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建园 1.园地选择和整地①园地选择.选择海拔800米以下、避风向阳、地势平缓的地方,花期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2℃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宜.枣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一般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②整地.整地采用穴垦或全垦加穴.穴的规格80厘米×80厘米×60厘米,穴底铺15厘米厚的秸秆,再用腐熟猪牛粪10公斤~20公斤与表土混匀覆于秸秆之上作基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秸秆腐熟剂在自然条件下对玉米秸秆腐熟效果,2013年7~9月,在博乐市小营盘镇乌兰克日木村玉米地中设置该腐熟剂施用效果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供试腐熟剂为秸秆腐熟剂。供试秸秆为玉米干秸秆。2.试验方法秸秆样品置85℃下烘干处理6小时后,准确称量50.0克样品装入孔径40目(25厘米×35厘米)的尼龙袋,埋入15~20厘米土壤中。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玉米秸秆+腐熟剂;处理2为对照,玉米秸  相似文献   

3.
<正>一、4JGH-1.68型秸秆粉碎还田机该机是在综合了国内外同类机具特点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新型农机具,具有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粉碎率高、抛撒均匀等特点,可与国内各厂家生产的大、中、小型拖拉机相配套悬挂作业,对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玉米、高粱、棉花、水稻、麦类秸秆等均有良好的粉碎性能。1.主要技术参数 该机外形尺寸(长×宽×高):123厘米×199.5厘米×94厘米,配套拖拉机动力≥58 千瓦。刀轴转速为2200转/分  相似文献   

4.
一、栽培香菇1.主要材料玉米秸秆粉、木屑、麸皮、多菌灵、生石灰等。2.方法玉米秸秆粉60%、木屑30%、麸皮10%,准确称量后加入0.2%的多菌灵和2%的生石灰,以料水比1∶1.1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用24厘米×55厘米的专用香菇袋装  相似文献   

5.
一、菌株选择及菌种制备1.供试菌株:三峡7号、草丰1号.两个菌株在稻草中均具有发菌迅速、抗杂能力强、出菇适温广(4℃~32℃)、产量高、菇形好等特点;2.原种培养基配方:棉子壳84%、麦麸10%、玉米面5%、碳酸钙1%,pH值为7,装于500毫升盐水瓶内;3.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小麦粒50%、棉子壳48%、碳酸钙2%,装入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中,套颈圈,塞棉塞.均按常规高压灭菌,接种培养.  相似文献   

6.
一种降解秸秆的丝状真菌的分离和定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新的简单的分离秸秆降解丝状真菌的方法,用此方法从东北寒地黑土中分离出真菌56株,其中丝状真菌46株.这种分离方法简述为:先用土壤或者堆肥浸渍秸秆至接近腐烂,再用酒精对接近腐烂秸秆进行表面灭菌,最后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并分离秸秆中微生物,这样分离的微生物大多为产丝真菌.用添加或者不添加硝酸铵、酵母粉和黑土浸液等辅助物的秸秆粉制成不同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用来比较其对分离的微生物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区别很小,同一培养基不同微生物生长区别较大.选择了只含秸秆粉而不添加辅助物的培养基作为微生物是否降解秸秆的定性培养基,对分离的56株真菌以水稻、大豆和玉米3种秸秆进行降解定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筛选的46株丝状真菌都能降解3种供试秸秆.  相似文献   

7.
一、栽前准备选择不宜积水地块建桃园,株行距为1米×2米,挖通槽宽50厘米深70厘米,放入农家肥及农作物秸秆草类覆盖,每667平方米300株以上。二、生长期毛桃及油桃管理1.定植第2年在主枝50厘米以上,自由分布细长结果枝(不留主枝)上下结果枝粗细控制在0.6厘米左右为佳。结果后枝长  相似文献   

