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趴窝病多产后易得,故中兽医常称之为产后风。该病以腰腿疼痛为主,轻的四肢拘挛,难行难移;重的则趴卧不起,病期延长,我省较多发生。本人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该病,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症状:患畜趴卧在地,起立困难,虽能行走但步样拘急,肌肉颤抖;重者趴卧不起,水草如常,有时稍减,脉滑数,舌  相似文献   

2.
马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是马属动物钙,磷代谢失衡,骨组织进行性脱钙,骨质被破坏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而出现站立和运步困难,甚至趴卧不起的一种慢性病。其特点为骨骼软化,变形,疏松易碎。临床上表现,以消化紊乱,异嗜癖,咀嚼无力,跛行,拱背,骨质疏松及骨骼变形(如:面骨和四肢关节增大),后期趴卧不起。所以该病又叫爬窝病。现选择临床病例的诊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是由于肌肉运动时产生大量乳酸和其他酸性产物,而引起肌肉中毒、变性以及麻痹,并排出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明显的症状是四肢发生麻痹,病马横卧,不再起立,躯干、四肢、颈部和头部的肌肉发生硬固性肿胀。在许多病例中,肌肉的硬固性肿胀迅速发展,逐渐扩展到全身的肌肉,并失去知觉和丧失劳动。该病可以在饲喂期进行预防,病马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库伦旗库伦镇西沟村刘顺家马在耕地时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发硬,后倒地不起,呈犬坐姿势。经临床诊断为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一)临床症状通常是在马匹休闲后,突然剧烈运动,且多在运动数分钟或1~2 h内发病。病马大量出汗,四肢发硬,步态强拘,不能继续行进。严重的后肢负重困难,长以蹄尖着地,呈半蹲姿势。更严重的,倒地不能起立。有的病马,屡屡试图挣扎起立,可能采取短时间的犬坐姿势,但很快又倒下。触诊臀部或股部肌肉,肿胀硬固。初期肌肉疼痛,后期由于神经受压迫变性,痛觉减退,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的代谢障碍病,表现形式为低血钙,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往往是产前高钙日粮,产后由于泌乳造成钙的流失,甲状旁腺分泌不足,使骨骼、牙齿中的钙补充到血液中,导致体内血钙急剧下降,引起奶牛瘫痪。1临床症状趴卧期病牛呈趴卧姿势,头颈向一侧弯扭,意识模糊、闭目昏睡、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四肢肌肉强直消失以后,呈现无力状态,不能起立。耳根部及四肢皮肤发凉,体温下降到37.3℃~37.8℃,脉搏每分钟增至90次左右,脉弱无力、反刍停止、食欲  相似文献   

6.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血尿病在临床上恢复期较长 ,特别是后躯功能恢复较为棘手。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缩短了其恢复期 ,且功能恢复较好 ,减少了治疗费用 ,现将临床治疗中比较典型的三病例写出 ,供同仁参考。1 病例介绍1.1 补气调经 ,和血通络 ,补肾强腰 ,治愈起立困难者。南门峡乡七塔尔村刘某某 1匹 4岁口黑骟骡在1999年 3月 7日用拖拉机送来就诊 ,主诉昨天去耕地 ,晚上入圈时方好 ,但今天早晨躺卧圈内扶起不能站立 ,有食欲但咀嚼不细 ,吐出草团。检查 :体温正常 ,心跳加快 ,呼吸加快并发喘 ,躺卧不起 ,全身肌肉板硬 ,不能站立 ,有…  相似文献   

7.
“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是泌乳母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倒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从分娩后72小时以内卧地不能起立;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或临床病理学检查,在各器官或各部位都查不到有特殊的变化;在6~12小时之间,通过静脉进行2次钙剂注射也不能起立的爬窝牛。1病因具体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据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常因生产瘫痪诊疗延误或不全治愈,或因存在代谢性并发症而后倒地不起;因分娩造成骨盆周围的肌肉和神经的损伤;胎儿过大及粗暴的助产、分娩后在起立时或在牛床上蹬滑,以及四肢肌肉和神经的损伤等。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病…  相似文献   

8.
家畜受直接外力如打击、冲撞、蹴踢或间接外力如跳跃、踏空等作用力均可造成四肢肌肉、腱、韧带、神经组织、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非开放性损伤而出现肿胀疼痛和跛行。笔者从1988年10月至2003年10月治疗大家畜闪伤跛行58例(其中马33例,骡20例,牛5例),治愈53例,治愈率91.3%,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风湿病是风邪、湿邪主要侵害背、腰、四肢的肌肉和关节,同时也侵害蹄真皮和心脏及其它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马、猪;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疼痛部位不定。本病治愈较难,复发率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之法治疗56例,其中初发病例38...  相似文献   

10.
家畜“痹症”是指畜体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沉重、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依其病邪不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4种。笔者用中草药治疗马、牛、猪“痹症”100余例,效果较好,现介绍于后。1痛痹病例1987年11月21日赵某的黄色母马1匹因被阴雨所淋,而致反应迟钝,行走困难。体瘦、精神沉郁、耳鼻发凉、四肢腿部、颈、腰、背等部肌肉僵冷板硬,四肢关节不能弯曲,行走艰难,牵行不动。经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30g、桑寄生30g、杜仲20g、牛膝25g、细辛10g、秦艽30g、茯苓20g、肉桂心30g、防风30g、…  相似文献   

