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培育标准桑园、桑园间套种蔬菜、沼气池建设、"三沼"利用、养蚕等方面介绍了"桑+蚕+菜+沼"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及技术要点,并与传统生产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2.
陈宝宽 《蔬菜》1997,(1):6-7
大棚青椒丝瓜香菜立体套种技术224200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陈宝宽运用大棚青椒、丝瓜、香菜立体套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实现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近年来,我市郊区菜农生产实践表明,合理采用该技术,一般亩产青椒2800~3000公斤、丝瓜150...  相似文献   

3.
葡萄促成栽培可早出效益,新栽葡萄行距大,为套种蔬菜提供基本条件。合理套种、立体种植,利用设施温光条件,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有效利用大棚设施,增加效益。文章从提高效益、合理利用大棚设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阐述小白菜与葡萄促成栽培相结合的互补优势、种植效益,并介绍两者立体套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西瓜和花生是开封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满足开封地区乃至河南省西瓜套种花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技术需求,在多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开封地区实际的西瓜套种花生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主要内容包括:西瓜套种花生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套种模式、西瓜栽培、花生栽培、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汤铎 《蔬菜》1991,(4):7-8
一、韭菜垄背间套种韭菜垄背间套种是我县蔬菜种植地区的一种高效益种植方式。它将韭菜、马铃薯、瓜类、山药、小白菜、莴苣等多种蔬菜作物,巧妙地组合进行间套种。其具体种植方式:组合1.2~1.4米,于4月上旬播种韭菜,播幅0.3~0.4米,空幅0.6~1.2米,空幅中隔行套种春马铃薯与山药且隔年进行互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南通蔬菜栽培效益,经不断研究与比较,形成了集优质、高产、高效于一体的设施大棚"蚕豆/黄秋葵/芹菜+丝瓜+番茄"周年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高矮作物合理搭配、时间和空间科学组合,实现了培肥地力、增加市场品种、提升经济效益的蔬菜周年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调研常熟市瓜类蔬菜生产和销售情况,分析苏南地区现有销售模式及经济效益,拟优化现有销售模式结构,形成高效、可复制的瓜类蔬菜销售模式。苏南地区瓜类蔬菜销售模式为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互联网+"销售、农户+经纪人4种。其中合作社模式质量参差不齐,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企对接模式通过将蔬菜进行粗加工,增加蔬菜的附加值;"互联网+"模式仍处于推广阶段,暂时无法盈利;经纪人模式是常熟瓜类最主要的销售模式,蔬菜周转快、成交量大,但是收购价偏低。由此得出结论,适宜常熟市农户的销售模式应是基于良好农村合作社模式下的经纪人、农企对接或"互联网+"模式,即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农作物品种、质量进行统一把控,统一销售,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经济效益的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不同蔬菜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的套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为此,重点介绍适合南京地区及气候相近地区栽培的四种蔬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用优质高效的种植模式对于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辣椒套种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对该模式的育苗设施建设、苗床管理、水肥管理、大田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摘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总结辣椒与其它蔬菜套种栽培模式,对提高蔬菜高效栽培效益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前期利用新型拱架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保温、重施有机肥、增大播种量等技术进行早春苋菜栽培,并套种苦瓜,缓解了连作障碍;后期在新型拱架上覆盖瓜棚网,苦瓜藤蔓上架,立体高效栽培,设施时空利用率高。该栽培模式每667 m2总产值可达1.48万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充分利用设施化优势,在全区大力尝试大棚蔬菜高产高效立体套种及商品育苗栽培模式:早春茄果类(下套速生菜+上套长蔓瓜)-延秋芹菜-越冬商品育苗。每667米:获利在1.5万元以上,与不搞立体套种栽培和商品育苗的农户相比经济效益提高50%~100%。  相似文献   

12.
三种蔬菜即毛豆、丝瓜、芹菜套种的栽培模式,能在鄂东大别山地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田芳 《北方园艺》2003,(3):21-21
丝瓜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瓜类蔬菜.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舒筋活血,健脾利尿等功效.芫荽别名香菜,是耐寒性蔬菜,夏季受高温限制,栽培面积很少.通过棚栽丝瓜芫荽套种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夏季蔬菜市场品种,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在原有草莓单一种植基础上套种洋葱、鲜食玉米、水果苤蓝、羽衣甘蓝和小型西瓜等蔬菜,经济效益显著。其中以套种水果苤蓝纯收益最高,套种羽衣甘蓝纯收益较低,但能增加景观效果,增强生态效益。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以改善草莓栽培土壤环境,减轻连作障碍,增加设施复种指数,提升园区景观性,提高种植户收益,拓宽消费者采摘选择性为目标,集成推广草莓与多种蔬菜作物套种技术,目前共研究套种模式12种,重点推广草莓套种洋葱、草莓套种鲜食玉米、草莓套种水果苤蓝、草莓套种羽衣甘蓝以及草莓套种小型西瓜5种模式;开展不同定植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品种筛选、不同套种模式比较等试验20余项;集成推广配套的相关技术,如集约化育苗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栽培环境调控技术、植株管理等技术14项,成为国内外草莓与多种蔬菜作物套种技术的先进集成示范地。  相似文献   

15.
丝瓜—苋菜—青菜—莴苣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是泰州地区近几年逐渐形成的新模式,早春丝瓜套种苋菜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条件,其藤蔓为夏季叶类蔬菜提供了良好的遮荫条件,这种1年4熟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率及单位面积产量,既提高了种植效益,又可实现周年生产与供应。每1 hm^(2)年产值45.75万元以上,效益21.7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露地蔬菜复套种栽培,是露地蔬菜集约化生产的重要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年两种两收、复种、套种等技术日益成熟.西瓜套种胡萝卜栽培技术打破了北方寒冷地区一年一熟(大面积)的传统栽培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绿色植物覆地时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合理利用了蔬菜之间的"根系差、时间差、空间差、高低差",以互促互补的原理[3],通过对本地日光温室番茄套种平菇栽培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温室内的后墙空闲地进行平菇菌袋立体堆叠式和番茄小行间双层摆放式套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跃华 《蔬菜》2005,(11):14-15
粮菜间作套种是众多农业立体栽培模式中的一种。近年来,广大基层科技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示范,以期为粮区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寻找更多的出路。本期“技术创新”为大家精选几篇粮菜立体栽培模式,供相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海洲 《蔬菜》2011,(8):18-19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长期以来,金昌市农作物栽培采用"一年一熟"制,土地利用率不高。为提高生产效益,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多年实践,开发出地膜大蒜套种鲜食玉米的立体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时间和空间搭配的效果,实现了作物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草莓是重要的经济园艺作物,其立体栽培模式可以提高时空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综述草莓套种食用菌、果蔬、中药植物的栽培模式,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基质和品种的筛选,以及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等,展望草莓立体高效栽培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