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宣亚南  赵建华 《种子》1995,(1):33-37
本言语对湖北光敏核雄性不育水稻(HPGMR)自1973年发现以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总结了HPGMR的感光感温特性及其育性转换的生理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薛光行  陈平 《作物学报》1992,18(6):429-438
在北京(N39°56′)自然变温和人工控温条件下分别对比观察光敏感雄性核不育(pgms)水稻的育性对10小时、16(或15)小时两种光周期的反应。试验结果指出: 1.在适宜水稻发育的温度范围内,pgms水稻均有因光周期不同而发生的育性转换。而且光周期效应远大于温度不同所引起的育性变化。 2.温度变化可诱发长日光周期状态下pgms水稻的  相似文献   

4.
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热带稻区的育性转换特性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自国  杨静 《作物学报》1995,21(4):485-491
选用来自全国不同育种单位的各种类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材料,在海南省进行周年播种,对育性转换进行观测。试验表明,育性转换不同光温反应类型的品系在海南的育性转换存在很大差异,而同类不育系则表现了相同的转换趋势,其中育性转换可育上限温度高的高一低高型不育系在海南有明显的育性转换。由此,作者提出,低一低型和低一高型不育系在海南可以作为不育系用于水稻杂处优势利用,低一低型不育系可以考虑在海南繁殖,在海南冬繁时  相似文献   

5.
试议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异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光敏核不育水稻遗传异质性主要表现:(1)高世代群体的育性尚在分离;(2)同一样本内个体的PE(光周期效应指数值),TE(温度效应指数值)及PE与TE的组合是具多样性;(3)同一样本内个体的败育临蚧日长值不一致。建议从提高个体育性转换的整齐度入手解决异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台  肖翊华  刘文芳 《作物学报》1991,17(5):369-375
本文以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和常规水稻农垦58为材料,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后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用不同光周期(SD 和 LD)进行育性诱导处理,半微量的二硝基水扬酸法定糖结果表明:1.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D~(**)或 LD~(***))的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经过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Ⅱ—Ⅲ)后,迅速增加,至雌雄蕊形成期时,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SD 或 LD)的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农垦58一致。但是,在雌雄蕊形成期之后,农垦58-sSD~(****)的蔗糖含量下降,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缓慢增加,而农垦58-sLD~(*****)的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明显增加。推测长日照可能通过某些代谢环节影响了农垦58-s 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向雄蕊的运输。营养缺乏是造成小饱子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董一洪  潘启民 《种子》1995,(2):18-20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连云港自然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各材料出现的时间不同,中粳,中籼型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初,早籼、晚粳型发生在9月上、中旬、粳型育性转换比籼型迅速、彻底。各不育系对低温,日长的反应不同,其对低温的敏感期为雌雄蕊分化期至减粉分裂期。  相似文献   

8.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PTGMS)在连云港自然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各材料出现的时间不同,中粳、中籼型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初,早籼、晚粳型发生在9月上、中旬,粳型育性转换比籼型迅速、彻底。各不育系对低温、日长的反应不同。其对低温的敏感期为雌雄蕊分化期至减数分裂期。  相似文献   

9.
黄庆榴  唐锡华 《作物学报》1994,20(2):156-160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在控制光长和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说明它对光周期反应强,光周期反应日数为107天;在长光照(14.5小时)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稳定,植物在稻穗雌雄蕊原基分化前长光照对穗发育有不利作用,但分化后对长光照反应不敏感。温度对7001s稻穗发育和小穗育性亦有一定的影响,在20℃低温抽穗延迟,但每穗总小穗数增加,结实率降低;30℃高温下每穗总小穗数及结实率均降低。翻种在上海地区自然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张彬 《种子》1990,(2):46-46
1988年湖北省w6154s 等7个光敏感核不育系率先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全国各杂交水稻863课题组也先后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南、福建、四川、安徽等省相继育成一批稳定的光敏感核不育系,而且发现一批新品种资源的光敏系,同时还筛选出一批强优组合。象w61541/cy8s—41、w61541/明恢63等比三系杂交稻  相似文献   

11.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在15小时长光照下减数分裂期的不同温度(23.3-30.3℃)对籼稻光敏不育系W6154S和5460S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育性的影响因温度的高低及处理持续时间长短而异,不同的材料对温度的反应不同。5460S从不育的临界温度在26.4℃左右,而W6154S在处理温度范围内均出现自交结实现象,表明供试的W61  相似文献   

12.
梁满中  王晓辉  吴厚雄  陈良碧 《作物学报》2006,32(10):1537-1541
go543S是低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长日高温诱导花粉不育的隐性核不育水稻。为了研究诱导花粉不育条件相反的隐性不育基因之间的关系,用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以及由农垦58S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培矮64S、长选3S配制4个杂种F1,结果表明在自然长日高温、短日低温和不同人工光、温处理条件下杂交F1的花粉均为不育,自交结实率为0,没有像go543S或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期。分别用go543S、农垦58S作父本与杂种F1回交,回交组合中像父本具有育性转换期的不育株的比例约50%,与杂种F1一样的终生不育株约50%,符合隐性基因回交1∶1的分离比。  相似文献   

