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云南天然草原分区及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省草原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多样,根据云南省草原类型、特点、现状,把天然草原分为“三个大区”和“八个亚区”,本论文分别阐述了各区的特征、主攻方向,设计了各亚区的治理模式,为云南省大面积天然草原保护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塔城地区天然草原生物灾害草原鼠害、虫害、毒害草及不食草发生危害现状分析,了解到天然草原由于气候和超载过牧、境外蝗虫迁入、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毒害草及不食草大量繁殖、蔓延等原因,导致草原生物灾害发生,针对其危害情况,进一步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然草原退化情况,分析了博州草原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博州治理天然草原退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目前,呼伦贝尔草原退化、沙化、盐化面积已达到398.29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23%,且“三化”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草原退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放牧、鼠虫危害、滥恳乱挖、不合理利用等。为此,提出了治理退化、沙化、盐化草原要坚持综合治理有害必除,从源头上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赛里木湖地区天然草原多年的调查研究,就该区域天然草原退化情况,退化原因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就如何治理退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寻保护该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祝县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天祝县目前天然草原巴普通发生退化,其中退化比较严重的达到13.47万hm^2,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34.41%,重点分布于草原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沙化、碱化面积8.6万hm^2。草原退化是内围和外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滥垦乱挖、不合理利用等。提出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改良退化草场,发展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强化草地监管力度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环县天然草原退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环县97.17%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重度退化面积占44.59%。主要表现为面积减少,组分变坏,生产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滥垦乱挖,鼠虫病害,而非降水减少。应采取压缩粮田、发展人工草地,人工改良,控制家畜数量,搞好草原承包,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等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西吉县天然草原恢复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西吉县天然草原基本情况的调查,找出了草原恢复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凌源地处辽宁西部,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草原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受气候干旱、超载过牧和鼠虫灾害等因素影响,草原沙化和荒漠化趋势明显加剧,生态和经济功能显著下降,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2009年,辽宁省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凌源市被确定为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区.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玛曲县作为黄河源区重要的水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其天然草原对涵养水源、保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确保当地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摸清玛曲县草原资源现状,将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选择决策树分类等方法对玛曲县天然草原的分布、分类和面积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玛曲县有低地草甸、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高寒草原4个草原类,总草原总面积93.13万hm2,其中高寒和低地草甸分别占全县草原面积的82.37%和11.62%,山地草甸和高寒草原仅占4.23%和1.78%;各乡镇分类草原面积均以高寒草甸所占比例最大,其中阿万仓镇、木西合乡、欧拉镇和欧拉秀玛乡高寒草甸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尼玛镇、阿孜站和西科河羊场占比在80%以上,仅齐哈玛镇占比在50%以下(47.02%);低地草甸占比较大的乡镇有曼日玛镇(40.68%)、齐哈玛镇(26.21%)、采日玛镇(24.30%)和河曲马场(30.84%)。  相似文献   

11.
鼠害、虫害、毒草是青海省草地主要生物灾害。受异常气候、过牧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灾害蔓延,植被逆向演替,生产力逐年下降,生态系统恶性循环。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预测预报、实施综合治理、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是应对和预防生物灾害,促进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草地时空动态与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1986、1995、2000年三期遥感影像,基于RS与GIS技术,解译提取松嫩平原草地空间信息并分析了其时空动态和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4年来,草地面积减少25.60%,草地退化严重;草地斑块数减少18.38%,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形状变化不大且较为简单;1986-1995年低覆盖度草地发展速度最快,1995~2000年高覆盖度草地减少迅速,对该区草地资源减少率的贡献较大;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和盐碱地,转移面积分别达到了1116219.53hm^2和313708.75hm^2;14年来,各种类型草地的质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不同阶段各类型草地质心偏移表现出无规律性、多向性。研究区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草地退化形成的基本条件,人类活动干扰则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云南牧草有害生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云南省牧草有害生物为期3年的调查,基本查清了牧草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危害和损失, 并将牧草有害生物划分为4个区,确定每个区的代表种,为开展草地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横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的中国草地样带中,设置了132个采样样地,采集到138种、329个植物叶片样品。在对植物样品进行化学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叶片氮磷元素空间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试图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的C,N,P元素循环研究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生态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植物N,P含量均高于内蒙古地区。随着年均温的增加,植物叶片N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P元素含量和N/P变化不明显;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植物叶片N,P元素含量均略呈增加的趋势,而N/P变化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温度-植物生理假说(TPPH),同时,还支持土壤年龄假说和生长速率假说。然而,地带性气候因子对植物叶片N,P元素变异的解释率并不高,这表明草地植被N,P元素变化的格局、规律和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数字农业研究与建设的深化,数字草地的研究与建设也迫在眉睫.开展我国数字草地建设不仅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草业科技创新之急需.为此,主要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我国数字草地建设(1)建设的必要性;(2)发展数字草地的可能性;(3)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4)数字草地建设体系结构;(5)数字草地建设的内容;(6)数字草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草地资源管理的几项原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任继周  侯扶江 《草地学报》2004,12(4):261-263,272
中国草地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当造成草地退化、生态失调和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草地资源管理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生存、生态生产力、顶级群落与前顶级群落相结合、系统耦合、克服系统相悖、草地资源开发与景观匹配等指导草地资源管理的6项原则;指出实行草地农业系统是解决草地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昭苏县草地资源景观格局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靳瑰丽  安沙舟  孟林 《草地学报》2005,13(Z1):32-36,73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草地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对昭苏县草地资源景观格局的斑块水平指数、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以及景观水平指数进行数量分析及评价,明确其草地资源类型空间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山前平缓地草地和低山丘陵草地受非草地类型及人为因素干扰强烈;随着时间的变迁,总体景观格局随着年度的推移出现景观破碎度、优势度和多样性增加,均匀性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草地资源评价方案可归结为根据基况和草原使用价值的草地资源评价,其评价方法可归结为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综合评价草地自然属性和经济生产属性是草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简单、易行、适用的评价标准和正确的评价程序以及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合理评价方法是草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以草地类型评价为基础、以草地等级和第二性生产力评价为核心、以草地饲用植物资源评价为主要内容、以草地营养类型评价为重要方面的综合评价程序,是科学、全面的草地资源评价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草业的含义论述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简述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策略: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资源综合开发和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