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鸟不可欺     
故乡旧居的院门前有一棵老槐树,树上有个很大的鹊巢。每日清晨在屋里就会听到喜鹊的“喳喳”叫声。我常常在睡梦中被它吵醒,恨不得马上把它赶走。可奇怪的是大人们对这种叫声不但不厌烦,还每每赞誉“喜鹊又报喜了!”然而,不管大人怎么想,我就是对喜鹊不满,一心寻找机会“治”它一下。   机会终于来了。有天晚上,我听到父亲对母亲说:“喜鹊孵出小喜鹊来了,四、五只哩,再有十天半个月的就该往出飞了!”我不由暗自高兴,心里拿定了主意。   好容易盼到了天亮,大人们都干活去了,我便跑去找来平时最要好的小伙伴,守候在大树下…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曾随大人们栽过树。我莫名其妙地想,栽树干什么?做烧柴吗?……我不明白。那时,在我心中还没有“林业”的概念。我知道,家乡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忍受着风沙带来的灾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旱涝严重时,他们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旱涝并不年年发生,风沙却是时刻不停的。大风沙如雨,小风起黄烟。沙丘随风滚,青苗全吹干。这凄凉的景象,叫人不忍心看。  相似文献   

3.
听家乡的一位老师说,母校快要迁走了,新的校舍正在修建之中,不久将要交付使用。听到这个消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关心、支持、重视教育事业,为改善山区办学条件不惜资金和人力,我十分感激。对未来的儿孙们能在宽敞、明亮、环境优美的校园里读书、学习,我更替他们高兴。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巢     
最早听到“巢”这个词,是在一部名为《智取威虎山》的样板戏里,戏里有一句“直捣匪巢”的唱词。那时我年纪尚幼,以为“巢”就是“匪窝”,就是“山洞”。后来上了中学,才从辞典里知道:所谓“巢”,其实是专指鸟兽的窝,以及蜂蝶、虫蚁等昆虫的窝。譬如“巢穴”一词,意思即是鸟兽藏身的地方。解放军的老对头“座山雕”们是敌人,是土匪,当然只配与鸟兽为伍,所以把他们赖以苟延残喘,负隅顽抗的深山洞穴称为“匪巢”,自然恰如其分。   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生风雨后,终于又明白了许多的事理。对“巢穴”这个词汇的理解,也不再只…  相似文献   

5.
记叙鸡冠蛇     
那是大伙儿还在吃公共食堂的年代。在宜章县莽山林区的老四条埂,只要一听到吹号的声音,山下两个村的老老少少,就纷纷赶来就餐,由于没有荤菜吃,再加上饭的定量少,这人老感到没吃饱过。有天吃过晚饭后,母亲带我去池边洗衣服,我看见小池里有几条小鱼在游动,就想下水去抓,母亲急忙叫我别把水搅浑了,说:“明天你要是抓上两条小鱼来,就给你做鱼汤吃”。这下可好,晚上我做梦也想到吃鲜美的鱼汤。第二天,是一个大好晴天。吃过早饭,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食堂里黄克运师傅一个人在洗碗忙碌着。就我一个小孩子,没人跟我玩,于是穿条…  相似文献   

6.
“六一”儿童节即到,大人们都在准备选择礼物送给孩子们,玩具、食品、书籍还是红包……在这个时刻,我想起了一句时髦的广告词:“送礼送健康。”  相似文献   

7.
益虫益鸟是农林的卫士董忠义,晓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就是说,老鹰吃黄雀,黄雀吃螳螂、螳螂吃蝉。这一谚语道出了动物之间一定的食性关系。利用益虫益鸟消灭害虫害鸟的事例,古今中外,皆而有之。据历史记载,唐朝李延寿在《南史》中写道:"范洪胄有田一顷,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具体的工作人员,我老是听到这样的教诲: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卓有成效地管理可加利用的资源。在白宫和总统行政办公室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情报。总统及其顾问们要用它来作出决策,然后还要用它来向国会和公众解释他们的决策。总统及其顾问们所用的情报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一方面,我们可得到各机构和各中间机构委员会撰写的表明正式立场的文件;另一方面,我们也可得到某个国会议员在鸡尾酒会上向政府雇员提供的情报。我们还可从报界、科学院的研究团体以及各种特殊行业得到情报。  相似文献   

9.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穷困的山村里,村民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常常挨饿。有一天,一个老人去世了,人们头上裹着白麻布,腰间扎着白麻布带子,把老人送到山上安葬。葬礼过后,孩子们发现山上有很多野果。他们很高兴地吃啊吃啊,吃完又玩了起来。大人见孩子们玩得高兴,就把他们留在了山上。很多日子过去了,村子渐渐富裕起来,大人想念自己的孩子,想让孩子们回来。但是孩子们说:“我们不回去了,回去还要同你们争吃的,就让我们留在这里吧。”于是孩子们就留在了山上,渐渐长大,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听村里的大人们教育孩子要好好念书时,总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娃,好好念书,将来当了干部,挣了钱给大称茶叶。”茶叶在我心里就一直很重要,因此,我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称了两斤茶叶给我父亲。直到现在,每每要回乡下去,我准备的第一份礼物还是茶叶,而且还要称好几份,有给父母的,  相似文献   

