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尤以肉质细嫩、辛辣味浓、含硫量低的大姜品种在海外深受欢迎。目前我国生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巴西等国家,需求量很大。在我市文成西坑,种植生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但目前农民生产上普遍采用粗放型的露地栽培模式,不利于生姜产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发挥。鉴于夏季高温对生姜生长上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高温气候下遮阳网覆盖的栽培试验,探讨其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谭光仙 《长江蔬菜》2013,(22):42-44
为推动凯里市生姜产业发展,开展了生姜适宜栽培密度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行距不宜低于50 cm,否则不利于培土,密度以调整株距为宜;生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 m2,此密度下生姜产量高,产品品质优、商品性好;生姜不宜连作,连作病虫害严重,且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张春光 《蔬菜》2005,(10):19-20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尤以肉质细嫩、辛辣味浓、含硫量低的大姜品种在海外深受欢迎。目前我国生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巴西等国家,需求量十分巨大。在不少地区,种植生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由于受耕地和水源所限,连年重茬种植,加重了土传病菌的危害,影响了生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近几年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姜蒜覆膜套种的路子。结果显示,姜蒜覆膜套种,  相似文献   

4.
昆明香菇夏秋季栽培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是我国香菇夏秋季栽培最适宜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示范推广,选育出适宜昆明栽培、受市场欢迎的香菇优良品种,探索出一套适宜昆明推广的香菇夏秋季栽培配套技术,对促进高原特色夏秋季香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生姜生产规模及国际贸易量居世界之首,但在专用品种、产品核心竞争力、对外贸易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挑战,我国生姜产业应从种植、加工以及市场经营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我国是世界上生姜种植面积最大、生产总量最高、出口最多的国家(吴曼等,2019)。据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调查数据,近几年我国生姜栽培面积维持在20万hm2左右,年产量超过800万t;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年中国出口生姜53.78万t,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瓜、姜争地矛盾,经试验示范,总结出大棚西瓜、生姜1年3种3收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也能作为药品使用,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增加。荣昌是重庆市的三大生姜主产区之一,该区生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平较高。本文就荣昌区生姜产业现状、优势特点、制约因素、对策建议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当地生姜栽培提供指导,助力生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莱芜生姜是山东名优特产,在莱芜栽培历史悠久,1997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在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连续被评为名牌产品。近几年立足当地自然与生产条件,针对莱芜市具有传统优势和地域特色的生姜产业,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发。通过大量的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9.
生姜地膜覆盖与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坤  康立美 《中国蔬菜》2002,1(5):36-37
我国北方地区无霜期短 ,限制了生姜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因此可采用保护地栽培生姜 ,提早播种 ,延迟收获 ,从而延长生姜的生长期 ,提高产量。生姜保护地栽培可采用地膜、拱棚、日光温室等多种形式 ,但考虑投入产出问题 ,除高寒地区应用日光温室栽培外 ,多采用地膜覆盖及塑料大棚栽培。地膜覆盖仅可提高地温 ,只能用于提早播期 ,且最多可提早播期30d(天) ,而塑料大棚既可提高地温 ,又可提高气温 ,因而既可用于提早播种 ,又可用于延迟收获。1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据试验 ,华北地区生姜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为宜 ,产量一般较露地…  相似文献   

10.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肉质块茎。据考证,生姜的原产地在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多雨炎热的地区。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如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和之美者,杨朴之姜”之句。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的四川省杨朴县就已是生姜的特产地,栽培已相当发达。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生姜种植,著名产地有山东莱芜、安徽铜陵、陕西城固、江西兴国及长沙和广州等。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烹饪调味品。据分析,生姜中除含有粗蛋白、纤维素、糖类及钙、铁、磷等矿质营养和多种维生素外,更重要的是还含有姜辣素、姜酮、姜烯酚、姜醇及桉叶油精等多种物质。因此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可作为烹调的重要调料,除去食物中的腥臊臭味,使菜肴更为鲜香可口。制作鱼圆时,如在已斩碎的鱼肉中拌入有姜汁的调味品,可使制成的鱼圆鲜香嫩滑,色泽白润;烧鱼时,先将姜片放入油锅中煸炒一下再放鱼煎煮,鱼即不易粘锅;炒肉丝和清蒸鱼、蛤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地资源优势,分析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重要意义;为推动秸秆栽培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对秸秆栽培食用菌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栽培方式及菌渣开发利用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用菌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国际食用菌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并且在食用菌的医药、保健和商业价值方面研究成果突出。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食用菌示范生态观光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关食用菌文化和培育过程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以四川省眉山市食用菌示范生态观光园建设为例,通过分析论证的方式研究食用菌生态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为眉山市打造一个集餐饮、采摘和观光为一体的食用菌示范生态观光园的建设提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建议,以促进眉山市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生姜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频发现象,武义县采取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经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有效控制姜瘟、姜线虫病等主要土传病害的方法。在土壤无公害处理上采用大棚高温灭菌法、石灰氨灭菌法和生物防治法,在设施要求上采取双膜加地膜保温法,品种选择上选用山东潍坊的优质姜种,播种时采取药土覆盖法等,为早春生姜无公害连作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枸杞产业在瓜州沙产业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瓜州干旱沙区开展枸杞引种试验、丰产栽培、绿色食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成功培育起了以枸杞产业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了沙漠化治理与枸杞产业发展的高效耦合。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生姜生产技术水平,对昌邑市生姜产业相关情况开展了调查,通过调查昌邑市生姜主栽品种、栽培方式、合理密度、适时覆盖和撤掉遮阳网、适时适度覆土、合理生长期和生长状况等栽培情况,发现存在植株过高或过矮、分枝数偏少、块茎过长过短和过宽过窄、块茎及各姜球质量差距大、地上茎叶过旺或过弱、地上地下部分生长不平衡等栽培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选择好良种和栽培方式、计划好种植密度、掌握好遮阳网的覆盖和撤掉时机、把握好覆土厚度和时间、做好生姜生长期综合统筹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城固和南郑县生姜地方品种与栽培要点杜武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一、概况生姜原产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热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陕西汉中地区,是我国西北5省区生姜的供应地,以城固、南郑县为主。据查城固县栽培生姜有1300年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阿克塞县干旱荒漠区开展枣引种、苗木繁育、丰产栽培、无公害食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成功建立起红柳西湾和阿克旗乡多坝沟村两个以‘灰枣’、‘骏枣’为主的百亩连片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文章总结阿克塞县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主要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基于现阶段我国果树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期,提出"十四五"应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一稳定、二调整、三提高"的发展方向,具体发展对策包括:继续调整优化果树种植区域布局、树种与品种结构,规范现代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集成示范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模式及果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开发果树产业新功能等,旨在为我国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最近.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承担的“南方湿热地区葡萄种质创新与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和“野生毛葡萄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嫁接换种试验示范”两个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两项目成果均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表明我国在南方葡萄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野生葡萄栽培利用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对广西乃至华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栽培措施角度研究了生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对不同生姜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莱芜大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比普通栽培模式产量提高60%,莱芜小姜提高40%。地温24℃和在地温24℃下加热层与姜种距离5 cm处理的生姜生长均优于其他间距(15 cm和10 cm)和不同地温,该条件下生姜产量高,且生长量大,生长势强,品质良好,生姜株高、有效叶数、根茎鲜质量、茎粗、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明显增加;周年3茬次栽培的产量最高。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对生姜生长的影响主要是为生姜提供适宜的生长因子尤其是地温条件,从而打破生姜自然休眠障碍,提高长势,实现周年生产,且对不同品种增产效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