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疆塔城市发生的一起临床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RT—PCR和禽流感通用荧光RT—PCR对血清及病料进行初步鉴定和诊断,结果表明,该病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疫情,后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I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这是新疆首次发现鹅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2.
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快速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敏感、特异地鉴别诊断我国目前流行的禽流感,根据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这2对引物对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片段进行二联RT—PCR扩增,并对二联RT—PCR检测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对引物能特异地扩增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90bp和686bp;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初步建立起快速、敏感、特异地鉴别检测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PCR技术原理并探讨其在禽流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在禽病中的应用研究资料,并对该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PCR技术具有比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等优点,操作十分迅速便利。既可单独运用于实验、检测中,还可同其他技术相配合,其应用对象比较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生物,在DNA检测和RNA扩增检测中同样适用。结论:PCR技术在禽流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禽流感病毒检测十分灵敏准确,可在实际诊断过程中予以利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诊断和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禽流感流行的特征、对养禽业的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总结了禽流感诊断技术如单克隆抗体诊断技术、竞争性ELISA法、rNP-ELISA法、RT-PCR法、RFLP亚型分型法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病毒灭活禽流感佐剂疫苗预防禽流感的效果和缺点,概述了在禽流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的实验研究突破和临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威胁新疆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快速检测与诊断、确诊疫情发生与否已成为防控工作的关键。本次试验通过观察荧光PCR与RT-PCR技术检测禽流感(AIV)的敏感性,来比较两种快速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1实验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检测抗原: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禽流感H5亚型血凝抗原,批号20110624。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检测低浓度禽流感病毒,笔者通过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痕量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间接免疫PCR方法和间接“三明治”抗体夹心免疫PCR方法.以TopYield 96孔板为固相免疫吸附载体,以禽流感病毒H5蛋白为检测对象,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及亲和素-生物素桥联作用,将生物素标记的报告DNA分子和生物素标记的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体分子连接.充分洗涤后,在TopYield板孔中添加PCR反应液,对板壁偶联的报告DNA进行PCR扩增,间接达到检测微量禽流感病毒H5蛋白的目标.通过优化报告DNA分子和链亲和素的浓度,2种免疫PCR技术都可检测到约1 fg的禽流感病毒H5蛋白,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灵敏性提高了近1 000倍.  相似文献   

7.
《山东家禽》2004,(4):22
青岛市科技局邀请有关专家于2004年3月13日在青岛对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项重大疫病检测、监测及快速准确诊断技术及产品中试》(02EFN213710657)的子课题《禽流感、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和《传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熏AIV)引起的禽流感,又称禽流行性感冒,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感染禽的种类、年龄、病程长短、并发感染情况及感染毒株毒力等不同而表现不同,且无特征性性状和剖检变化眼1-4演。因此,禽流感诊断一直依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眼5演。琼脂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常规方法的使用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免疫荧光法和ELISA也日益显示出其快捷准确的特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核酸序列分析法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也使PCR熏RT-PCR及核酸探针等检测技术成为可能。本文就是对有关该病的诊断方法加以总结,并提出了认为比较可行的改进方法,旨在方便对禽流感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某蛋鸡场送检病死鸡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新城疫、禽流感PCR鉴别诊断,确诊造成蛋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几种RT-PCR诊断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常采用琼脂扩散或间接 EL ISA监测禽流感的抗体水平 ,而针对抗原的检测一般采用病毒分离鉴定 ,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 ,不能对高致病禽流感做出迅速判定 ,因此 ,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新的快速诊断方法。 RT-PCR就是一个很有开发、推广前景的快速诊断技术 ,特别是随着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RT-PCR逐渐成为一种常规方法 ,可以应用于病原核酸的检测和亚型的鉴别 ,在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据其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差异 ,RT-PCR技术又分为常规、巢式、荧光、多元 PCR和 PCR-RFL P、RRT-PCR等。本文对这些 RT-PCR技术在禽流感诊断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是家禽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主要分为普通型和高致病型两种。感染禽流感的病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常用PCR法和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预防禽流感必须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同时加强鸡场的管理,治疗可选择中药配合维生素C饮水,高致病性流感需对疫区家禽全部扑杀处理。  相似文献   

1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是我国主要流行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因而对其进行病毒的监测与诊断显得极其重要。通过比对GenBank上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个特异性针对H9 AIV HA的探针。特异性和扩增曲线实验结果显示,该探针具有较好的扩增效率,且仅特异性识别H9亚型AIV。通过重组质粒pMD19-T-H9HA 10倍梯度稀释液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能达到100个DNA拷贝数,比传统PCR方法检测敏感性提高了1000倍。此外,本方法还能检测到10EID50个病毒,比传统PCR方法检测敏感性也提高了1000倍。通过批间和批内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说明本研究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此外,通过检测人工感染动物咽拭子,结果表明H9亚型AIV荧光定量PCR方法比传统PCR的方法检测敏感性提高了100倍。在临床样品的检测中,H9亚型AIV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比传统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提高了大约30%。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对H9亚型禽流感疫情防控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H5亚型禽流感病毒严重威胁家禽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快速准确诊断该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比较和分析了国内4种H5亚型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总体检测效果都不错,但是不同厂家的试剂盒在灵敏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的诊断一般是通过鸡胚分离病毒,检测其血凝活性,并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或其他试验确定其是否为禽流感病毒,再进一步进行亚型鉴定、致病力测定。如果是H5或H7亚型,还应采用PCR等方法对血凝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严重影响着全世界养禽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快速而准确地诊断技术对禽流感的防控极为重要。近年来,在禽流感病毒传统诊断技术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诊断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禽流感病毒的鉴别诊断、传统诊断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情况进行了综述,为禽流感的有效防控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科技局邀请有关专家于2004年3月13日在青岛对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项重大疫病检测、监测及快速准确诊断技术及产品中试》(02EFN213710657)的子课题《禽流感、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PCR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及腺胃源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1、该课题建立了禽流感、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三种疫病的RT-PCR快速、灵敏和特异的检测技术并开发了相关产品。该课题的完成对养禽业以及禽产品进出口具有重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鹦鹉采集的拭子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禽流感病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凝抑制试验(HI)和基因测序等方法技术对其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被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分别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均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其与H5N2亚型禽流感美国分离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由此该分离株鉴定为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Parrot/Guangdong/268/2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能够同时检测禽流感H5、H7和H9亚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本文分别针对各病毒亚型的HA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禽流感H5、H7和H9亚型的多重PCR诊断方法。根据其敏感性的结果可知,该方法对这3种亚型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均为1×10~4拷贝/μL,且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具有灵敏、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对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A型禽流感病毒9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禽流感,又称禽流行性感冒,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感染禽的种类,年龄,病程长短,并发感染情况及感染毒株毒力等不同而表现不同,且无特征性性状和剖检变化^[1-4]。因此,禽流感诊断一直依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5],琼脂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常规方法的使用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免疫荧光法和ELISA也日益显示出其快捷准确的特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核酸序列分析法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也使PCR,RT-PCR及核酸探针等检测技术成为可能,本文就是对有关该病的诊断方法加以总结,并提出了认为比较可行的改进方法,旨在方便对禽流感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8日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受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委托,诊断一起野生太平鸟突然大批死亡病例.当时野保站怀疑其为禽流感疑似病例,我中心应用MJ Opticon荧光PCR定量扩增检测系统在4 h内即完成了实验室诊断,通过试验迅速排除了这起禽流感疑似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