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 :有一个字我考考你。乙 :说吧。甲 :你说西部大开发的“发”是什么意思 ?乙 :当然知道了 ,这“发”嘛 ,就是“开发”。甲 :等于没说。你说这“开发”怎么讲 ?乙 :“开发”嘛 ,我查过现代汉语辞典 ,不过我不告诉你。甲 :你是说不上来。今天让你长一点儿学问 ,“开发”嘛 ,就是“开始发财”。乙 :这是谁说的 ?甲 :当然是我说的。乙 :你这是对着橡皮管撒尿。甲 :怎么讲 ?乙 :曲解。甲 :你也说是曲解 ?乙 :还有谁说过 ?甲 :我姐夫。乙 :你姐夫干啥的 ?甲 :我姐夫嘛———(唱河州贤孝 ,下同 )我的姐夫他在西部 ,我姐的男人我叫姐夫 ,是男人他…  相似文献   

2.
“请给我200株桉树苗。”“难道你不想要30个树种中的其他树苗吗?我们有象Gubabul,竹子和酸角(罗望子)苗,”我问这个农民。“不,谢谢,”他回答。“有人对我说,桉树吸收的水分太多。”这是我常常从城里人或农民那里听到的。从社会上可以听到两种相反的意见。很  相似文献   

3.
一 “你怎么总是晚上八点钟后才和你的女友约会,难道真像书上说:‘爱情需要黑暗……’” “那倒不是,只是八点后商店都关门了”。 二 男青年:“亲爱的,昨晚我梦见我们结婚了,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女青年:“这意味着你已经把钱攒够了。”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灯万各得其所舞厅。对对男女翩翩起舞。某男对某女说:“今晚你是一个人来的吗?”某女说:“不,我是和丈夫一起来的。”某男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跳完这曲,我只好把你送回丈夫身边了。”“那倒不必,”某女说,“我的丈夫现在被那个长发女人缠得正紧,一小时内那个女的不会放过他。为了爱,我不想打搅他们。”相提并论明天就是休息日。丈夫提出要到丈母娘家去,妻子提出要到婆家去。双方意见不统一,便各自陈述理由。丈夫说:“上个星期我们已经去过我母亲家了,两天的吃吃喝喝少说也花了一百多元。”妻子说:“我说你傻就是傻,你兄弟姐妹五六个,…  相似文献   

5.
1、捐躯报国 日本投降后,有的战犯剖腹自杀,美其名曰“捐躯报国”。“南洋姐”(妓女)讽刺说:“我们也是捐躯报国”。 2、形象比喻 两个孙女常取笑她们的爷爷是老顽固,而他却竭力否认。一天,爷爷给她们讲他在山里的一次骑马旅行。他说:“导游认为马的性格和骑马的人应该一致,并给我们作了很仔细的搭配。” “你骑的马什么样?”一个孙女插嘴道。 爷爷极其勉强地回答:“给了我一头骡子。” 3、母园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离休干部胡斯图的老伴说他;“想不到你身板反倒更结实了。那好,今年我和你一块干,也来个产量翻番。”女儿说:“星期天我上山给您看门。您好下山蹓跶蹓跶。”朋友说,“今年的一号文件一下,你更有章程了。我也想学你的样,办个家庭养鸡场”………听着这些支持赞扬的话,他总要回想起去年这时候: 老伴说:“整那个子啥?你又是肝炎,胃病,又  相似文献   

7.
朋友     
朋友吴少云有个同事非常爱用“朋友”一词,一次两次接触,即称朋友,并常在我面前炫耀,什么单位什么人是他的朋友,真可谓“朋友遍天下”。他问我“天天在一起,怎么没听你说起过你的朋友,甚至很少听到你用‘朋友’一词,难道你就没有一个朋友?”我说,我的朋友确实很...  相似文献   

