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位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它同时兼有水、陆两者的生态功能。湿地包括海域、河口、河流、湖泊和人工水面等5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湿地对人类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翀  林慧龙 《草业学报》2012,21(1):262-272
 在综述前人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分类应遵循的6条原则,借鉴任继周等提出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并依上述原则,提出了依照生物气候-湿地基底物质结构- 植被的我国内陆天然湿地的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内陆天然湿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第一级为类,分类指标是积水深度和>0℃ 的年积温(Σθ)。积水深度和>0℃的年积温(Σθ)是量化的指标,利用这2 个指标将我国天然湿地分为21 个类,并得到湿地类别的检索图。第二级———亚类的划分,以湿地基底物质结构作为指标;第三级———型的划分,以植被类型作为指标,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以及漂浮型。对我国的天然湿地依照生物气候等指标进行类的划分,结果表明,寒冷浅水类(ⅠB)、微温浅水类(ⅢB)、寒温浅水类(ⅡB)、寒冷深水类(ⅠA)和暖温浅水类(ⅣB)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的5个湿地类型,占我国内陆天然湿地总面积的79.75%,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而暖热浅水类(ⅤB)、炎热浅水类(ⅦB)、炎热深水类(ⅦA)、亚热浅水类(ⅥB)、寒温深水类(ⅡA)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小的5个内陆天然湿地类型,分布在安徽、湖北、云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青海,仅占我国内陆天然湿地总面积的0.83%。我国现有内陆天然湿地占湿地综合顺序法中21类的20类,炎热季节性类(ⅦC)在我国无分布。由于湿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检索图充分体现了天然湿地各个类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从而为在全球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预测未来天然湿地类的演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目前向海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经过湿地生态恢复之后,研究了湿地水鸟多方面的变化情况,如水鸟的种类、分布等,针对湿地生态恢复区,探究其对水鸟的影响,并且以水鸟为指标,展现湿地恢复效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所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通过该公园的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景观空间、小品导向牌、植物的设计研究与分析取得经验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2003—2023年湿地监测技术研究相关文献,从研究趋势、研究机构、期刊、关键词和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有关湿地监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预测2024年发文量可达49篇;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最受欢迎的期刊为《湿地科学与管理》;主要关键词为湿地保护、湿地生态,近期的研究重点是湿地公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韩大勇的《湿地退化研究进展》,说明湿地退化仍然是研究热点,同时表明现阶段监测方法主要是遥感监测技术,不同湿地的监测技术和保护策略要因地制宜。以上结论可为今后开展湿地监测技术和保护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对维持着生态环境的有机持续循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湿地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相似文献   

8.
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以2000年和2004年不同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的土地类型、分布和面积等进行了遥感监测,发现这一地区各类型土地资源比例均有变化,并分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进而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湿地,与人类生存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也是地球排泄废物、化解污染物的“肾脏器官”。在黑龙江省集贤县县城东北45公里,安邦河下游,静谧而美丽的安邦河湿地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安邦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29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980公顷,是三江平原湿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总面积达6015 657 hm2,其中,天然湿地为4208173 hm2, 人工湿地1 807 484 hm2。湿地生境中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水鸟种类和数量均较多。据统计黑龙江省共有鸟类371种,其中水鸟166种,占黑龙江省鸟类种数的44.74%。近年来环境变化对水禽产生很大影响,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开发、人为干扰、环境污染、湿地水位下降、农药毒害等。其中,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干扰。因此,开展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加强法制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境管理、科学研究等可以减少湿地变化对水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大,呈现典型的高原特点。但随着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不断影响,青海省湿地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重大瓶颈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湿地资源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湿地的影响和退化原因,指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青海省湿地保护对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福州的湿地为例,近十年在面积和功能规划上发生了变化,2013年,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十大魅力湿地,这代表着福州的湿地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利于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实现。笔者对福州湿地进行了初步调研,并从生态文明视域下阐述福州湿地近十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为选择适应猪场废水处理中人工湿地的植物种,从野外采集12种植物,种在不同浓度猪场废水中作水培观察,并从耐污力、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景观、易管理等5方面指标分别给予综合评定.筛选结果表明,风车草和香根草最适合用作猪场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植物.风车草可以在COD 2 800 mg/L、NH3-N 390 mg/L以下猪场废水中生长,香根草可以在COD 1 300 mg/L、NH3-N 200 mg/L以下的猪场废水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湿地野生牧草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洞庭湖湿地野生牧草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的调查,摸清了该湿地现有野生牧草42种,33属,3科.对分布广泛、蕴藏量大且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牧草进行了饲喂试验和品质分析,为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AHP程序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深圳市河流退化湿地生态风险评判与管理措施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风险源和12个管理措施指标;对B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人类威胁是河流湿地退化主要的风险源,其权重值W1=0.5531,一致性检验系数CI=0.0500<0.1;对C层判断矩阵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证明,针对不同风险源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层次总排序结果认为,控制沿河湿地过度开发、调节流量控制洪水和规范农业养殖业及旅游业3项管理措施,对总目标有较大贡献,其有效性依次为30.47%,19.62%和12.36%,这3项措施是当前治理深圳市河流湿地退化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庆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大庆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大力开展大庆湿地保护工作,应在新城区的核心区域建设湿地公园,做好湿地科研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加强对大庆湿地保护管理和湿地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盘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海滩湿地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芦苇湿地,被誉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这块湿地是独绝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实际,分析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雪峰 《山东饲料》2013,(17):74+146
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历史,就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经济中心发源于湿地周边地区。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相似文献   

19.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辖区内保留的比较完整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湿地具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在符合当前旅游发展需求趋势及政策导向的形势下,拥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巨大潜能。然而湿地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尚未成熟,本文对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打造独具大庆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封闭性和开放性沼泽湿地土壤全磷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吉林省通榆县付老文泡和二百方子湿地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封闭性和开放性湿地土壤全磷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付老文泡湿地0~100cm深度的土壤全磷含量范围为48.77~377.19mg/kg,二百方子为45.65~574.17mg/kg,随季节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即12月-次年5月土壤全磷含量较高,5-7月逐渐下降,在7和8月出现最低值,9和10月含量较低且变化不大,10-12月含量又逐渐回升。土壤全磷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深层含量较低且差异不大;2类湿地土壤全磷含量均未达到生态毒性效应水平。植物地上部分全磷量与土壤全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付老文泡湿地植被生长受氮磷协同限制,而二百方子湿地植被主要受氮含量限制。2类湿地土壤全磷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及粘粒显著正相关,与土壤C/N无显著相关关系;但pH值仅与二百方子湿地土壤全磷显著负相关,与付老文泡湿地土壤全磷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