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木种子在贮藏期间同贮藏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它经常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变化的程度主要受种子本身的水分和大气的温度、湿度的影响。而水分、温度与湿度还影响菌类的发生与发展,又间接影响着种子的安全贮藏。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种子含水量降到什么程度才能够使种子的生理代谢达到最低限度,这亦是安全贮藏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们研究了杉木、柳杉、马尾松和金钱松种子,在恒定的相对湿度与温度中,种子的平衡水分及安全水分,作为种子安全贮藏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脱水敏感的栓皮栎种子贮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栓皮栎为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但其种子贮藏对水分和温度要求比较苛刻,造成了栓皮栎种子贮藏困难.针对栓皮栎种子的脱水敏感性,对种子进行ABA浸种和清水浸种2种处理,以及采取室内沙藏、室外坑藏、控温冷藏等贮藏方法进行贮藏试验.研究得出自然风干条件下水分降低是栓皮栎种子生活力降低的主要因素,二者相关性高达0.925;栓皮栎种子的半致死含水量即安全含水量为46.31%;ABA对于提高栓皮栎种子的贮藏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栓皮栎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需要适度低温,以略高于0℃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橡胶树种子中毒性氰苷类物质(HCN)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对橡胶树种子捕食者取食行为的影响,将新鲜橡胶树种子置于室内自然放置不同天数,获得不同水分和氰苷含量的实验种子,并将其饲喂给野外半自然围栏场中的两种鼠类捕食者,观测其取食行为和格局。结果表明,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对放置时间少于30 d、水分和氰苷含量较高的种子主要进行分散贮藏(几乎100%);对放置30 d以上、水分和氰苷含量低的种子是以分散贮藏为主(33%~100%),同时也会进行部分搬运后取食和巢内贮藏;但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胸鼠对橡胶树种子的取食数量与放置天数或与水分及氰苷含量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红刺鼠(R.surifer)对放置少于30 d水分和氰苷含量较高的种子更多是采取即时取食的方式,显然未受氰苷存在的影响;而对放置30 d以上、水分和氰苷含量低的种子则主要是进行贮藏,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种子更利于保存。综上所述,黄胸鼠和红刺鼠对橡胶树种子的取食行为仍是受其各自取食习性主导的,氰化物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并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型啮齿类对橡胶树种子的捕食格局和传播能力,为橡胶林管理和森林保护提供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干燥是保持种子生命,延长种子寿命的重要措施。大多数树种的种子都要经过一个冬天的贮藏,到翌年春天或更长的时间才来播种。近年来,人们意识到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对育苗、造林的速度和规模有着很大影响,需要趁种子丰年多采种,以供欠年之用。因此,采用球果干燥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研究球果干燥的机理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子与水分的关系水分是种子细胞内部新陈代谢作用不可缺少的介质,在种子的成熟和贮藏期间,种子物化性质和生化过程的变化,都与水分的状态及含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油茶种子含水率与造林成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种子发芽需要水分,但当年造林的种子,勿须保持过高的水分,因油茶种子的生理特性是待翌年4、5月,当土温达到12℃以上,土壤水分20%左右,种子才发芽出土。高水分则是种子贮藏运输过程中霉烂变质的主要原因。多年来,我省许多地区进行了油茶引种栽培工作,过去没有油茶或油茶较少的西双版纳州、思茅地区、德宏州、楚雄州、曲靖地区、大理州、昆明地区、以及怒江州,丽  相似文献   

6.
夏橡种子外皮坚硬,无休眠期,含水率较高,易发芽霉烂,难以贮藏。因此,在安全水分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贮藏夏橡种子,则成为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当前生产上采用的几种贮藏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成熟的垂柳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垂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生活力指标的变化,以探索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垂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10℃、-5℃、4℃可以延缓垂柳种子的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常温20℃与极低温-20℃条件下会降低种子的生活力,表现为活力指数降低;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速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常温20℃贮藏7天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在-5℃贮藏3天的条件下种子生活力最强,可应用于垂柳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测定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种子在五种温度和五种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种子平衡含水量,并根据测定数据选配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在任何温度和任何空气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含水量数据。种子平衡含水量数据为种子贮藏,特别是开放贮藏的条件和种子干燥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期贮藏对马尾松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3个气候带5个产地的马尾松种子,采取2种贮藏方法贮藏,采种后11a里对贮藏种子逐年进行品质测定。常温开放贮藏法,种子贮藏3-4a发芽率降到2%-0%,几乎丧失生活力;而2-4℃低温密封贮藏法,。可使北亚热带种子贮藏8a,中亚热带种子10a以上,南亚热带种子3-4,此时,种子发芽率仍能保持在贮藏前发芽率的70%。可供生产上继续使用。贮藏种子必须是发育正常,完全成熟的种子,为此应在最适采种期采种。  相似文献   