8.
时下,“绿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亮点词语, 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便在哪一家商场或者超市的货架上,贴着各式“绿色”标签的商品都是琳琅满目,大有“你绿我更绿”的架势。作为消费者,难道我们就唯“绿”是瞻吗?也不尽然,近年来也不时有一些绿色产品被揭露挂“绿牌”,卖“黑货”。那么他们的“绿色”标签是谁给他们贴上去的呢?到底谁才有资格为“绿色”认证?依据什么标准认证?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泥蛙兄弟     
蛙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然而我却做了一件愧疚难忘,永远也对不起泥蛙的事。那年岳父60大寿,家里家外忙个不停,看岳父满脸的喜气,高兴极了。作为女婿的我想为他老人家分担一些活计,减轻活儿份额,便主动请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岳父说:“算了,你们年轻人就等着吃我的寿宴吧!”既然如此,我便走到一边去了。不久,岳父大呼我:“快来帮我剖泥蛙。”一说剖泥蛙,我想推辞:“我不知道怎么剖。”“没关系的,我来教你,保证你一学就会。”显然,这一回想躲也躲不了了。岳父麻利地揭开桶盖,手握一只大泥蛙,先是把泥蛙洗净,然后用拳头砸泥蛙的头,等…  相似文献   

10.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一位精通拳术的男士,拳打得远近闻名.然而有一天,他与老婆吵架,却被老婆一拳打翻在地,幸亏邻居赶来,才解了这位拳师的围.事后别人问他:“你是拳师,怎么打不过一个妇道人家?” 他说:“这混帐婆娘,全不按拳谱打,我哪里打得过她!”  相似文献   

11.
修枝     
初秋。我提个相机正漫步西燕村水库坝外的河滩树林,突然看到一个人在砍一棵小树,忙上前去制止。他转过脸来:“啊?你是——”我站在他的对面,这时才看清他是个满头白发、一把银须、满脸皱纹、古铜胸膛的老人。他披着兰褂,土黄色的裤管高高地卷着,双脚踩在乱石堆上,一手扳树,一手握镰,正在砍着一根枝条。我说:“你怎么在砍树呢?”他笑笑说:“不是砍树,是在修树。不修它会成材?”  相似文献   

12.
局长的睡眠     
老钟一当局长,就有人向他送了一个大红包,求他帮办事。那人要办的事是合情合理的,老钟很爽快地帮他办了,拒收他的红包。老钟并不富裕,拒绝那份厚礼后,妻子就嘲笑他:“看不出,你还是个焦裕禄呢。可儿子马上要读大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你说怎么办?”读4年大学要几万元,不是个小数目。靠那点死工资,刚够养家糊口,去哪里弄几万元?老钟睡不着觉了,夜里翻来覆去像烙大饼。妻子问:“天快亮了,还不睡?”老钟说:“我在想那个大红包。要是收下来,够儿子的一年学费了。当初怎么竟拒绝了呢?怪心疼的。”妻子说:“别想了,睡吧,以后还有机会。”果然,两个…  相似文献   

13.
树魂     
“树也有灵魂。”他常说这句话。见到稍有些异样的树,他用手掌拍着树干,有时只有他自己听得见。“怎么没有?有!树也有灵魂。”他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他爹临死的时候说:“别哭,人人都有一死。”他爹死了,这句话一直留在他心里。人们说他不象搞科研的。搞科研的该象什么样呢?两个小伙子已经跟了他两年了,一个二十四岁,一个二十六岁。他们两人的年龄加起来比他还小九岁。在山里,他们不愿落在他的后边。他很吃力了,他感到他们也很累。  相似文献   

