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蒜中含有一类被称之为大蒜素的含硫化合物,主要由蒜氨酸酶与蒜氨酸发生酶解反应生成,但蒜氨酸酶含量低,对环境较敏感,因而活性表现不稳定,加之目前的生产条件常导致该酶活性被破坏,使得蒜类产品的药理作用不显著。因此,研究蒜氨酸酶的理化性质对于开发应用蒜类药用产品具有重  相似文献   

2.
大蒜含有大蒜氨酸,经大蒜酶水解成大蒜辣素,作为植物性农药应用于花卉生产上.具有多种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蒜含有大蒜氨酸,经大蒜酶水解成大蒜辣素,作为植物性农药应用于花卉生产上,具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4.
大蒜含有大蒜氨酸,经大蒜酶水解成大蒜辣素,作为植物性农药应用于花卉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蒜生理活性物质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蒜汁和从鲜蒜中提取的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交格链孢菌、指状青霉、灰霉、稻瘟病菌和意大利青霉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液体2倍稀释法。结果显示蒜汁和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对5种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蒜氨酸+蒜氨酸酶对供试的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且抑菌效果与未经稀释的农药亮碘相当或是亮碘的1.4~2.4倍。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指状青霉、灰霉和意大利青霉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09和0.5 mg/mL。  相似文献   

6.
利用蒜汁和从鲜蒜中提取的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交格链孢菌、指状青霉、灰霉、稻瘟病菌和意大利青霉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液体2倍稀释法.结果显示蒜汁和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对5种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蒜氨酸+蒜氨酸酶对供试的五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且抑菌效果与未经稀释的农药亮碘相当或是亮碘的1.4~2.4倍.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对指状青霉、灰霉和意大利青霉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09和0.5 mg/mL.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登录的蒜氨酸酶序列(S73324)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浙江大蒜鳞茎中扩增蒜氨酸酶基因,获得了长度为1523bp的cDNA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FJ786257,命名为浙江蒜氨酸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进化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和酶活性中心预测,引用pPICZaC载体构建蒜氨酸酶毕赤酵母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结果表明:浙江蒜氨酸酶与其他葱属植物如大蒜、洋葱、冬葱、火葱和细香葱蒜氨酸酶具有高度同源性,进化关系比较接近,目的基因可以成功构建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浙江蒜氨酸酶三维结构呈树枝状,蛋白质分子的N端含有一个类似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酶的中心含一个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超家族结构域;蛋白质结构中Lys-277可能是磷酸吡哆醛的结合位点,Lys-277周围区域可能是酶活性中心部位。重组质粒经鉴定构建正确。  相似文献   

8.
蒜氨酸酶粗提液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杨雪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10-5211,5234
以安徽舒城大蒜为材料,采用离心、盐析、透析等方法从大蒜匀浆中提取蒜氨酸酶粗提液,以L-半胱氨酸亚砜为底物研究蒜氨酸酶的特性及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离心、盐析、透析纯化的蒜氨酸酶的比活分别为粗提时的2.519,3.497,3.703倍。该粗酶液的最适pH值为6.4,最适温度为30℃。当底物浓度低于3μmol/ml时表现为一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在3~5μmol/ml时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大于5μmol/ml时属于零级反应。Zn2+、Ca2+、Fe2+可以提高蒜氨酸酶活性170%~200%;EDTA可以提高20%;Cu2+抑制4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蒜氨酸酶的动力学性质。[方法]分别测定温度、pH值、底物浓度及金属离子对蒜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计算最大反应速度及米氏常数。[结果]蒜氨酸酶为热不稳定性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29℃,最适pH值为6.1;以其天然抽提物为底物测得最大反应速度及米氏常数分别0.492IU/mg、0.483mmol/L;K+、Mg2+、Ca2+、Na+和Cd2+对蒜氨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应用蒜类药用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脱臭蒜素碎大蒜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蒜素,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然而鲜蒜中的大蒜素是以稳定无臭的大蒜氨基酸形式存在。当大蒜受到冲击(切片或捣碎),大蒜中的蒜酶接触空气后活化,催化大蒜氨酸转化成大蒜素产生臭味。根据大蒜素的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条件.阻止蒜酶活化,可以得到脱臭蒜素并加工成系列脱臭蒜素制品。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lliinase was studied to select the optimum reaction performance.[Method] Alliinase activity was measured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pH,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metal iron.[Result] Alliinase was an enzyme with thermal instability.Its opt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29 ℃ and pH value was 6.1.The Vmax was 0.439 IU/mg and Km was 0.483 mmol/L by using natural extract as substrate.Alliinase activity was activated when the K+,Mg2+,Na+ and Cd2+ existed and alliinase activity was inhibited when Cu2+ existed.[Conclu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lliinase supply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arlic medic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12.
孔庆新  祝冬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7-12028,12033
[目的]研究蒲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方法]研究蒲菜PPO的吸收光谱和动力学性质,并对温度、pH、底物浓度、抑制剂等因素对蒲菜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蒲菜PPO催化邻苯二酚的产物在41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动力学方程为:V=0.982[S]/(4.97+[S]),其中,V为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蒲菜PPO最适温度为30℃,在95℃、2 min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蒲菜PPO活性;蒲菜PPO最适pH为6.8,当pH(5.4或pH(7.2时可以有效降低蒲菜PPO活性;柠檬酸、亚硫酸钠、抗坏血酸、EDTA-2Na等抑制剂对PPO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蒲菜PPO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可为蒲菜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荣保华  王清章  李洁  严守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67-10269
[目的]研究藕带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方法]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温度和抑制剂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酶促褐变动力学方程。[结果]藕带PPO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30℃;Km为0.0344mol/L,Vmax为172.41U/ml,70℃热保温60minPPO的活性基本丧失;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亚锡均能抑制藕带PPO的活性,其中,L-半胱氨酸和氯化亚锡为最佳抑制剂,其次是柠檬酸和抗坏血酸,0.20g/LL-半胱氨酸和氯化亚锡均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藕带资源和科学控制其深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冠梨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黄冠梨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反应pH值、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和抑制剂条件下的PPO活性。[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50℃以上PPO活力明显受抑制;最适pH值为6.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31 7 mol/L;以绿原酸作为底物时,Km=0.018 9 mol/L;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0.2~1.0 mmol/L),所用抑制剂的抑制能力从强至弱排列为L-Cys>Vc>Na2S2O3>NaHSO3>EDTA-Na2。较高浓度的CaCl2、NaCl也可对黄冠梨果皮PPO产生抑制作用。Cu2+能提高黄冠梨果皮PPO活性。[结论]绿原酸在黄冠梨果皮酶促褐变中的作用值得重视;采取调节pH值、热烫、添加安全抑制剂可以明显控制该PPO活性。  相似文献   