11.
痹症俗称风湿 ,是家畜的常见多发病 ,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关节伸屈不利。笔者在治疗中 ,根据痹证多因加湿的特点 ,运用四妙散加味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治疗 3 1例 ,其中马 1 9例、骡 6例、驴4例、牛 2例。病程最长的 2年 ,最短的 1个月。2  相似文献   

12.
仔猪蛙跳症的实质为脊髓膜炎,散发于10~25日龄、处于哺乳期的幼猪。本人临床经诊6例,均治愈。1症状病初仔猪尚有饮食和吸吮乳头的欲望,但常常落后于同群仔猪。行走时步态紧张、四肢强拘;由于相互挤压、碰撞等,感觉异常疼痛而发出尖叫声。继则趴卧,不食,四肢集于腹下。精神紧张,颈部肌肉挛缩,略拱背。背部皮肤红肿、发亮。两肋开张,腹部收缩。轻轻拍打背部,患猪如青蛙样向前直线跳跃,能蹦出0.5~1.0米远,同时嚎叫不安。强行触摸,则易惊厥。2治疗青霉素钾40~80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5毫克、安痛定注射液2.0~5.0毫升,混合肌注…  相似文献   

13.
风湿病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马风湿病在辽宁省常有发生,据2004年门诊病例统计,此病占马外科疾病的30%,多发生于春冬两季,与机体过劳、受冷、受潮及厩舍贼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 ,临床接诊了 9例马抽搐症病例。因对该病病因了解不多 ,见到的报道有限 ,特予以介绍。1 发病情况  在农村 ,养马的还比较多 ,以前曾见过马发生抽搐病 ,主要发生在马的妊娠后期、哺乳期 ,个别见于马驹。近年来 ,临床收治了 9例抽搐病马 ,其中妊娠后期母马 4例 ,哺乳期母马 4例 ,马驹 1例。发病季节在 5~ 7月份。2 症状  呈间歇性发作 ,每日发作数次 ,或隔日发作。轻者 ,只见神经兴奋性增高 ,易惊 ,颈和四肢轻度震颤 ,发作持续时间短 ,次数少 ,发作间歇期长。重症 ,精神高度兴奋 ,头颈和全身肌肉痉挛 ,强直性收缩 ,鼻孔开张 ,鼻…  相似文献   

15.
风湿病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马风湿病在辽宁省常有发生,据2004年门诊病例统计,此病占马外科疾病的30%,多发生于春冬两季,与机体过劳、受冷、受潮及厩舍贼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0~26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2例小尾寒羊脑包虫病例,经手术治疗均治愈。1 病例检查 病例1:3岁雌性小尾寒羊,怀孕140天,体重45kg,病羊发病两个多月后不能站立,腹卧、四肢居于腹下,头向右侧歪斜。病羊在站立时向左转圈,发呆,转圈半径越来越小,直至趴卧不起,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吃喝差来农大动物医院就诊。叩诊颅顶部与左侧角基部内侧有浊音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杨云 《中国牛业科学》2006,32(5):98-100
母牛爬卧综合征是指母牛产前或产后发生的以卧地不能起立或不敢起立为主的一组疾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可分为:①意识障碍的乳热、缺镁症、肝昏迷、酮病。②代谢障碍的低血钾、低血磷、低血钙。③四肢尤其是后肢及躯干、骨关节、肌肉、神经的损伤。④其它症状性不能起立,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化脓、风湿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诊治种公牛四肢病42例95头次,其中西门塔尔公牛34例,黑白花公牛8例。现对记录较完整的42例公牛四肢病作一介绍,以供同道们参考。1 发病概况 42例四肢病牛中,西门塔尔公牛34例72头次,黑白花公牛8例23头次,均为6岁以上种公牛。病变部位在蹄关节,冠关节和球关节的占37例,发生在跗关节和膝关节的占5例。2 临床表现 病变部在球节及其下部时,出现明显的支跛,当病变在跗关节,腕关节时,出现支混跛。经数小时或数日以后跛行突然加重,病牛卧下后起立困难,往往要以腕部支撑数分钟后才能起立。站立时…  相似文献   

19.
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马属动物急性风湿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加桂枝汤”源于《金匮要略》,由知母、甘草、生石膏、粳米、桂枝5味组成。在兽医临床上,笔者对其加味治疗马属动物急性风湿热12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均获痊愈。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未经治疗或者经西药治疗无效,以四肢关节患疾的马、骡、驴为对象。1·2辨证施治(1)病因:本病多因内热蕴积,又复感风寒湿邪,湿热壅滞,气血不宜,或因风寒湿邪侵袭,留于肌肤经络,邪郁日久,转化为热,聚成热痹,移至关节,故关节肿痛灼热,行走困难。(2)主证:患畜关节肿痛,局部增温,触压敏感,行走困难,呈中度混跛;粪便干燥,尿液赤黄量少,口色赤红,苔黄,脉象…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仔猪大关节病及骨粗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直接影响着生猪生产的发展。1症状多数病仔猪在断奶20~30d左右发现四肢关节畸形(前肢腕关节及下部;后肢跗关节及其下部)长疙瘩,触之坚硬,不红不肿,皮温不高,患猪疼痛、跛行,严重者起立困难,运动障碍,虽吃食正常但生长缓慢。2病例介绍2.1例1北山乡下金巴台村李XX家仔猪11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