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AA、BA、MMA为单体,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试验结果表明:当单体中AA、BA、MM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6%、4%,乳化剂、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重量的3%、0.8%时,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共聚制得阳离子聚电解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中大单体引发体系是两单体共聚优秀引发剂;该聚合体系的最佳条件是:单体浓度18%,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6%,AM与DMC的摩尔配比为8: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3.
以Span-80为乳化剂,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淀粉与偶氮苯衍生物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值及乳化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相乳液中应用价廉无毒的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可以达到较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淀粉用量7.00%,[单体]=0.391 mol/L,[K2S2O8]=8.650 mmol/L,[KOH]=0.178 mol/L,乳化剂用量8.02%,反应时间120 min以及反应温度50℃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达最大值69.88%和94.60%。并应用X-ray衍射、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确证了接枝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了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单体与淀粉质量比4个因素对反应聚合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浓度0.017 5 mol*L-1、反应时间2 h、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BA-VAC共聚乳液胶及其对木材的冷胶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胶合成工艺研究,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乳液胶质量的影响,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4h,引发剂0.4%-0.6%)及木材冷胶合调制配方。结果表明:该乳液胶使用方便,成膜性好,胶合适用范围广,对木材冷压胶合后的板材强度可达I类胶合板要求(>0.965MPa)。表7参8  相似文献   

6.
利用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共聚制得阳离子聚电解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 中大单体引发体系是两单体共聚优秀引发剂;该聚合体系的最佳条件是:单体浓度18%,引发剂用量为 单体质量的1.6%,AM与DMC的摩尔配比为8: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7.
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闫晓前  张勋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33-11735,1173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黄原胶为原料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利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剂用量、丙烯酸单体中和度、聚合温度及引发剂用量等对该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和吸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与丙烯酸在聚合温度为60℃,m(丙烯酸单体):m(黄原胶)=6: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和交联剂与丙烯酸单体质量比分别为0.07:1和0.04:1时,改变交联剂、引发剂用量能提高树脂的吸盐性;中和度对树脂的吸水性有一定影响,但对吸盐性没有明显影响。所得树脂吸纯水倍率为1216g/g,吸盐水倍率为421g/g,吸水速率与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8.
石蜡乳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法对石蜡乳液制备工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温度、乳化水用量和乳化方式是影响石蜡乳液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乳化温度、适当增大搅拌速度、相应减少乳化水用量有利于提高石蜡乳液质量;制备油酸铵石蜡乳液的最好方法是初生皂法;乳化水与稀释水以温水为宜。  相似文献   

9.
玉米芯制取高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芯制取的淀粉为原料,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并考察了反应温度、丙烯酸用量、单体中和度和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食用蜡制备的W/O型乳化液对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方法]在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5 min,搅拌速度1 000 r/min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蜡种类、乳化水含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的稳定性、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蒸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蜡制备W/O型乳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分蒸发,以蜂蜡的效果最好。对蜂蜡为油相制成的乳液,当乳化水含量为40%、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5%时,抑制水分蒸发效果最好,且乳液稳定,外观均匀。[结论]为获得稳定性好的W/O型蜂蜡乳液,严格控制乳化工艺条件是关键,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W/O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  相似文献   

11.
乳状液稳定性和流动性是制备牛初乳乳清微胶囊的关键因素.采用Span和Tween 2种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备了含有5%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牛初乳乳清W/O乳状液.比较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乳化剂复配、油水比、乳化剂添加量和超声乳化次数等工艺参数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HLB值为4.8,Span - 85和Tween - 60为复配乳化剂,油水比1:1,超声乳化12次(每次超声8 s,间歇5 s).显微镜下观察分散液滴大小均一,乳状液平均粒径约为2μm.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该乳状液具有剪切稀化特征,符合Herschel- Bulkley模型.  相似文献   

12.
罗汉果籽油微胶囊的乳化配方及其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罗汉果籽油微胶囊的乳化配方及其性质,为制备出高品质的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罗汉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罗汉果籽油为原料制备微胶囊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罗汉果籽油微胶囊化的乳化配方,并对罗汉果籽油微胶囊产品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微胶囊化罗汉果籽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以阿拉伯胶为主壁材、β-环糊精为填充剂,乳化剂浓度1.06%,壁材比1∶9.8,芯壁比1∶2.71,固形物浓度16.69%.经高温喷雾干燥所得的罗汉果籽油微胶囊产品热稳定性较好,但易吸收水分.[结论]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罗汉果籽油乳状液稳定性可以达到99.4%,经高温喷雾干燥所得的微胶囊产品应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 VAc/n BA/AA三元共聚合乳液的合成工艺 ,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将该乳液涂于果树表面 ,用电导法等测定乳液对果树的保水、御寒功能。结果表明 ,该乳液对果树具有明显的保水和御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书静  李芝  纪姝晶  王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7-5318,5687
[目的]采用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乳化剂制备农药缓释微胶囊。[方法]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并将其与吐温-80混合应用于原位聚合微胶囊的制备。[结果]复合乳化剂具有较好的分散乳化效果,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形态规整、致密,载药量为62.10%,包封率为95.64%。[结论]该研究为农药微胶囊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介质中,以硫酸钾为引发剂,以Span-80为乳化剂制得香料洋芋淀粉与偶氮染料接枝共聚物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碱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的结构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方法制备VE O/W型乳状液,探讨乳化时间、pH、乳化转速、乳化温度、SPI质量浓度和油水比对乳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E与pH8.0、浓度为2.4%的SPI溶液按照1∶2.4(w/w)的比例混合,于65 ℃、12000 r/min条件下均质20 min后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好.此时,乳化活性为163.97 cm-1,乳化稳定性为1.19.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 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 β 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其物理及力学性能提高显著,达到GB/T4897-7—2003规定的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增强结构用板要求.   相似文献   

18.
15%前胡香豆素水乳剂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5%前胡香豆素水乳剂的制备原理、乳化剂等助剂的筛选过程;并参照FAO标准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孟江  任连城  魏小林  张燕 《油气储运》2012,31(3):167-170,247,248
利用试验环道对胜利新滩含水65%稠油的W/O乳状液采用转相乳化法形成O/W乳状液的性质进行测试。3种不同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环道试验配制的乳状液液滴尺寸分布范围大,稳定性较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环道流量和乳化剂加量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影响较大;流量越大,O/W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越好;在一定范围内,乳化剂加量越大,O/W乳状液稳定性越好。在管流条件下,形成O/W乳状液和乳化剂在管壁吸附均可降低管输摩阻,乳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管道压降的主要因素。温度变化对O/W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不大,同时,加剂0.8mg/g形成的O/W乳状液停输再启动不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