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教育,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一)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课程特点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课程是高校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它包括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等内容,是本科学生三年级上半学期到四年级上半学期的课程,共一年半的时间。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理论知识和各类园林绿地的设计,与城…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下旬,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在京召开。全国各相关教育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在北京林业大学,就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其中吴良镛等3位院士的观点尤为注目。  相似文献   

3.
《园林科技》2006,(1):F0003-F0003
2005年12月,经国家批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式加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简称IFLA),从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作为全国风景园林师的学术团体.便成为全球风景园林师大家庭的成员。越无论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界还是国际风景园林学界,都是一项意义非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事业.中国景观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行将结束的中国加入WTO保护期,正是快速发展的园林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充满信心,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中国园林的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抓住这千年不遇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钱学敏 《广东园林》2011,33(6):10-11
钱老在晚年的时候对城市建设和园林建设非常关注,并于1996年提出要把建筑科学从原来的第五学科位置提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当中。他认为建筑科学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之所以要把建筑科学放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位置,是因为它和其他的科学一样,也要接受马克思哲学的检验,这样才可以站得高、看得远。  相似文献   

6.
现代风景园林整体性框架背景下风景园林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不同与联系。在阐述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和程序步骤的基础上,对现代风景园林整体性框架作了总结与梳理。同时,根据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系统规划及城市规划、综合性地产开发、城市的商业和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社区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公园及娱乐设施规划设计和旅游度假设施规划设计6种类型,以及项目规划、场地分析与市场分析、景观概念设计、景观方案设计、景观初步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和景观施工配合7个设计步骤,进一步明确了现代风景园林行业对风景园林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据此提出加强风景园林师培养的建议,即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建立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培养正确的形态美学观念、环境生态观念和人文社会观念;强化资料收集与理解能力、现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心态端正、积极学习、了解行业、坚持付出、有社会责任感的风景园林师。  相似文献   

7.
结合200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年会主题——融合与生长,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和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的分析中,探讨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册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8.
《林业实用技术》2010,(6):47-47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世界大会5月28日至6月1日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令来自世界各地的风景园林大师们对中国风景园林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马源  江海燕  陈光 《广东园林》2022,44(3):35-38
面对生态文明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地方高校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探索差异化的培养特色定位、创新多维融合的教学组织机制、重构耦合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以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例,从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1)通过匹配地方需求与学科资源,因势利导发展“建成环境更新+生态修复”的专业特色;2)建立“课内+课外、横向+纵向、教师+设计师”三维闭环的教研组织机制,突破时间、空间、师资、资金多重人才培养的资源限制;3)创新“主体内核+交叉前沿”的课程群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在高校教育和工作岗位上无缝衔接,是每一个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法国国立园艺与风景园林学院是法国培养园艺和风景园林工程师的唯一的高等专业学院,以出色的专业培养和就业指导而著称。通过对法国国立园艺与风景园林学院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个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介绍与分析,提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从课程的丰富性、培养环节的系统性、实践环节的针对性方面进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园林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军 《广东园林》2007,29(3):62-64
中国风景园林事业近几年迅猛发展,园林也由过去的“冷门”专业变成现在的“热门”专业。开办园林的院校及园林专业的学生也在成倍增加,出现了“园林繁荣”的表象。但是,本文对当今我国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纳米材料特征、制备方法、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外的学者对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木材内部具有容纳纳米粒子的纳米空间,它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上的微细纤维之间;并存在能与纳米粒子结合的活性基团;可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原位插层合成法、注入填充法等方法,形成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木材原有性能均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可能产生全新的性能.基于木材的特点,以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研究为目标,分析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检测与分析表征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建议与展望,主要包括无机纳米材料的筛选、表面改性和分散处理、纳米粒子与木材复合的途径和复合机理研究、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胡育辉 《木材工业》2000,14(3):19-20,26
本文介绍了定向结构刨花板的性能、用途和国内外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定向结构刨花板应解决的几个问题,指出不论从人造板的发展趋势,还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迷生人工林培育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上看,定向结构刨花板作为新型的人造板在我国必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陶亢 《广东园林》2006,28(4):54-56
通过分析惠州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研究解决对策。探讨惠州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源昆虫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资源昆虫种类最多、历史最长的国家,许多资源昆虫经培育和利用已形成了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我国资源昆虫的研究范围、利用现状、发展前景等作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入手,分析了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的互补关系,强调了两学科渗透教育的意义,明确了两者的角色定位,提出了针对两专业渗透的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桉树人工森发展现状和实木加工利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与加工利用的现状。全面分析了桉树人工林作为实木用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潜力,指出桉树人工林实木利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建议将桉树人工林培育与木材性质及加工利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实现按树人工林作为实木用材树种的定向培育、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调查了广州地区(包括番禺、增城、从化、花都)及广东省主要的苗木生产地区(中山、佛山、湛江、肇庆等地区)的绿化苗木生产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广州及周边地区所生产的绿化苗木仍以传统种类为主,结构不平衡,生产规模及技术质量参差不齐。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末在巴黎召开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会上发表的《巴黎宣言》说:“如果我们在新世纪想要取得成就,首先要向中尉两干零五十年以前的孔夫子学习。”这代表世界高级学者们对中国文化一致的认同和赞赏。中华民族以独特、悠久的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三大文化体系中自成一风格。中华民族的文化总纲和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协调,以“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为追求的目标。这与西方强调人战胜自然的一面是不同的。尼罗河两岸出于丈量土地的需要产生了几何学。西方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城市园林设计多取几何罔案式。以至发展到提出“一切美都符合数学规律”的美学哲理。中国的管子则说:“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西方风景园林设计由建筑师或园艺师发展而来,中困虽也是建筑学与观赏园艺学的融汇,但所宗却是中国文学和绘画在历史发展赋予风景同林千丝万缕的影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将中国园林概括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世界各国的风景园林有共性,更有民族性,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我们当着眼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风景园林传统的艺术特色,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计成在《园冶》中也强调“古式何裁,时宜得致”,这是具有发展观点的,要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