13.
培矮64S育性对温度与光周期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孟亮  周广洽 《作物学报》1999,25(6):772-776
在自然条件、自然温度控制光长条件及控制温度与光长条件下,研究了培矮640.0育性对温度与光周期的反应,结果表明:培矮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感受人工日均温21.8~24.0℃(光期23.9~24.0℃/暗期19.5~24.0℃)或自然平均日均温31.3℃(平均日最高温36.1℃,平均日最低温27.5℃)的温度,无论长日还是短日处理均表现不育,花粉可染率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理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姚克敏  储长树 《作物学报》1995,21(2):187-189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是由抽穗前5至15-20天的光温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育期内育性表现为一偏向高温(长日)的单峰型曲线,其数量关系可由结实率量化模型表达。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变化由温度主控,光敏型不育系的育性在日长大于最适日长时由日长主控,短于最适日长时由温度主控,光温敏型不育系的育性由温光条件共同作用。温光当量可作为比较温度和日长对育性影响大小的具体量值。育性转换是一个可逆连续过程,其恢复和  相似文献   

15.
广州的短日照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1S育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通过在广州对宜D1S的周年育性观察及人工短日处理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分析得到:(1)宜D1S是一个光敏性较强的材料,在广州一年中具有明显的从不育→可育→不育的育性转换特点。(2)宜D1S的光敏期为幼穗分化Ⅰ期~Ⅲ期。在常温下光敏期适当的短日处理可使育性趋于完全不育,但在高温下光敏期短日不育效应被削弱。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邵游  唐锡华 《作物学报》1996,22(3):335-339
农垦58s及其转育于不同遗传背景的光敏核不育水稻与BT型不育水稻六千辛A和寒丰A杂交,得到的F_1植株完全不育,证明农垦58s不育的2对隐性基因中有1对来源于农垦58,即为与BT型水稻等位的不育基因.由此推论农垦58s源于农垦581个基因位点的突变,而它的光敏不育性则为此突变基因和原有不育基因重叠作用的结果.当用作光敏不育的恢复亲本原已存在或不存在BT型水稻不育基因,决定了它们杂种F_2代的可育株和不育株呈3:1或15:1不同的比率分离.  相似文献   

17.
粳稻品种中掩盖光敏核不育性的主效恢复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明华  李泽炳 《作物学报》1995,21(1):95-101
1989—1991年分析了农垦58、农垦58s(R)和1149分别与农垦58s杂交及其相互杂交的F_1、F_2和BCF_1群体在武汉(30°30′N)自然长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其中,农垦58s是从农垦58群体中突变产生,农垦58s(R)是从农垦58s群体中突变后育成的稳定可育品系,1149是从农垦58s与粳稻品种农虎26杂交F_2中的低可育株选至F_10的稳定可育品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粳稻品种或品系中,共有两个独立遗传的显性主效恢复基因,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互相印证;但农垦58s(R)可能不是农垦58s原位回复突变产生,而是农垦58s另一对隐性主效基因突变所致。农垦58s光敏核不育的主基因型标示为m~(ph)m~(ph)r_f~(ph)r_f~(ph),农垦58、农垦58s(R)和1149的主基因型相应标示为m~(ph)m~(ph)r_f~(ph)r_f~(ph)、m~(ph)m~(ph)R_f~(ph1)R_f~(ph1)和m~(ph)m~(ph)R_f~(ph2)R_f~(ph2),M~(pn)与R_f~(ph1)或R_f~(ph2)为非等位基因,R_f~(ph1)和R_f~(ph2)为复等位基因。M~(ph)表现为完全显性,其表现型为可育;R_f~(ph1)和R_f~(ph2)均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其表现型为部分可育,但两者育性恢复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本文还对农垦58s与农垦58s(R)正、反交F_1育性很低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水稻胞质不育的恢复基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滕利生  申宗坦 《作物学报》1996,22(2):142-146
以结实率为育性指标,研究了粳稻恢复系C57和ZH157对BT型、WA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C57和ZH157分别有恢复BT型雄性不育的一对显性和一对不完全显性的恢复基因Rf1RF1和Rf2Rf2;对WA型雄性不育,C57和ZH157则分别具有一对不完全显性恢复基因Rf4Rf4和一对显性恢复基因Rf3Rf3,等位性测验证明,Rf1与Rf2、Rf3与Rf4是独立遗传的。C57的Rf1与恢复系台中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水稻光敏、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在温度和光照自动控制的生物人工气候箱内研究了温度对安农S-1等6个温敏(Thermo-sensitive)不育材料和农垦58S等4个光敏(Photo-sensitive)不育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敏不育材料在高温(昼温31℃,夜温28℃)条件下为不育,在低温(昼温24℃,夜温22℃)条件下为可育。它们对温度敏感的时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单核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