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武威市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设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培育葡萄酒酿造企业和打造"中国葡萄酒城"产区品牌来实现酿酒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酿酒葡萄产业真正打造成一项农民增收、政府増税、企业增效的多赢产业。  相似文献   

2.
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武威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武威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该文对武威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贯彻巴州"焉耆盆地全面振兴"战略,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和硕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将酿酒葡萄确定为和硕特色林果重点产业。根据近年来和硕地区酿酒葡萄种植情况来看,酿酒葡萄在和硕种植发展是可行的。该地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了葡萄产业化。本文根据酿酒葡萄生长特点,结合和硕县气候、土、光、热等条件,对酿酒葡萄抗旱技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酿酒葡萄产业是涉及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及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效益比较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玛纳斯县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酿酒葡萄种植的最适宜产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之乡"荣誉称号。这里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水源充足,土壤富硒、富钙,为生产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了良好条件,是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段。当前,玛纳斯县进一步提升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地位,对农牧业现代  相似文献   

5.
<正>6月16日,红寺堡区数字影剧院座无虚席,300多红寺堡区党政领导干部、葡萄协会会员、葡萄种植大户及各界人士正在聆听一场精彩的葡萄微论坛主题报告。葡萄产业是红寺堡区特色支柱产业,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成为全国最佳酿酒葡萄种植区,所产葡萄含糖量高、糖酸比适中、着色饱满、无污染,葡萄酒质优、适口,已得到全国葡萄界人士及世界葡萄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威中部平川灌区与国内外著名酿酒葡萄产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武威的生态因子符合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生产的酿酒葡萄符合酿制优质干红、干白葡萄酒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的大力发展及对酿酒葡萄的大量需求,各大葡萄酒厂都在全国寻找适宜的地区建立基地,尤其是在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成为各大葡萄酒生产厂商的角逐之地。但是,在生产中由于荒漠化、干旱、土壤盐碱化、冻害等原因,严重制约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对酿酒葡萄而言,选择适宜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的葡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刻不容缓,因为葡萄砧木多来源于野生种培育,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更好地适应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1-8]。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建园的苗木类型和定植方法,笔者对贺兰山东麓石砾地酿酒葡萄裸根苗、裸根嫁接苗、营养袋嫁接苗、营养袋自根苗等多种类型苗木不同时间定植建园技术进行试验总结,提出贺兰山东麓石砾地酿酒葡萄规范化建园及架形培养技术,供葡萄产业管理部门和葡萄种植企业或个人参考。  相似文献   

9.
和硕县具有发展葡萄产业独特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的冲积地是酿酒葡萄最适宜地区之一;其次是瑞丰高效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冠农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芳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家葡萄加工企业的建立,带动了和硕葡萄产业的发展,种植葡萄已成为和硕县农牧民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必选之路,下面就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民勤干旱沙区进行酿造葡萄芽接、枝接和根接3种嫁接苗木培育方式及嫁接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苗木快速繁育和品种改良的最好方法是枝接中的劈接法;酿酒葡萄在6月上旬到中旬进行枝接成活率高,是新品种苗木快繁和老树改良换种更新的最佳时期。本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酿酒葡萄苗木快速繁育和老树改良换种更新的培育方式及嫁接技术,为同类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葡萄酒的需求越来越大 ,酿酒葡萄发展前景广阔。甘肃省高台县地处酿酒葡萄最适宜栽培区域 ,县里已将酿酒葡萄产业定为全县五大富民产业之一。依托河西局葡萄酒业的开发 ,全县已种植酿酒葡萄面积近 670hm2 。只要加强和重视建园、规范化管理技术 ,可达到当年定植、当年成园、次年结果 ,单产 4 50 0~ 750 0kg/hm2 ,3a进入丰产期 ,单产 1 8万~ 2 3万kg/hm2 的目的。为了达到快速建园 ,早期丰产 ,现将规范化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土壤选择和整地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除极粘的土壤和重盐碱土、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甘肃民勤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实地调研数据,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该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基地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仅2.66%,投资收益偏低,种植者积极性不高。为建立种植者与葡萄酒生产企业"合作共赢"机制,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葡萄收购价格应当根据建园投资、生产经营成本、葡萄品质、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等合理确定。基于此,测算了酿酒葡萄合理收购价格,以期为同类产区供需双方议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评价体系,确立河西走廊张掖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评价体系,研究其香气组分,为该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和葡萄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张掖市祁连葡萄酒庄园的'威代尔'蛇龙珠'赛美容'美乐'贵人香'5个酿酒葡萄品种,对其果实品质指标和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与香气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其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果汁pH值、VC、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其果形指数为1.0~1.2,并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其果实品质指标中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品质特征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乐'蛇龙珠'威代尔'贵人香'赛美容'。对其果实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从5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34种香气物质,其中以醛类为主,且所有品种均含有较高含量的2-己烯醛。从其香气指标中也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葡萄果实香气风味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香气风味的优劣顺序为'贵人香'蛇龙珠'赛美容'威代尔'美乐'。【结论】外在品质、糖、酸、单宁、总酚都是综合评价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性状指标,醛类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怀来葡萄     
该文以考古和文献记载为依据,总结了怀来葡萄的发展历史,对葡萄种植、分布、产业规模、酒庄发展、品牌建设和产业贡献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光、温、湿气候条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对土壤环境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土壤环境对葡萄外观及内在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怀来葡萄产区生产优质鲜食和酿酒葡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酿酒葡萄是指以酿造葡萄酒为主要生产目的的葡萄品种,一般分为白葡萄和红葡萄.我国主要的酿酒葡萄产区分布在华北地区、沿海一带及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酿酒葡萄一般在9月份成熟.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6〕27号)(以下简称《意见》),为规范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贴息资金是指自治区各级财政统筹整合安排的用于《意见》确定的对"1+4"产业(即优质粮食含马铃薯、蔬菜、草畜、枸杞、酿酒葡萄)采取贷款贴息扶持方式所需的资金。酿酒葡萄产业由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统一组织实施,不执行此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6〕27号)(以下简称《意见》),为鼓励区内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信贷支持,规范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是指自治区各级财政统筹整合安排的用于《意见》确定的对"1+4"产业(即优质粮食含马铃薯、蔬菜、草畜、枸杞、酿酒葡萄)采取贷款风险补偿方式所需的资金。酿酒葡萄产业由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统一组织实施,不执行此  相似文献   

18.
<正>玛纳斯县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酿酒葡萄种植的最适宜产区,荣获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之乡"荣誉称号。这里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水源充足,土壤富硒、富钙,为生产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了良好条件,是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段。1基本情况1.1示范园基地建设情况玛纳斯县一直以来致力于酿酒葡萄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先后在园艺场建立了600公斤、800公斤、1 200公斤标准示范园,在凉州户镇建立了酿酒葡萄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葡萄产业为主,兼营房地产、矿业、投资典当等其它产业的民营企业。公司创建于2001年3月,注册资金2.3亿元,总资产6.9亿元。以葡萄酒生产为核心,逐步形成酿酒、葡萄苗木培育和种植、  相似文献   

20.
弥勒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弥勒东风农场自1963年前后引种葡萄至今已有40年的种植历史。1990年以来,农场从自身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确立了加快葡萄产业发展、振兴农场经济的发展思路。1997年6月农场与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组建、成立了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之后,又与香港通恒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并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对原农场葡萄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酿酒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成功地研究和生产出“云南红”系列葡萄酒,很快走红大江南北。1998年以来,为了确保“云南红”酒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