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溶茶中主要儿茶素组分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或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浓缩、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碎片状或小颗粒状的新型产品,有速溶红茶、速溶绿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据国内外近年来的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速溶茶的现状: 速溶茶因速溶而得名,是一种呈颗粒状,碎片状或粉末状,水溶后无茶渣的新型产品。具有便于冲泡、可热饮又可冷饮,也可加入其他有益成份调味(如果汁、香料、糖等),便于携带的特点。该产品原料来源广泛,既可用鲜叶直接加工,又可用成品茶或茶叶付产品再加工而成。其加工方法不同于红、绿茶的炒制方法,又不是一般的食品加工方法,而是一种属于食品加工范畴的速溶饮料的加工方法。速溶茶产品以其溶解性,可分为热饮和  相似文献   

3.
福云6号不同加工工艺试制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福云6号春茶标准一芽二叶、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分别进行炒青、烘青、烘青加团揉三个不同加工工艺的试制。结果表明,同一原料加工成不同形状的茶叶间品质差异较大力 一芽二顺鲜叶原料加工的眉茶型品质最优,毛峰型决之,卷曲型较差;一芽三叶鲜叶原料的眉茶型最优,卷曲型次之,毛峰型较差。分析说明:福云茶区可适当加大炒青名茶制作 ,大宗绿茶生产可推广卷曲型茶加工工艺,改善干茶条索,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茶饮料生产概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茶饮料的定义 茶饮料,在GB10789—1996软饮料分类中的定义为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酸、果汁、牛奶、食用香精或植物提取液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在拟定中的茶饮料轻工行业标准中的定义为以茶叶抽提液、茶粉及茶叶抽提液的浓缩液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可见,以茶叶的水提取液、茶浓缩液或速溶茶为主要原料,经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加工工序,含有一定量的茶叶有效成分且具茶叶风味的液态制品称为茶饮料。 2.茶饮料的分类 根据GB10789—1996,茶饮料分为四类: 茶…  相似文献   

5.
微波提取制备速溶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速溶茶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如蛋白质、胶质、钙离子等是形成茶絮凝的主要因素。速溶绿茶的蛋白含量高于20%,超滤残留物中的钙离子浓度达4862.68mg/kg,速溶茶中钙离子含量为541.94mg/kg。采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过滤可以将部分大分子络和物除去,降低茶絮凝的形成机会,使速溶茶速溶于冷水,澄清透明。  相似文献   

6.
速溶茶和茶饮料生产中香气的损失及改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龙新 《中国茶叶》2006,28(6):12-14
香气是构成茶饮料风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茶叶香气不仅决定色香味中的“香”,而且与味也有密切的关系。作为茶饮料、速溶茶生产的原料——茶叶,由于受其品种、生产区域(气候、土壤、海拔)、采收季节、加工工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速溶茶     
速溶茶又名可溶茶、结晶茶。它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是近十多年来国际市场上较为风行的新品种。速溶茶是茶叶中水可溶部份再干燥的产品。它可用成品茶再加工制成,也可用鲜叶或半成品茶直接加工制成。通常是用沸水浸提,浸提液经浓缩,干燥制成呈透明的颗粒状速溶  相似文献   

8.
采用建德市李家镇千里岗茶园种植的鸠坑群体种、龙井43和白叶1号等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兼用扁形茶、卷曲形茶和条形茶的工艺加工制成绿茶产品,通过感官审评和香气成分等分析比校,筛选具有栗香风味的适制品种与工艺组合。感官评审结果表明,鸠坑群体种一芽一叶原料采用扁形茶改进工艺、一芽二叶原料采用滚炒结合的卷曲形茶改进工艺及卷曲形茶常规工艺可加工出具有明显栗香的特色风味绿茶;白叶1号一芽二叶原料采用条形茶改进工艺也可制成具有栗香风味的特色绿茶。常规成分和香气检测结果表明,天然壬醛、β-环柠檬醛、2,3,6,7-四甲基辛烷、3-乙基-3-甲基庚烷、3-蒈烯、(+)-δ-杜松烯、芳樟醇、香叶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反式-橙花叔醇、β-紫罗酮、茉莉酮、2,2,6-三甲基环己酮、己酸叶醇酯、顺式-3-己烯基辛酸酯、2,5-二叔丁基苯酚和1,2,3,4-四氢-4-异丙基-1,6-二甲基萘等是形成栗香的主要特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茶浓缩液或速溶茶为主要原料,经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加工工序制成的含有一定量的茶叶有效成分且具茶叶风味的液态制品的统称。它包括茶汤饮料、果汁(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等。 在21世纪初,振兴茶业、促进茶叶消费和茶叶产业化的根本在于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而茶饮料的开发为茶叶产业化树立了成功典范,表现在:茶饮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叶消费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茶叶的消费出现了向着快捷、方便、品种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颗粒型碎茶、小包装茶消费上升,速溶茶和冰茶的消费兴起,固体茶向液体某发展,纯茶叶产品向加香、果味茶、草药茶、保健茶发展等.美、日、英、加拿大、瑞士等国每年都大量进口茶叶加工速溶茶,印度和肯尼亚也有相当规模的速溶茶生产工业.我国速溶茶生产起步较晚,对其研究多在加工工艺方面,对于加工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俗称茶汤)的物理特性研究则少有报道.为了探求速溶茶加工上一些基础理论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茶汤密度与浓度、茶汤粘度与浓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下茶汤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依据机械化采摘茶鲜叶原料的特殊性及扁形绿茶加工特点,选用鲜叶分级设备、摊青设备、理条杀青机、切断机、扁形茶炒茶机等多种国产茶机,初步构建机采鲜叶加工扁形绿茶连续化生产新模式,并对生产工艺中的鲜叶分级、理条杀青、切断和辉锅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提出一整套机采鲜叶加工扁形绿茶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浅谈速溶茶的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作为传统保健饮品,早已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茶产品向着快捷、方便的方向发展,速溶茶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速溶茶是将茶叶中的内含成分进行提取、浓缩、干燥而得到的颗粒或粉末状产品。它的特点是饮用方便、卫生,而且基本上保持了茶的风味,还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添加牛奶、糖、果汁等;同时,由于速溶茶较高含量的茶多酚,它也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健康食品和日用化工品等方面,如作抗氧化剂、消臭剂、抑菌剂等;因此,速溶茶的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速溶茶的生产一般采用以下工艺:原料处理→浸提→过滤→…  相似文献   

