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周至县翠峰山下有一棵唐代开元年间所植的古槐,成为旅游者观赏的一大景观。这棵号称“秦中首槐”的古槐高23米,冠幅18米,胸围6.8米。顶天立地、枝繁叶茂,雄伟壮观。1996年被西安市确定为第一批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2003年周至县在古槐前建造了280平方米的池塘,加修了护树石栏。著名作家王安全为古槐书写了碑文,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先生为古槐亲笔题词“槐荫池”。日前,凡来古楼观旅游者,都慕名到官庄村观光“槐荫池”的千年古槐。(王西玉摄)周至县的千年古槐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省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或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个别古树进行移植难以避免。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树也是国际旅游岛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及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保护好相关古树,该文主要从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技术及保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海南古树移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树风韵     
古树风韵张培安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风景旅游区,常能看到一些受到精心保护的古树。古树是大地母亲的造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活着的文物,是一个地方人文历史有生命的纪念塔。笔者的故乡山东济宁市的古槐路上就雄踞着一棵古树,这棵古树雅号“山阳古槐”,因...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武强县马头村生长着一株千年古槐,为国家一级古树。古槐树干的一侧有一个大树洞,导致其向另一侧倾斜生长,由于几年前曾遭受了一次火灾,中心的两条枝干被烧毁。虽然古树生命力依然顽强,但是古树整体的美观度还是被破坏。近年来,当地有关部门对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修补了树洞,在古树周围3米~4米处设置了  相似文献   

5.
<正>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至神农架生态旅游路房县杜川段,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槐矗立在公路中央,一段为古树让路的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按照原线路设计,武当山至神农架生态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刚好经过这株古槐。移树成本高,而且不能保证移栽后成活。  相似文献   

6.
古树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窗口。每一棵古树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有的还会衍生出一段动人的故事。西安市北院门回民中学的右前方有一棵古槐,它身旁衍生的故事,就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北院门古槐,是一株具有460年树龄的中国槐,距鼓楼约100米,位于回民中学校门的前方。树高16米,胸围2.75米,树冠覆  相似文献   

7.
大树移植普遍的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同时也是对珍稀名树、古树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探讨了大树移植的意义和移植前的准备,介绍了移植技术以及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国槐、椿树、榆树等北京本土古树陆续入住"千年守望林"。通州召里村里,园林工作人员正在把拆迁后留下的古树移走。这些古树都是村子里祖辈多年前种下的苗,前前后后经历了几代人,具体树龄很多已经不能考证。平躺在巨型卡车上的大树根部加固了一个巨大的矩形"花盆"——这是木箱移植,专门针对北方大型苗木的必要措施,保证土壤的紧实。这些花盆就像古树的"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中大树古树移植热产生的原因,以及过度的大树古树移植热带来的弊端和危害,客观评价了大树古树移植在城市绿化中的必要性和大树古树移植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从技术的角度讨论了提高大树古树移植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古人留给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文从古树名木标准、古树名木移植、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技术,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了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古树名木集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资源价值和科研价值于一身,有效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拥有丰富多样的古树名木资源。晋祠赤桥村古槐属于晋祠古树群之一,估测树龄在2000年以上,属于一级濒危古树,  相似文献   

12.
古槐     
正不由地想到唐代诗人元稹的一句诗:落叶添薪仰古槐。故乡的地盘上,与我的村庄八公分仅一江之隔,挨得最近的,是一个名叫牛氏塘的小村。村前那棵树形高大的古槐,当是轰然倒下的最后一棵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树。它的生命终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天,死于它庇护着成长起来的一帮子孙的刀斧利锯。自此以后,这个昔日风光上佳的街铺小村,被彻底败坏,面目全非。我常思忖,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朴实的村人,对待比他们祖先还年长的古树的生命,竟然如此漠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桔子洲古树名木和大树保护的有关情况及具体复壮、养护及移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Service技术,以PDA为终端平台,开发了古树名木调查系统,解决了以往古树名木调查过程中数据多次重复录入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方便的界面操作,加快了调查速度,提高工作人员效率。配合GPS定位,提高了调查精度。该系统还提供了古树名木的查询和统计,可以根据多种组合条件查询和统计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满足相关部门的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荣 《国土绿化》2018,(7):48-49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北纬35°1′—35°25′,东经106°50′—107°10′之间,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海拔在1085.4米—1728米之间,生态良好,先后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在距离城西20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五龙山和省级森林公园唐帽山之间的孙家峡关河村内,生长着一株体型巨大的古槐。古槐背风向阳,四面环山,周边植被茂密,从五龙山上俯瞰,古槐周围的地形犹如一只神龟,古槐正好位于神龟的脖颈位置。古槐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冠盖似云,干曲枝虬,树高26米,主干高2米,胸围13米,覆阴946平方米,1992年6月经原林业部和甘肃省林业厅测定,古树树龄已经有3200多年。更为奇特的是,树上寄生着花椒、小麦、玉米、五倍子树等9种植物。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唐山市共有古树3000余株,其中树龄最长的4株银杏高达2200岁。 千年古槐展新姿 唐山市车轴山中学柏油路两侧,对称矗立着6棵高大、粗壮的古槐。它们的胸径均在1米左右,最粗的达1.2米,树高均在16米以上,东西两树冠伸展长度达33米。 据《丰润县志》记载,这6棵古树植于辽重熙六年(1037),距今已有960多年的历史。在近十个世纪的历程中,6棵古槐静观着世间的沧桑巨变,至今枝干遵劲,树冠葱郁茂密。 四世银杏又逢春  相似文献   

17.
大树移栽",从狂热盲动到冷静思考已付出沉重代价。现已取得三点共识:古树名木绝不能移植,它们与周围环境已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移植不仅破坏文化氛围而且成活极其困难。广州曾出现居民爱犬昼夜守护古树的动人情景;生长健壮的非古树名木,从市域外引进,不提倡但允许少量在特定地段、特殊情况移植,且应有严格技术保障;生长正常的非古树名木从市域内就近移植也必须遵守技术要求和程序。面对当前不小的市场,巨大的经济诱惑和社会压力有关技术研究应运而生。在下面这组文章中,淮南的经验可以借鉴。上海的倪寒、哈尔滨的张滨荣从不同侧面反映的问题,应引起关注。欢迎读者各抒己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古树趣事     
我们在安徽省太和县境内普查古树名木过程中.获得了许多轶闻趣事,现采撷二三,以飨读者。 子孙树 太和县原墙镇东二公里处有个王大槐树庄,此庄因有株古槐而得名。相传明洪武三年三月初一,有一王姓村民在庄边植槐一株。年复一年,该槐树已长到五六  相似文献   

19.
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项目淹没区涉及41株古树名木需要移植保护和依法处置,根据各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及可操作性对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以下的23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分区移栽保护,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以上的2株古榧树Torreya grandis设计原地围坝砌坎保护,对剩余16株不便移植的古树名木进行依法采伐.通过对23株古...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林场科技实践及樱花谷建设成效,总结了野生山樱花移植经验,论述了野生山樱花移植与管护两方面的技术措施,并从移植前准备、移植、栽培后管护等方面探索了野生山樱花移植技术,经实践,移植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该技术具有操作可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基层林场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