15.
赵银娟  袁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54-17556
[目的]探究羟基化酶产生菌Stenorophomonas maltophilia CGMCC 1.1788菌株中羟基化酶的转化活性.[方法]采用摇瓶发酵转化方法对羟基化酶产生菌S.maltophilia CGMCC 1.1788对农药氯噻啉的生物转化条件(不同生长时期的细胞、温度、pH等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结果]确立了转化条件:100 ml锥形瓶最佳装液量10 ml,最佳反应温度25℃,最适pH 6.5,最佳反应底物起始浓度0.2 g/L,最佳反应时间48 h.[结论]为较好地发挥该菌的微生物转化功能及了解羟基化酶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株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黑曲霉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摇瓶培养黑曲霉得到纤维素酶粗酶液,测定C1酶、Cx酶、BG酶的活力,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金属离子对不同酶组分活力的影响。[结果]黑曲霉分泌的纤维素酶较全,但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C1酶、BG酶的最适温度为60℃,Cx酶的最适温度为70℃。Cx酶、BG酶最适pH值4~5,C1酶最适pH值在4左右。C1酶、BG酶随底物浓度升高,活力升高,底物浓度为1.000%时活力最高。Cx酶在底物浓度为0.500%~0.625%时活力最高。Ca2+、Fe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Ba2+、Mn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Cu2+对Cx酶、C1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BG酶有激活作用。[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不同酶组分的活力影响各异。黑曲霉纤维素酶系在60~70℃、pH值4~5时最稳定。  相似文献   

17.
黄建韶  张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33-9935
[目的]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米蛋白的水解作用以改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米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 8.0、温度55℃、酶浓度1 200 U/g、底物浓度4%、水解时间2h,此条件下大米蛋白的溶解度为71.25%.[结论]酶解后大米蛋白的溶解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汤思慧  张博  金凤燮  鱼红闪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24-5726,5729
[目的]研究皂苷鼠李糖苷酶RhaG和RhaD的酶反应特性。[方法]对微生物Absidia sp.G3g菌产的人参皂苷糖苷酶(RhaG)和Absidia sp.D0d菌产的薯蓣皂苷糖苷酶(RhaD)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并对2种提纯酶的分子量和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RhaG和RhaD的酶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61、56 kDa。RhaG的酶反应最适pH为5.0,pH稳定范围为3.0~7.0;最适温度为40℃,30~60℃温度稳定性较好;米式常数Km为9.523 mmol/L。RhaD的酶反应最适pH为5.0,pH稳定范围为3.0~7.0;最适温度为40℃,30~50℃温度稳定性较好;米式常数Km为8.834 mmol/L。[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明2种酶间的差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