11.
香椿种子特定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延长油茶种子贮藏期限,提供实用的贮藏新方法,以普通油茶种子为材料,采用蜡封、低温冷藏、沙藏和常温贮藏等4种方法贮藏种子,对各种方法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在180 d的期限内,采用不同贮藏方法,油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养分含量不同,贮藏效果差异显著。在4种贮藏方法中,低温冷藏法效果最好,沙藏和蜡封次之,常温法贮藏效果最差,与种子养分含量动态特征表明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规模化超长期贮藏应选择低温冷藏;小批量和短期贮藏可选择沙藏;尽量避免常温贮藏。由于通过蜡封技术处理后的种子,采用常温方式贮藏,其效果与沙藏相当,说明蜡封技术在种子贮藏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相关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蒜头果种腐率高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贮藏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种子并做发芽试验。除用精选种子直播及湿沙贮藏催芽和冰箱低温冷藏试验能使种子发芽率达到30%~36.4%外,其余试验均不理想,种子发芽率仅为0~14.5%。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蒜头果果皮有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其二,种子发芽率与种子的成熟度有关。未成熟种子易霉烂,也无发芽能力。其三,贮藏基质带菌;贮藏前种子和基质消毒不当或消毒不彻底,致使霉菌易滋生并侵入危害;其四,高温、高湿对种子贮藏不利,易导致蒜头果种子霉烂失去生活力;其五,蒜头果种子采收后,常温下其生理作用仍较旺盛,种仁富含水分与油脂,营养丰富,也易受霉菌危害,失去生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板栗为高水分种子,容易霉烂变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贮藏板栗的方法和经验。目前的贮藏方法有:沟贮、罐贮干藏、常温库藏、沙藏、窑洞藏等。其中以窑洞贮藏效果较好。窑洞内的贮存,有筐装、塑料袋装、打孔塑料袋装等。其中以筐装效果较好,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我所1980年在石窑洞贮藏板栗4000斤,贮藏期160天后测定腐败率仅为3.3%,失重为5%,没有发芽现象,保持了鲜栗的色泽、味香、质脆等特点。1981年贮藏6000斤,贮藏期3个月后测定腐败率仅为1.75%,虫害率为4.5%,失重为2.18%。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究贮藏温度对南京椴种子耐贮性的影响,揭示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寻种子适宜贮藏温度,为南京椴种子贮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含水量为9.80%的南京椴种子为试验材料,存放在室温(23~27℃)、4、-5和-40℃等4种温度条件下开展种子贮藏,对贮藏0、180、360、540、720 d的种子分别测定种子绝对发芽率和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 O2-·含量、OH·产生能力与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协同影响南京椴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贮藏温度条件的种子发芽率均下降;随着贮藏温度的下降,种子发芽率显著上升;至720 d贮藏试验结束时,在室温、4、-5和-40℃贮藏条件下的种子绝对发芽率分别为43%、49%、60%、62%。贮藏时间延长导致种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贮藏前期,种子SOD和POD活性升高,后期均有所下降;种子O2-·含量、OH·产生能力和MDA含量整体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室温贮藏180 d时,南京椴种子仍可保持较高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4个不同产地的5个种批的木荷种子含水量进行测定,经统计分析认为,木荷种子水分测定可用红外线高温烘干法代替国家标准中的低恒温烘干法。这样为木荷种子的水分测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备、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六、林木种子品质检验9如何测定林木种子含水量?(1)种子含水量的测定意义:种子含水量,又称含水率。种子含水量是种子品质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种子在贮藏期间寿命长短有重要影响。测定含水量可为种子收购、安全贮藏和调运提供依据。(2)种子含水量测定方法;①低恒温烘干法。原称105℃恒重法,还有的称为标准法。适用于绝大部分林木种子。测定时,实验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必须低于70%。取样:用骨匙在样品罐内搅拌或将原样品罐的罐日对准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罐口,把种子在两个罐子中往返倾倒充分混合。随机抽取测定样品。测定样品用两次…  相似文献   

18.
将不同含水量的白术种子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1a,测定种子内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较低含水量的种子在较低温度下贮藏,白术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随着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含水量对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种子的贮藏 湿地松种子小,种壳薄,种子含水量一般为10%,种子内有松油质,易变质丧失生命力。因此,用不完的种子应及时贮藏起来,藏前先筛选一次。去掉掺在种子里的杂质和空粒,然后装布袋放入冷柜(大批种子放入冷库),冷柜的温度应慢慢下降,降到5℃为宜,把板门盖严,以防冷气和水分外泄,期间定期检查种子质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