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多发于哺乳仔猪。中药除湿止泻,西药抗菌消炎,中西结合,标本兼治,该疗法治愈率高,为仔猪黄白痢治疗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兽药在猪大肠杆菌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三组,各组20头,分别设定为中西结合组(苦参止痢颗粒和硫酸庆大霉素)、复方中草药组(苦参止痢颗粒)、抗生素组(硫酸庆大霉素),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观察用药7 d后三组患猪粪便的大肠杆菌数变化、猪肠道病理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西结合组干预后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复方中草药组、抗生素组(P<0.05);中西结合组治疗7 d后肠道病理变化有了明显改善,而复方中草药组、抗生素组肠道仍然存在一定的病变特征;中西结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复方中草药组、抗生素组(P<0.05)。结论:中西兽药结合用药可较好地实现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仔猪水肿病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仔猪水肿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群发或散发性传染病。一般春、夏、秋三季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与现代兽医结合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一种仔猪传染病采用中兽医与现代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仔猪大肠杆菌病诊疗上,具有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作用,往往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使仔猪大肠杆菌病在防治技术上再创新突破,中兽医与现代兽医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成为广大兽医工作者更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几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防治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治疗患病仔猪644头,治愈612头,治愈率达95%,预防仔猪1432头,预防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草血竭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已为省内外大量试验证实。为探索草血竭的治疗效果与致病血清型埃希氏大肠杆菌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草血竭治疗前采取病料,分离鉴定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同时用草血竭治疗仔猪白痢,统计其痊愈率。然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笔者于1986年在内江种猪场进行了该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埃希氏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对草血竭的敏感率达89.29%,而草血竭对仔猪白痢的治愈率为90.77%,二者相接近。现将试验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黄痢病是溶血大肠杆菌所引起仔猪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快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仔猪死亡率非常高。笔者通过多年跟踪调查天门黄潭地区,对仔猪黄痢病采用中西结合的综合措施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发生的肠道传染病之一,虽然其死亡率不及仔猪黄痢,但其发病率高,也会给养猪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采取中西结合治疗仔猪白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宜宾市叙州区已连续十年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下辖柳嘉镇又是养猪大镇,常年存栏母猪9 000头以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发病急、病死率高,以排黄色稀便为临床特征.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味、浆糊状粪便为特征.仔猪黄白痢发病很普遍,尤其是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再加上母猪饲养管理不良、饲料搭配不当等都是促发该病的重要原因.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高低取决于饲养管理好坏和治疗是否及时及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兽医方法防治该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是由一类血清型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疫病。主要症状是患猪头部和眼睑水肿,并出现全身痉挛等神经症状。笔者最近用中西结合的办法治疗48例,治愈40例。 (一)临床症状 1~2月龄仔猪,特别是刚断奶搭糟(添食)的仔猪最易发病。其中体质肥壮的仔猪发病较多。发病较突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在当前养猪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后,由于肠毒素、内毒素的刺激,引起肠炎、自体中毒、脱水、代谢紊乱等症状,影响仔猪后期生长,严重者虚脱而死,给养猪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治疗仔猪白痢病,不少兽医工作者在临床上应用许多对该病有效的药物,但由于近年来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抗生素,及大肠杆菌血型繁多,易产生变异的原因,该病菌对常用药物产生耐药性,使疗效不确实.几年来,笔者通过在基层兽医治疗的实践经验,采用标本兼治、中西结合的方法,亲自配制出由30余种的中、西草药所组成的治痢丸.通过对26窝、230头患病仔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猪场仔猪常发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类型。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主要应用抗菌类药物。但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多而复杂,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时,应先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性的抗菌药物和科学的用药方法。本人将介绍一下仔猪大肠杆菌病治疗药物的纸片药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水肿病多因溶血性大肠杆菌所致,当仔猪抵抗力出现下降情况时,会造成肠内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因而最终引发水肿。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病的效果作一探讨。针对仔猪水肿病,通常起病急,有着较高的死亡率,易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1]。现阶段,国内外在治疗此病方面,仍无有效、确切方法,因此,继续找寻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与方法,深入探究与剖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治疗效果很有必要。本文选取了36头水肿病仔猪开展研究,现报  相似文献   

14.
自复刊以来,我们收到各地寄来的治疗仔猪白痢的稿件很多。除已刊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仔猪白痢稿六篇和其他经验稿三篇外,由于本刊篇幅限制,不能一一全文刊出。我们在这里采取摘要介绍,供交流经验和参考采用。近十年来兽医科学的研究,已基本明确仔猪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大肠杆菌所引起。因而也列为“仔猪大肠杆菌病”。由于各地的发病条件不同,就是同一药物的疗效也会有差异,所以,本文介绍的经验,只供考参。本期又发表了郭玉璞等同志的“预防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口服疫苗试验研究”,六卷十期曾发表郭景煜等同志的“新生仔猪大肠菌病K_(88)~+抗原菌株的分离”,希望在实践中结合研究,使仔猪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工作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5.
仔猪白痢,俗称“屙乳屎”“屙白屎”,由各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通过消化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笔者曾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虽有疗效,但费工颇多。1978年以来,采用绿骨茅煎剂喂饲哺乳母猪,仔猪间接给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病例在本县附城,南兴、龙门等地,  相似文献   

16.
哺乳仔猪黄白痢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及散养的农户中经常发生,它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哺乳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对初生哺乳仔猪危害极大,而黄痢往往导致全窝发病、全窝死亡的现象,白痢则严重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同时该病一旦在猪场发生,则常多年发病,难于根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如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多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结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治愈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仔猪白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下痢,排灰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多发于7~30日龄仔猪,常见全窝或部份仔猪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天、早春及夏天炎热季节多发.近几年来笔者通过仔母并治、中西结合治疗,诊治过仔猪白痢509例,治愈506头,治愈率99%,疗程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常发生于断奶仔猪。尤其是体况健壮的仔猪.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神经疾病。其特征病变为胃壁,结肠系膜,头部及其他部位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笔者通过中西结合。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制措施控制本病,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兽医结合诊疗哺乳仔猪下痢杨龙盛长泰县兽医卫生防疫站哺乳仔猪下痢是母猪饲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若诊断或处理不当,死亡率往往很高。在诊断和治疗该病时,笔者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中酉兽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共诊治42窝,324头仔猪,治愈297头,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桂淦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3):23-23,25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肠道传染病,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春夏之交,气候多变的季节,疾病多发。仔猪最常见的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在防治上要加强饲养管理,多观察检查猪群状况,发现病猪,及早采取隔离治疗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