8.
<正>1SZL-230W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采用可调行距的框架结构,深松铲采用特种弧面倒梯形设计,作业时不打乱土层、不翻土,可实现对土壤全方位深松。该机适应性强,作业质量高,适用于对不同质地及有大量秸秆覆盖的土壤作业。产品参数配套动力:110千瓦尺寸(长×宽×高):250厘米×250厘米×140厘米作业幅宽:230厘米重量:1880公斤工作铲数:4个铲间距:58厘米深松(小铲)深度:25~40厘米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秸秆作为培养基料栽培食用菌.方法:利用稻草秸秆、树叶、木屑分别加入到平菇以及香菇的培养基中,以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培养基料对平菇以及香菇菌丝在生长高度,生长状况,产菇量以及生物学效率上的影响.结果:平菇以及香菇在稻草秸秆的生长态势最好,生长高度在同时间段里较树叶和木屑的好.结论:秸秆中由于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能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可用于食用菌的栽培中.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不合理利用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直接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严重破坏大气环境.本文对山东省2017年17个地级市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统计,概算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的秸秆资源总量.评估秸秆肥料化对于补充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的效果;构建秸秆沼气化利用及碳排放数学模型,计算秸秆沼气化潜力,对其燃烧利用后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为秸秆沼气化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山东省2017年秸秆资源总量为6 433.66×104t,肥料化还田的秸秆养分可替代64.77×104t的尿素,34.16×104t的过磷酸钙和81.02×104 t硫酸钾,可补充土壤有机质835.50×104t;秸秆沼气化潜力为17 288.25×105 m3,折合标准煤1.23×106t,较秸秆直接焚烧减少240.43×104t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从富含腐烂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纤维素较为有效的细菌,鉴定其类别,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滤纸崩解法、酶活测定法筛选菌株,并对秸秆液体产酶培养基中不同秸秆长度、培养时间、氮源、氮源投加量和培养基初始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秸秆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两株菌株XY2和XY6.经鉴定XY2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mimosarum),XY6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菌株XY2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为6.0,碳源为4 cm长度的水稻秸秆或小麦秸秆,氮源为0.5%硫酸铵;菌株XY6的最优产酶条件为:温度30℃,4 cm长度秸秆段为碳源,而在以水稻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硫酸铵、培养基初始pH为6.0,以小麦秸秆为惟一碳源时最适氮源为0.5%的硝酸钠、培养基初始pH为8.0,氮源为5‰硝酸钠或硫酸铵,且在一周之内酶活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一、秸秆还田1.人工还田。秸秆粉碎或整株,覆盖或深埋,也可以在作物苗期或果园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2.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利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直接粉碎成10厘米左右的丝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3,(15):47
主要材料玉米秸秆粉、木屑、麸皮、多菌灵、生石灰等。方法玉米秸秆粉60%、木屑30%、麸皮10%,准确称量后加入0.2%的多菌灵和2%的生石灰,以料水比1∶1.1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用24厘米×55厘米的专用香菇袋装料,每袋装干料约2公斤,要快速装袋,灭菌后无菌接种,20~25℃培菌。这种方法可以获得与纯木屑栽培香  相似文献   

14.
一、麦秸全量机械还田 1.机械收割。6月初小麦成熟时,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高度10~15厘米。开启秸秆切碎装置,将小麦秸秆切成5~10厘米小段,均匀撒在田间。  相似文献   

15.
一、麦秸全量机械还田 1.机械收割。6月初小麦成熟时,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高度10~15厘米。开启秸秆切碎装置,将小麦秸秆切成5~10厘米小段,均匀撒在田间。  相似文献   

16.
一、预防措施 1、采取深沟定植.挖宽80厘米,深80厘米的定植沟.沟内依次填入秸秆、有机肥及表土.将苗木栽入沟中,使苗木根系分布在地面40厘米以下.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沂水县利用玉米秸栽培大球盖菇、平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创了玉米秸秆利用的新途径。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大球盖菇主要模式是:开深15~20厘米、宽60~80厘米的沟,将晒干的玉米秸秆直接斜铺于沟内,根部向下,铺玉米秸秆厚度40~50厘米,喷2~3次水,每次要喷透踏实,然后在玉米秸秆上面铺5厘米麦秸、撒上菌种、锯末,再喷透水,覆土1厘米,撒上杂草,覆上地膜。一般10月底到11  相似文献   

18.
正首先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一个宽150厘米、深20厘米的土坑,蓄积一定量的水,使秸秆保持适度的湿度,加快腐熟速度,坑的长度根据秸秆的多少而定。再将油菜秸秆切成30厘米左右的长段,使秸秆充分吸水后建堆,随堆随踩,堆高60厘米时浇透水,这时撒上第一层"301"菌剂和尿素,没有尿素也可以用人粪尿代替,然后继续堆油菜秸秆,堆高120厘米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13,(12):32-33
二、梨棚架栽培技术1.水平棚架、拱形棚架梨园构建(1)水平棚架梨园。棚架高度1.8米左右,角柱、边柱、支柱配套。角柱立于梨园的四角,长、宽、高规格为15厘米×15厘米×340厘米;边柱立于梨园四周,长、宽、高为12厘米×12厘米×  相似文献   

20.
秸秆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肥料、饲料、垫料、菌料、原料、燃料,概括起来可称为六料综合利用。一、秸秆用作肥料1.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是用带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半喂入收割机留茬10~15厘米,将秸秆切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