14.
故乡屋后的那棵老槐树啊这个假期我又不能去看你了我梦中的老槐树记得当年常常爬到你的胸口吃着你乳汁一样香甜的花儿在你的怀里撒娇听你讲风里的故事……过年了,你的孩子来看你了你很心酸像个围裙里少了零食的母亲拿不出招待孩子们香甜的花儿你哭了老槐树呀,你身上的那个疤好了吗脚上有暖和的鞋子穿着吗还有没有淘气的孩子掰你的头、折你的枝前年,他们说你老了说你病了说你身上有虫子了要砍了你我说,不!只要有我,老槐树就该坚强去年,他们又说要在你的脚下建一所漂亮的还是我大声地说,不!老槐树你知道吗你知道你的孩子在遥远的他为你担心、…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是森林公安。每当我问妈妈,爸爸几天没回家了?妈妈总是笑着说,没几天。每当我问爷爷奶奶,爸爸几天没来看你们了?老人家总是摸着我的头说,你爸爸工作忙,我们不怪他。有时还说:“睿睿啊!你可要听你妈妈的话,这样你爸爸在外面才会安心。”我使劲地点着头。虽然我嘴上答应着,可心里想:爸爸啊,你对得起理解和支持你的妈妈吗?您对得起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吗?你为什么总是为了别人的事疲于奔命而经常淡忘了家人啊!这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驱之不散,然而,一次谈话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那是我与父亲时间最长的一次交流。父亲一开始鼓励我好…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经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迎面遇到一位曾胡乱指责他作品的人。那个人傲慢地说:“我是从不给蠢货让路的!”歌德回答:“我却正好相反!”说完侧身退到路旁。 我是光着身子进去的呀 某经理刚过生日,却愁眉苦脸。朋友百般询问,他才说出原因:昨天我过生日,女秘书悄悄对我说:“晚上到我家来,我给您过生日。”我如约而至,秘书说:“你先在客厅等着,我到房间里准备一下,5分钟后您进来,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5分钟后我推开门,公司所有的同事都在,还为我准备  相似文献   

17.
微笑的力量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旅馆之一的美国希尔顿旅馆,要求它的每一个员工不管多么辛劳都要向旅客保持礼貌的微笑.公司总经理认为:“旅馆服务员失去了微笑,就像春天的花园里失去了太阳与和风.”他说:“如果我是旅客,我宁愿住进虽然只有破旧的地毯,却处处可见到微笑的旅馆,而不愿走进只有一流设备却看不见微笑的地方……”他向各级员工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如今希尔顿旅馆已经扩大到200多家,遍及五大洲,其发家秘诀之一就是服务人员的微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不是“地大物博”?有一天我与同事谈起这个话题,他说“这种观念应当改变”。我不同意。他便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地给我上了一课:中国耕地只有多少,缺水城市有几十个,人均水资源何等之少,某种资源只够用多少年,等等,甚至还说:小学课本中讲“中国地大物博”是误导,应当改掉。我很愕然!而且我觉得,这不是我同事个别人的想法,因而值得弄清楚。中国国土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在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五国面积之和的6倍左右,难道不大吗?中国的自然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也不少。…  相似文献   

19.
听说李厂长利用林区多年滞销的桦木杆制出了畅销产品,并因此起了家,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到木旋厂采访他。“写我?”李厂长爽朗地笑了。“功劳是大家的,我有什么好写的。要写就写公司或我们的职工吧。”他的婉言拒访并没使我们改变主意,我们的目标仍然对准了他。但他仍然坚持“不要写我。”正当我们为难之际,从里屋办公室里闯出三位女同志:“记者同志,厂长不说,我们说。”及时雨!“谢谢你们!”我们赶忙反客为主,给他们让坐。  相似文献   

20.
应考(小说)     
“喂,你快下来,我有话对你讲。”爱林急切地向刚从绿化山林场回来的松涛说。松涛下了自行车忙问道:“怎么你爹对咱俩的事不同意?”“我爹……咳,我爹要……”“你爹要彩礼?”“不,我爹要……要考考你。”“考我?啥时候?”“现在,我爹叫你现在就去应考爱林的爹是全乡有名的种树土专家。松涛这个刚出茅庐的小伙子还未与这位土专家较量过。听了爱林的话他有点犯难,忙问:要是答不上,咱俩的事……“别着急,我给你偷……”“不,那多不光彩。”“我还不是为了咱俩……”爱林感到自己很委屈,她把嘴撅得高高的,瞪了松涛一眼,慢慢从身后的书包里掏出一本《内蒙古林业》,“我爹要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