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星  韦平 《水禽世界》2007,(10):43-46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 RE)是由反转录病毒科中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 Virus REV)引起的鸡、鸭、火鸡和其他禽的一群病理综合征,该综合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病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形成。该病能引起禽的免疫抑制.并可导致严重的疫苗污染.对养禽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Robinson和Twiehaus于1958年首次在美围分离了REV(T株)。  相似文献   

2.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群引起的鸡、鸭、火鸡和其它禽类的一组肿瘤性综合征。诊断RE不仅需要见到典型的肉眼和组织学病变,而且需要证明REV的存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的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一组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群——引起的火鸡、鸡、鸭及其他禽类的一组病理学综合症,包括免疫抑制、急性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矮小综合征以及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某鸡场送检的疑似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病鸡中采集病料,处理后经接种DF-1细胞,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离并鉴定出1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命名为GD09。依据已发表的REV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6对引物,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完成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8295 bp,符合典型的复制完全型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序列中不含已知致癌基因。将该分离株的亚群特异性gp90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各参考株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D09分离株与中国分离株HA9901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指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群的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这些综合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病综合征和淋巴组织与其他组织形成慢性肿瘤。已知REV有2种型:不完全复制型和完全复制型(非缺陷型)。目前REV群包括REV—T株(仅此一株为不完全复制型,其余为完全复制型)、雏鸡合胞体病毒(CS株)、鸭传染性贫血病毒(DIA株)、脾坏死病毒(SN株)、REV—CA5株。我国于1986年南京地区首次从鸡分离到REV,经鉴定属于非缺陷型REV,并定名为REV—CA5株。  相似文献   

6.
陆桂平  陆熹 《中国家禽》2005,27(22):27-28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endotheliosis virus,REV)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病原,属反转录病毒科中C型致肿瘤病毒类的一种.该病毒主要侵害火鸡,但也能引起鸡、鸭等禽类以淋巴-网状组织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的病理综合征[1~2].REV基因组两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非常保守,同源性在94%以上[4].通过PCR方法,特异性地扩增REV LTR序列常被用作检测REV存在的方法[4~6].  相似文献   

7.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性引起的鸡群免疫抑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9年8月,江苏省泰安州市某AA肉用型鸡父母代种鸡群呈现生长缓慢,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后HI效价不高及多发性腹膜炎,心包炎等免疫抑制性症状,55日龄时,随机从4只患鸡采集血浆样品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7d后在间接荧光抗体反应中均对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单克隆抗体11A25呈强阳性反应,结果表明,该鸡各的免疫抑制状态主要由REV的早期感染及其持续发现毒血症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9.
<正>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群所引起鸡、火鸡、鸭及其他禽类的一组病理综合症。RE是一种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家禽感染后,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造成禽类免疫应答能力降低,甚至免疫失败,间接损失不可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类症鉴别。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因此对于该病的预防应采取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鸡、火鸡、鸭、鹌鹑、雉和鹅等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尽管REV本身对禽的致死作用并不很明显,但由于REV能使法氏囊萎缩,其致病基因V-rel能引起B淋巴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侵损禽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并发感染,造成高淘汰率和高死亡率.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鸡群感染REV的比率很高.介绍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免疫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感染后主要引起感染家禽免疫功能抑制和慢性肿瘤,该病的控制对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引起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ight Cycler平台,利用SYBR GreenI染料能特异与双链DNA结合而发荧光的特性,建立了一种荧光PCR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方法。整个检测过程2 h内可以完成,病毒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在特异性试验中,REV有特异性的扩增曲线,而禽流感病毒和阴性对照一样,没有特异性扩增。对REV患鸡各器官组织进行了荧光PCR检测,各脏器病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肝、脾、腺胃、肾、肌胃,肝脏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肌胃中的病毒含量最少,肺中没有检测到病毒。基于SYBR GreenI的荧光PCR方法检测REV快速、敏感、特异性好,为开展REV病原学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鸡、鸭、鹅、火鸡以及其它禽类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是包括致死性网状细胞瘤、矮小综合症和慢性淋巴组织瘤等在内的一类病理性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来源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性.用包括分子克隆化病毒REV-C99在内的不同来源的6个REV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鸡,以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9-AIV、H5-AIV)与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NDV)免疫后HI抗体滴度的测定结果为指标,比较不同REV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别用3000TCID_(50)·只~(-1)的剂量人工感染1日龄SPF鸡,6个REV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H9-AIV、H5-AIV与NDV免疫后4、5与6周的HI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6个REV感染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来源REV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均造成生长迟缓,并对体液免疫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这也揭示出REV感染可能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血液和粪便等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REV)的准确率,从而为制定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净化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构建REV垂直传播感染雏鸡模型,分别采用DF-1细胞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对1日龄雏鸡血液和胎粪样品,7~70日龄鸡(每隔1周)的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REV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血浆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最高,阳性检出率为100%(25/25),其次为病毒分离,阳性检出率为96%(24/25),RT-PCR检出率最低;对1日龄出壳的SPF鸡胎粪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与病毒分离灵敏度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80%(20/25),RT-PCR检出率最低,为28%(7/25)。对7~70日龄鸡(每隔1周)进行血液和泄殖腔棉拭子检测,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1日龄检测情况总体相似,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和RT-PCR。结果表明,在同一检测时间点使用同一检测方法,胎粪/泄殖腔棉拭子REV阳性检出率基本低于血液检出率。本研究初步比较了不同方...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对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山东、江苏、上海等地的鸡场中,收集疑为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感染鸡的脾脏、肝脏56份,分别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斑点杂交试验(Dot-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其进行REV检测。结果有21份呈PCR阳性,20份呈Dot-blot阳性,15份呈IFA阳性,且所有IFA阳性样品,PCR和Dot-blot检测都呈阳性,20份Dot-blot阳性样品中有19份呈PCR阳性。研究表明,PCR检测REV较其他方法敏感,可作为REV的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后局部免疫组织均浆涂片的免疫学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REV后其局部免疫组织中,淋巴细胞数、ANAE、T细胞数以及颗粒型和弥散型ANAE^+T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未感染雏鸡。说明病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的局部免疫组织的细胞免疫呈现抑制。  相似文献   

19.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