11.
杜鹃声声     
春节刚过,我就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可那时候离桃红柳绿还有些日子,杜鹃们却不耐寂寞地骚动起来了。或者说,它们一年到头都没怎么消停过,就在北风呼啸的冬日里,我也听到过二三声杜鹃的啼声。是地球变暖了,还是现在的生存条件优越了?杜鹃们不必为生计而奔波,为逃命而惊魂,一个个养得膘肥肉壮的,憋胀得早早地往外冒劲儿了。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看到尕海湖,是在1983年9月,至今已整整20年。那时我刚刚走出校园,被分配到迭部县林业局工作。乘班车从甘南前往迭部报到的路上,忽然听到车上有人说,看!尕海湖。随着同伴手指的方向,我把目光转向窗外,只见远处嫩绿的草地中央,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就像是镶嵌在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3.
飘雪的冬季     
在幼儿读物上,时常以雪花纷纷、银装素裹大地的情景图画向幼小的心灵扦入冬天一词浅显易懂的含义。然而,厄尔尼诺嚣张一时,人间十多个无雪的冬季恨恨而过,大人们东拼西凑的解释满足不了幼童好奇与失望交织的童心。  相似文献   

14.
又闻鸟叫     
走在下寨子的山路上,忽听到不远处的林中响起清脆的鸟叫声,“咕咕……”、“啾啾……” 叫声间杂,很是动听。猛然想起上次听到的鸟语欢歌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小时候故乡的小山村多的是鸟儿的欢叫,麻雀、喜鹊、布谷鸟、啄木乌……随处可闻。弹弓常是男孩子们必备的武器,瞄准的目标多为树上的小鸟。不知何时,麻雀被列为了“四害”之一,大人们也加入了捕杀者的行列。渐渐地,鸟儿少了,害虫、鼠害越来越猖獗,粮食减产、作物歉收。令人们疑惑不解的是,拌有鼠药的药饵要么始终完好如初,要么被家畜或小孩误食而亡。真不知是人类的智…  相似文献   

15.
蔡安 《陕西林业》2009,(3):48-48
4月27日黎明,老县城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就意外地迎来了一位最尊贵的稀客——大熊猫!一只尽兴游玩到此的大熊猫,搅动了老城的平静。那时,天刚刚放亮,我正准备洗漱,突然听到老县城的街道有人在惊喊:“大熊猫,大熊猫进城了!”时想都没想,第一反应就是抓起相机向街道狂奔。  相似文献   

16.
“树上三窝鸟,害虫活不了”。这句林谚科学地总结了鸟类在治虫、保护森林方面的重要作用。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庄周,经过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后,提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哲理,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一条复杂的生物链。...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故乡,云贵高原的一个小村寨里,勤劳质朴的布依族乡亲们每年都有自己的“植树节”。故乡的“植树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初十之间。儿时的故乡虽贫困,但过年却令我们神往。大人们为我们购买了过年的新衣服和鞭炮,还给了压岁钱,任我们尽情地玩耍。看着我们无...  相似文献   

18.
"六一"儿童节即到,大人们都在准备选择礼物送给孩子们,玩具、食品、书籍还是红包……在这个时刻,我想起了一句时髦的广告词:"送礼送健康."  相似文献   

19.
都市的纷争与喧嚣,常令我想起那家乡的清山丽水。 那时,父母工作在广西一家军工厂。出门是青翠的山,房后有涓涓溪流。没有城市高耸的烟囱,小溪四季都清澈洁净,可以见底。而我最爱的是夏季的小溪。从水里拾起一块鹅卵石,投到水里,水花四溅,于是一场水仗便在孩子们中展开了。溪水溅在身上,快乐洋溢在脸上。大人们则游到较深的溪水处,清凉的溪水洗去一身的灰尘,一天的疲惫。在大自然宽厚的怀抱里,人们是如此闲适、快意。 山上,有一片不大的竹林,挺拔青翠的竹杆直冲云霄。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竹叶,踏上去软软的,柔柔的,  相似文献   

20.
我爱绿色     
我不知道植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但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告诉我说,自从地球上出现动物、植物那一天起,它们就相依为命,年复一年地生活着,人类也伴随着它们生存发展、健康成长着,祖祖辈辈、一代一代地幸福生活。十五年前,爸爸选择的一块叫蔡家梁的土疙瘩上建新房。听大人们说,这地方没有树也几年不长草,光秃秃的,一片废墟。用推土机推平了黄土疙瘩梁,没过二十天,新房就建好了,我们一家搬了进去。在那时,我家的这新房子在全村比较起来,还是头户的确不错的,可就是不敢开窗户,更不喜欢往外看。为什么?房前有一块荒地,上面寸草不生,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