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期棉铃虫防治研究马宝,王学平,刘萍(江苏省如皋市植保站226500)如皋市地处长江下游,东邻黄海,8月份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间多台风和雷阵雨天气,防治效果受其影响较大,虽在施药时增加助剂,但防效仍不同程度地下降,雨水、大风成为影响本市四代棉铃虫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发生的影响,通过收集2008—2019年全国范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及华中地区7种寄主植物(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蔬菜和其他粮食作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及各地区平均温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种群的发生程度。结果显示,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寄主植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增加,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降低。玉米(全国范围、华北地区)、花生(全国范围、华中地区)及蔬菜(华东地区)上棉铃虫成灾面积随着温度距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但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随着温度距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如全国范围内,在玉米和花生上,2014—2019年棉铃虫成灾面积均显著高于2008—2013年,其增加比率分别为24.0%和34.3%;在棉花上,2014—2019年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低于2008—2013年,其降低比率为62.0%。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显著增加了玉米、花生及蔬菜上棉铃虫成灾面积,而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的降低主要受转Bt基因棉花种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圆锥笼罩诱捕器诱杀棉铃虫效果显著王红托,范伟民,宣维健,盛承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00080)诱杀棉铃虫成虫,减轻幼虫期化学防治压力,是控制和减轻棉铃虫灾害的重要途径。其中利用棉铃虫性诱剂已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影响性诱剂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诱...  相似文献   

4.
怎样确定棉铃虫的防治适期王厚振,孙玲(山东省植保总站,250100)适宜的施药时问,是提高棉铃虫防治效果的关键,施药过早,增加防治次数,提高防冶成本、且第二次施药又往往过晚,影响防冶效果。施药晚了,防治效果不佳,易造成危害。在以防冶指标作为棉铃虫的施...  相似文献   

5.
三年控制棉铃虫取得的成效及今后治理对策建议邵振润,徐晓海,黄辉(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棉铃虫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农田生态条件的改变,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比较有利,棉铃虫已由过去间歇性严重发生危...  相似文献   

6.
影响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遗传及生物学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的遗传及生物学因子张友军,张文吉(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100094)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是种世界性的危害严重的害虫,广泛分布在南纬40°到北纬40°之间,已有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中国...  相似文献   

7.
受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000年我县棉铃虫是继1997年之后的又一重发年,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县2000年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种简便、快速的棉铃虫抗性监测方法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彭超美近几年我省棉铃虫持续大发生,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化学农药量逐渐增加,棉铃虫对农药的抗性也在发生变化。据1993年~1994年荆州抗性监测站对公安和潜江棉铃虫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棉铃虫对...  相似文献   

9.
新疆巴州近年棉铃虫发生加重棉花是我州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已占我州耕地面积的1/3。随着植棉面积的增加及种植水平的提高,以前很少发生的棉铃虫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我州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障碍,现就我州近年棉铃虫发生加重原因浅析如下。1...  相似文献   

10.
黑杨萎蔫枝叶对棉铃虫生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黑杨(Populus nigra)萎蔫枝叶及其气味对棉铃虫成虫的隐藏部位、产卵部位、交配率及产卵量等的影响,并对黑杨萎蔫枝把在田间诱集到的棉铃虫雌蛾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在田间,黑杨萎蔫枝把诱集到的棉铃虫93.3%已经交配。在气候箱中,放置黑杨萎蔫枝叶的环境中配对饲养的棉铃虫,经过1个暗期和2个暗期后,其交配率与对照环境中的均无显著差异。在光期开始时,有51.5%的成虫隐藏在饲养笼内所设置的黑杨叶子圆片下,对照纱布圆片下仅有16.7%。叶子圆片所在区域的日平均落卵量显著大于对照区。黑杨萎蔫枝叶及其气味对棉铃虫的产卵前期、产卵持续期、成虫寿命和产下50%的卵所用的时间无显著影响,但饲养笼内有黑杨枝把或黑杨叶片气味存在时,棉铃虫的产卵量比模拟枝把和对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1997年田间调查时,发现一种寄生于棉铃虫的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为明确环境因子对该微孢子虫及其致病力的影响,测定了温度与紫外线对该微孢子虫及其杀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孢子耐受温度范围较宽,最高温度上限为55℃。温度对其致病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生境温度的升高,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幼虫致病力增强。该微孢子虫对紫外线较敏感,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失活而丧失致病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棉铃虫大发生优化防治对策国营大沙湖农场植保站熊国华近年来,棉铃虫种群数量猛增,部分地区因棉铃虫危害损失很重。1994年我场四代棉铃虫大发生,一般田块全代累计卵量达1500~2000粒,但由于采取政、技、物结合的措施,将棉铃虫的数量控制在经济阀值以...  相似文献   

