平米穗数减少47-67穗,穗粒数减少1.6-5.1粒),W1主要降低千粒重(降低0.6-1.5 g)。水分亏缺显著降低蒸散量(ET)和群体生物量,但显著促进了花前积累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适度水分亏缺(W1)提高WUE。在3种灌溉水平下,中麦175的产量及其稳定性均优于京冬17,表现为穗数、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向籽粒的转运量和转运率、收获指数(HI)均较高,灌浆期反映群体性能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冠温差(CTD)指标值及反映品种抗旱性能的茎秆可溶性糖含量(WSC)含量均较高,全生育期ET和WUE较高,大部分产量性状的水分敏感性较弱。穗粒数和生物量对水分的敏感系数(WS)与产量对水分的WS呈密切相关性,而灌浆前期群体NDVI和CTD对水分的WS也与产量对水分的WS高度相关。【结论】前期干物质积累快、群体库容量大及花后群体性能稳定性强可能是中麦175节水高产的主要原因。不同供水条件下灌浆期群体NDVI和CTD的差异性可作为小麦品种对水分敏感性的快速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34-10436
利用商丘2014年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气温资料和冬小麦3个作物地段的产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干旱对冬小麦密度影响较大,拔节至抽穗期干旱会使冬小麦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减少、粒重下降。因此建议在水源不足或灌溉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干旱时可偏重于孕穗抽穗期灌溉,既节约用水又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董剑  王伟  赵万春  陈其皎  高翔  石引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4-19715,19717
[目的]筛选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小麦品种,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方法]在适当晚播条件下,以陕西关中6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筛选出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品种。[结果]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在底墒水+春2水模式下明显增加了成穗数。在底墒水条件下陕538平均产量为8.20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小偃22平均产量为7.60 t/hm^2,居第2位,但与其后4个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春灌2水条件下,西农979平均产量为7.83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结论]陕538和小偃22具有一定的抗旱节水高产特性;西农979属于高水肥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选用来自黄淮海地区大豆抗旱种质资源50份,通过成熟期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该因素形成时期大豆材料的抗旱性,发现大豆抗旱种质资源在不同生育期的抗性具有多样性,有些材料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个或几个生育时期表现抗旱;有的材料表现为抗旱高产,但有的材料产量水平较低,同时也发现一些抗旱种质资源在对照(水)条件下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及今后新品种选育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对河北省近30 a来育成的冬小麦品种及目前育种现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品种产量水平在6 750~8 250 kg/hm2,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品种属中筋类型,近52.8%的品种存在品质不稳和不协调问题,优质强筋品种仅占3.8%;35.85~54.72%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反应型为中感~高感,品种抗病性筛选与鉴定、评价方法有待改进;节水抗旱、优质高产、多抗类型品种短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典型区域北京地区1962—2011年逐月降水、温度资料计算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过去50年内,SPI与SPEI所评判的干旱演变有巨大的不同,SPEI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2)1990—2011年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显著(P<0.05),短时间尺度的SPI3-8和SPEI3-8与玉米气候产量呈曲线关系,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解释60.0%和60.1%的玉米产量变异,适宜的干湿状态在-0.8到3.2(SPI)和-0.9到2.1(SPEI)之间。3)长时间尺度的SPI24-5和SPEI24-5与冬小麦气候产量呈线性相关,可以解释其51.8%和51.2%的产量变异。研究结果符合北京地区玉米以雨养为主、冬小麦以地下水补灌为主的实际情况。4)利用12或24个月尺度的干旱指数判断区域水分状况,可以帮助决断冬小麦返青后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在防范产量风险的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表明,选择适合的时间尺度和月份的SPI和SPEI可以用来评价华北平原旱涝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水量缺乏仍然是导致北京地区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但华北平原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干旱化的趋势明显,未来研究华北平原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需更加注重运用综合了降水和蒸散因素的干旱指数,以提高评价干旱对产量影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