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椰糠半无土栽培模式下以将军菊苣(品种编号:J-1、J-2、J-3和J-4)和食叶草(品种编号:S-1和S-2)为试材,分别进行株距(25 cm、30 cm、35 cm)和刈割间隔期(30 d、35 d、40 d)的栽培试验,探究了不同株距和刈割间隔期内两种牧草的叶片生长情况、刈割后的全株干鲜重和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明确了两种牧草的适宜株距和最佳刈割间隔,为牧草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新途径。株距试验结果显示:当定植株距为25cm时,将军菊苣J-1品种的亩产较高;当定植株距为30cm时,S-1、S-2和J-4品种的亩产量、各品种的叶片数量(除J-4品种)、干物质含量(除S-1品种)、叶片粗蛋白含量(除J-3品种)高于其他株距组;当定植株距为35 cm时,将军菊苣的叶片宽度(除J-1品种)、全株鲜重、干重(除J-1品种)均较高;将军菊苣的各品种间的亩产量不同。刈割间隔期试验结果显示:间隔40 d刈割时,叶片长度和叶片数量(除J-4品种)、全株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间隔期;间隔35 d刈割时,所有品种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于其他组。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食叶草的生产以株距为30 cm、刈割间隔期为40 d时可实现高产;以株距为30 cm、刈割间隔期为35 d时可实现优质生产。将军菊苣在株距为30 cm、刈割间隔为35 d时可实现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2.
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刈割间隔时间增大,苜蓿产草量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P<0.05)上升,导致干草品质下降;其中以间隔25 d越冬率最低,仅为83.33%,极显著(P<0.01)低于其它处理。综合考虑,试验地区及同类生态地区间隔35 d刈割可获得高产草量、高品质的苜蓿干草,而且越冬率高。  相似文献   

3.
以4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黑麦3241、黑麦1048、冀饲1号和冀饲2号)和1个黑麦(Secale L.)品种(冬牧70)为材料,研究不同刈割期(4月26日、5月8日和5月19日)及不同青贮时长(30、45 d和60 d)对饲草营养指标、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期显著影响所有品种的营养和品质指标(P0.05),与4月26日相比,随着刈割期的推迟,其水分和粗蛋白含量降低,而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综合认为5月8日—19日为较适刈割期。青贮时长对所有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氨态氮/总氮、pH值、乳酸和乙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总磷含量影响较小,只有T4、T5差异显著(P0.05);随青贮时长增加,除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外,总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乳酸、乙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比值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认为各项指标青贮30 d基本能达到相关品质指标要求,青贮30 d和45 d之间投喂最佳。  相似文献   

4.
耐盐丰产小麦新品系101和78,具有耐盐好、抗倒伏、产量高等特点。在盐分总量为1.1;的氯化物—硫酸盐轻度盐渍化地上,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耐盐新品系101产量达到7 189kg/hm2,78产量达到6 383 kg/hm2。这两种小麦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块种植,可以达到更高的产量,适宜在南北疆冬麦区种植。在轻度—中度盐渍化地上,具有很高的品种生产效益;在中上等肥力的地上和其他丰产性品种相比,具有相当的效益。78属弱冬性,冬前晚播不影响产量,是接棉花茬、玉米茬的优良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减少根用菊苣生产中先期抽薹的现象,以比利时根用菊苣为材料,研究不同移栽时期对菊苣先期抽薹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移栽的适宜时间为4叶1心期,其根鲜重为114.70 g、抽薹率为21.11%,此时移栽在肉质根生长和抽薹率上影响较小.生产上建议菊苣在4叶1心期进行移栽抑制抽薹.  相似文献   

7.
采用裂区设计进行试验,研究刈割处理和收获时间对菊苣根中菊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刈割使菊苣根中菊粉产量显著增加,刈割2次的最大产量为144.4±11.8 g/m2,比不刈割的91.5±9.81g/m2提高了57.8%。过度刈割又使其下降,刈割3次的最大产量为104.4±7.86 g/m2,比刈割2次的144.4±11.8 g/m2降低了38.3%。刈割作用下菊苣根中菊粉产量与收获时间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人工建植的豆、禾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混播比例及种植方式下,刈割次数对草地牧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探索自然降水在500 mm以上,≥10℃年积温1 400℃左右,无霜期85~ 100 d的雨养地区,混播人工草地的有效收获方式.[方法]试验设置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猫尾草(Phlemu pratense)5种豆、禾牧草混播,通过在生育期内设置的不同刈割次数,测定草地牧草产量与营养状况.[结果]在一个生长季内,刈割两次的草地牧草产量有2/3处理低于刈割一次草地,个别处理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在粗蛋白(CP)与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与产量上则优于刈割一次草地.[结论]从草地牧草生产与利用转化效率衡量,两次刈割草地的营养价值均优于一次性刈割,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对毛花雀稗、纳罗克狗尾草和宽叶雀稗3种热季牧草在不同刈割频度下的越冬成活率的观测表明:毛花雀稗越冬力最强,受刈割频度和终刈时间的影响最小;纳罗克狗尾草次之;宽叶雀稗越冬力最弱,受刈割频度和终刈时间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在亚热带地区,热害胁迫是影响白三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提高白三叶牧草产量的栽培技术措施,试验设计1 cm、4 cm、7 cm 3个留茬高度和15 d、30 d、45 d 3个刈割周期,组合成9个刈割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白三叶生长状况和越夏性能。结果表明:白三叶单株根干重、单株茎节数及越夏率随留茬高度和刈割周期的...  相似文献   