13.
速溶茶的产销情况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溶茶是从茶叶中提炼出来的茶汁经干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碎片状或颗粒状的结晶,加水即可饮用。它基本上保持了茶叶原来的色香味,是国外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 本世纪四十年代,随着速溶咖啡的发展,英国饮料行业首创了速溶红茶,五十年代初,由美国正式投入商品性生产。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英美等发达国家在主要的茶叶生产国印度、斯里兰卡、东非等国投资办厂生产速溶茶。七十年代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生产的速溶茶产品已向十多个国家输出。八十年代,随着速溶茶消费地区不断扩大,这些生产国速溶茶的产量也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14.
松阳香茶是在原来高档炒青绿茶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利用中低档鲜叶原料为主加工而成的条索卷曲、色泽绿明、风味清爽的一个绿茶新产品。松阳香茶的开发生产,对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特别是为夏秋季鲜叶原料寻找了一条新路子。本研究利用现有的香茶加工工艺对龙井43、迎霜和鸠坑群体种三个茶树品种进行品质研究,拟找出适合炒制松阳香茶的最佳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5.
周琦 《福建茶叶》1995,(4):24-28
前言茶叶是一种世界性饮料,可具有多种消费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对茶类作为饮料要求必须取用方便、冲泡节省时间。速溶茶正是适合这些特点,而为人们所重视。速溶茶是茶叶中可溶部分再干燥的产品,它的特点是:有茶味、快泡、卫生无茶渣,便于包装、运输、调味、冷饮、热饮均可。它们用成品茶再加工制成,也可用鲜叶或半成品直接加工制成。美国、英国和其它一些不产茶国家制造速溶茶主要是用成品茶为原料。印度曾在1963年前后,采用鲜叶连续地经过美调、揉捻、发酵后,再用蒸汽制止酶活性,由此制得棕色粉末的速溶茶…  相似文献   

16.
蒸青绿茶杀青工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福建茶叶》2003,(4):28-28
蒸青绿茶,是古老的茶叶种类之一。自唐代即盛行蒸青制作茶叶,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蒸青绿茶制作工艺传至日本,日本制茶业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碾茶、煎茶、玉露茶等种类,并在栽培、加工、制作方面取得发展,煎茶成了日本绿茶的当家茶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条煎茶生产线,蒸青绿茶生产在我国悄然兴起。蒸青绿茶讲求三绿(干茶色泽绿、浸泡汤色绿,泡后叶底绿),讲求茶的滋味甘醇、鲜爽,带海藻味的绿豆香。要达到这一质量要求,就必须在茶叶采摘、鲜叶贮存、杀青、温度控制、加工工艺掌握等方面予以重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茶叶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提高我省绿茶品质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湘鸣 《茶叶通讯》2005,32(3):32-33
本文对我省绿茶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提高我省绿茶品质的技术途径:一是推广绿茶良种,加快良种茶园的建设;二是栽培着重抓提早春茶开采期和狠抓春茶产量;三是加工工艺着重改善干茶色泽和条索;四是更新陈旧的制茶设备;五是改进贮藏和包装。  相似文献   

18.
贾海云 《茶叶通讯》1997,(1):26-27,31
本文对我省绿茶品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提高我省绿茶品质的技术途径是:一推广绿茶良种,加快良种茶园的建设;二改进栽培技术,茶园管理着重抓提早春茶开采期和春茶产量两方面;三加工工艺着重改善干茶色泽和条索;四更新陈旧的制茶设备;五改进贮藏和包装。  相似文献   

19.
沙棘叶茶作为风味独特的低咖啡碱代用茶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对速溶沙棘叶茶粉浸提工艺进行研究,探明速溶沙棘叶茶粉工艺生产茶水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等最佳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为40min、茶水比为1:10,添加20%β-环状糊精,制得滋味醇和,香气明显,茶汤透亮,感官品质评价上佳的速溶茶粉,其中总黄酮含量达1.61%,水溶多糖含量为4.02%,咖啡碱含量为O.33%。  相似文献   

20.
多味花生     
多味花生是以花生米、精面粉、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成型、膨松、增香调味等精制而成,是近年来开发的一个新品种。该产品色泽浅棕色,香甜酥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保质期长,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和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多味花生加工工艺简单,技术易掌握,既可作坊式手工制作,也可增添必要的设备,实现工业化生产。现将其加工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