13.
1993~1995年棉铃虫发生特点的异同性及其原因分析宜城市植保植检站汤茂琴,肖辉荣,陈大兵,丁开腊,徐启平1993~1995年,我市棉铃虫连续3年大发生。作者在这3年中,对棉铃虫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观察,发现棉铃虫由于受耕作制度、作物生育期、气候条...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锡兰肉桂Cinnamomum zexlanicum Nees丙酮提取物对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锡兰肉桂的杀虫活性 及其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丙酮提取物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72 h的LC50和LC95值分别为5.16 mg/mL和27.26 mg/mL,其13.33 mg/mL对棉铃虫的48 h和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8%和80.2%,其6.67 mg/mL对棉铃虫的72 h校正死亡率为64.0%。锡兰肉桂丙酮提取物对棉铃虫酯酶、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大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第四代棉铃虫将大发生7月27~28日我站召开了各地、市、足二十四个主要产棉县(市)(含棉铃虫监测站)测报会议,对第四代棉铃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据会上反映三代棉铃虫发生实况,结合棉花长势、天气预报和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计第四代棉铃虫全省大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玉米诱杀棉铃虫优点多我县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之一。我们在棉铃虫多年综防实践中感到,利用玉米诱杀棉铃虫是个经济、简便、有效的方法。棉田一代棉铃虫成虫白天大部隐藏在玉米心(喇叭筒)内,容易集中消灭。1993年在第二代(棉田一代)棉铃虫大发生时期,我...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夏志贤(山东曹县植保站,274400)近年来棉铃虫在黄淮海棉区严重发生,因此调查好田间越冬蛹的存量,对翌年第一代棉铃虫发生的正确预报,至关重要。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田间的越冬蛹,除棉铃虫外,尚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草夜蛾、甘蓝夜蛾和粘...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生态生存率观察简报云梦县植保站(432500)杨望明为掌握棉铃虫孵化成活和天敌寄生、捕食情况,了解棉铃虫生态动态和发生规律,为棉铃虫综合治理提供直接依据。1994年棉铃虫超历史大发生为此项观察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现将此项观察结果简报如下:1观...  相似文献   

19.
赣北棉区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氯氰菊酯对棉铃虫的抗药性程度,探讨了功夫、敌杀死、硫丹在不同浓度下对棉铃虫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已对我区棉铃虫产生抗性,抗性倍数为7.01,处低抗水平;硫丹、功夫、敌杀死在不同浓度下对棉铃虫的致死作用不同,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素防治棉铃虫及对其主要天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测试了苏云金素对棉铃虫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苏云金素与其他供试Bt制剂比较,对紫外线相对稳定,能抵抗田间不良环境的影响,药后7天,棉铃虫死亡率为92.59%。施药后15天,存活幼虫中有42.86%仍在叶部活动,苏云金素对天故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施药后东亚小花蝽和中华草蛉种群数量增加,而龟纹瓢虫种群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结果表明,苏云金素对棉铃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能够减少蕾铃被害数量,达到保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