11.
以3个结球菊苣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叶菊苣叶球形态呈长椭圆形,单株重、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抗逆性和抗病性最强,抽薹率低,适合吉林地区栽培,可作为结球菊苣推广品种在吉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菊苣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雅梅  高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69-13571
从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种类、适应性以及用途等几方面对菊苣的开发利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其在西藏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影响普那菊苣高效再生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普纳菊苣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培养基优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对其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IBA0.2mg/L+AgNO30.5mg/L+Vc 0.3mg/L为诱导愈伤形成和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100%;MS+NAA1.5mg/L为最适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98%。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添加实验表明,26mg/L卡那霉素是普那菊苣苗能够存活的上限;500~750mg/L头孢霉素是抑制农杆菌过度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研究初步建立了普纳菊苣的高效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对其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菊苣叶片进行平行提取,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为供试昆虫,应用饲喂称重法测定菊苣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生长发育及拒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第3~5天,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校正死亡率最高,达52.05%;3种有机溶剂处理的幼虫期比对照延长了4~10d,且蛹重略高于对照组;3种有机溶剂对粘虫拒食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黔引普那菊苣开花特性及种子形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黔引普那菊苣在贵州地区的最佳采收期,对黔引普那菊苣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独山地区,黔引普那菊苣5月中旬开始开花,3周之后达到盛花期.种子在授粉后20d发育成熟,种子发芽率及千粒重均达到最高.最佳种子收获期应在盛花期后20~30d,其种子呈深褐色,水分含量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菊苣叶片进行平行提取,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为供试昆虫,应用饲喂称重法测定菊苣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生长发育及拒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第3~5天,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校正死亡率最高,达52.05%;3种有机溶剂处理的幼虫期比对照延长了4~10 d,且蛹重略高于对照组;3种有机溶剂对粘虫拒食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培养基(蒸馏水培养基、糖水培养基、MS培养基)不同铜离子水平(0、2、4、10、40 mg/L)对菊科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发芽率、根生长和芽生长的影响,以研究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结果表明:①铜离子浓度为0~4 mg/L时,促进种子发芽;浓度为4 mg/L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浓度为4~10 mg/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迅速降低;浓度≥10 mg/L时,种子的发芽率缓慢降低。②铜离子浓度为0~2 mg/L时,促进种子根和芽的生长;浓度为2~10 mg/L时,对种子根和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根长和芽长值迅速降低;浓度≥10 mg/L时,种子的根长和芽长值缓慢降低,根严重发育不良。(2)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蒸馏水培养基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和芽长值出现明显的峰值,其发芽率在3种培养基中受影响最大;MS培养基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和芽长值也有明显的峰值,而根长值变化不大、峰值不明显;糖水培养基培养的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值出现明显的峰值,而芽长值变化不大、峰值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用杂交酸模、普那菊苣对舍饲条件下的秦杂母牛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杂交酸模+混合精料)平均日增重为0.76kg,试验Ⅱ组(普那菊苣+混合精料)平均日增重为0.72kg,对照组(干草+混合精料)平均日增重为0.57kg。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菊苣叶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初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菊苣叶为材料,利用丙酮、乙醚、石油醚、乙醇4种有机溶剂,采用冷浸和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叶中的活性成分。然后以提取液为供试药剂,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构巢曲霉病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丙酮、乙醚、石油醚的提取液对4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白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乙醇的提取液对枯萎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菊苣叶中存在抑菌活性成分,补充了菊苣抑菌活性的研究内容,为该种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普那菊苣引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满足贵州省草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对普那菊苣引种驯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品比和区域性试验。试验表明:普那菊苣的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等综合表现较欧洲菊苣、美国菊苣好。区域性试验其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经方差分析各试点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普那菊苣最好,欧洲菊苣次之,美国菊苣最差。区试各试点间相同品种其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罗甸最好,独山居中,大方较差。参试品种在各试点均能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较强,但从生产性能、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普那菊苣是较理想的菊苣品种,可作为优质饲草在贵州不同生境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