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病因 饲料单一,质量差,母牛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导致会阴部组织松弛,无法固定子宫。孕畜衰老,营养不良,缺钙,阴道受到强烈刺激,胎儿过大,双胎,或在露出胎衣断端系重物等均可引起奶牛子宫脱出。瘤胃臌气、瘤胃积食、便秘、腹泻等也能诱发该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喹酮粉剂口服受治水牛出现副反应症状及处理方法的效果,为大面积治疗水牛血吸虫病提供经验。方法试验对受治的4115头水牛进行副反应症状的观察和治疗。结果受治水牛出现腹泻时肌注痢菌净,静注5%葡萄糖液,瘤胃臌气时用口服鱼石脂或大黄苏打片同时皮下注射新斯的明,过敏时肌注地塞米松。结论吡喹酮是用于治疗水牛血吸虫病完全有效的药物,但在服药过程中,受治水牛会出现腹泻\瘤胃臌气及过敏反应,大部分水牛不经处理副反应会逐渐消失,副反应严重时必须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牛瘤胃臌气是因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如新鲜豆科牧草,在瘤胃和网胃内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急剧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瘤胃臌气和继发性瘤胃臌气。原发性瘤胃臌气发病快,病情严重,症状明显,如治疗不及时,会很快因窒息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1996年5月2日10时,我校附近村民金良荣家1头约500kg7.5岁的母水牛,因吃嫩胡豆荚发生急性瘤胃臌气来我校兽医院就诊。视诊左(月兼)部突起,高过脊背,叩诊臌音,触诊有很强的弹性,为此判断为急性瘤胃臌气。  相似文献   

5.
水牛瘤胃疾病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常因治疗不当造成死亡,给生产带来损失。据我站1961年至1978年间治疗的1006例水牛中,内科病占619例(61.5%),其中瘤胃疾病141例,占内科病22.8%。本文仅对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急性瘤胃臌气是患牛采食的饲草、精料等在瘤胃内菌群作用下异常发酵产气,当牛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微弱时引起不反刍.不嗳气.导致瘤胃臌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该病牛多发生。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的时间是:奶牛一般不超过4~6h、水牛4~5h、黄牛3~5h。如超出12h胎盘仍未排出.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会造成牛子宫内膜炎.将严重影响产奶量.而且还会造成母牛不孕症的发生,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奶牛分娩后,在18h内胎衣还未能自行排出,便认为是胎衣不下。1~2d后,胎衣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流出红色恶臭液体,内含胎衣碎片和血液及脓液,病牛卧倒时流量较多,继而出现全身症状:精神不振、腰背拱起、常常努责、食欲稍减、反刍变慢,引起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及臌气,个别引起败血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瘤胃臌气是由于瘤胃和网胃内产生大量的发酵气体而引起,临床上以呼吸极度困难,反刍、嗳气障碍,腹围急剧增大等症状为特征。瘤胃臌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气体与瘤胃内容物混合的持久泡沫型,另一种是气体与食物分开的游离型。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急性瘤胃臌气和慢性瘤胃臌气两种。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引发奶牛产后子宫脱出有多种原因,即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质量差,缺乏运动,畜体瘦弱无力,过度劳累等致使会阴部组织松弛、无力固定子宫。另外,难产时,产道过分干燥、子宫紧包胎儿,未经很好处理(如注入滑润剂)强力拉出胎儿,子宫常随胎儿翻出阴门之外。分娩时,产道及阴门受损伤、胎衣不下等,使母牛继续强烈努责,腹压增高,导致子宫内翻及脱出。此外瘤胃臌气、瘤胃积食、便秘和腹泻等也能诱发此病。实践中得知,年老母牛和经产母牛易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1.
奶牛继发性瘤胃臌气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与原发性瘤胃臌气比较,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近几年来,我站在诊治奶牛继发性瘤胃臌气方面取得部分经验,为抛砖引玉,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将牛瘤胃臌气称之为肚胀或气胀,主要是由于牛进食大量的发酵饲料,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瘤胃及胃壁急剧增大扩张所致疾病,若是牛瘤胃臌气医治不及时,病牛将因病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故牛瘤胃臌气需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养殖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旨在探讨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人在临床上遇到耕牛子宫脱多例,多为不全脱出,经及时手术处理,配合中药治疗皆获成功。1981年7月19日遇到水牛子宫伴随胎衣全脱一例,经手术治疗亦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瘤胃臌气是在舍饲条件下奶牛的常发病之一,分泡沫性膨气和非泡沫性膨气两种。非泡沫性瘤胃臌气,一般用瘤胃穿刺术、止酵等方法治疗;泡沫性瘤胃臌气,使用消沫剂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时采用手术疗法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15.
牛瘤胃臌气的诊疗及病性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性分类牛瘤胃臌气又叫气胀,一般把该病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瘤胃臌气;按病的起因,分为原发和继发性臌气;按病的性质,分为泡沫性臌气和非泡沫性臌气.在临床诊疗中我认为按病性只把瘤胃臌气分为两种,似不完整,还有相当病例两种臌气在同一患畜兼有发生的双重性瘤胃膨气.应结合诊疗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16.
<正>1病因1.1急性瘤胃臌气原因奶牛机体内游离的大量气体以及泡沫性食物可造成急性瘤胃臌气。奶牛急性瘤胃臌气通常与多种疾病共同发生,如钙浓度低、肠梗阻、消化道受损、消化不良以及腹膜炎等。造成奶牛急性瘤胃臌气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1.1泡沫性原因奶牛短时间内食入大量紫花苜蓿、三叶草、豆科牧草等可引起急性瘤胃臌气。这类饲料可造成奶牛瘤胃内产生大量稳定的泡沫。此外,遗传因素也易导致奶牛出现泡沫性瘤胃臌气。  相似文献   

17.
急性瘤胃臌气又称泡沫性瘤胃臌气,是常见的牛前胃疾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抢救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死亡.每年的清明至谷雨季节,我县许多农户饲养的牛因过量采食白三叶草导致急性瘤胃臌气的病例时常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西结合治疗水牛胎衣不下四川省宜宾农业学校魏永昆胎衣不下为母畜产后超过一定时间(牛12小时、羊5小时、马3小时、猪2小时)胎衣不能自行脱离子宫排出的疾病。牛羊最多,奶牛尤甚。主要由于牛羊反刍兽是于叶性胎盘的生理特点所致。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10余例,...  相似文献   

19.
瘤胃臌气是由于过量采食易发酵的草料,在瘤胃细菌的参与下过度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使瘤胃急剧臌胀的一种疾病。按瘤胃内容物理化特性分为泡沫性臌气和非泡沫性臌气。按病因分为原发性臌气和继发性臌气。  相似文献   

20.
瘤胃臌气是奶牛的消化系统疾病,不及时进行治疗威胁着奶牛的生命,对奶牛养殖造成损失。本文结合奶牛养殖的实际情况,对奶牛瘤胃臌气的病因、症状、治疗与预防进行了简述,为有效防治奶牛瘤胃臌气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