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辽宁东部山区林下参栽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参属人工栽植,自然生长,且生长年限较长,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也对其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辽东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恰恰适应林下参的栽植。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水土保持防护林高效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太行山石灰岩低山区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树种配置优化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该区水土保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山坡水土保持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山坡水土保护林、梯田经济林、山顶防护林、沟头防护林、沟底防护林、沟边固岸林的比例分别为28.6%、18.2%、17.5%、17.4%、10.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类型的调查,对其固碳释氧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森林类型的总的固碳释氧量的大小顺序与其乔木层树干的固碳释氧的排列顺序基本相似。在5种森林类型中,林木部分所占比例在85%~95%之间;各组分固碳释氧量的比例变化中均以树干所占比例最大,在50%~75%之间;而以草本和灌木的所占比例最小。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释氧量存在很大差异:长白落叶松294.010t/hm~2、216.449t/hm~2,柞树240.906t/hm~2、177.353t/hm~2,核桃楸235.341t/hm~2、178.206t/hm~2,油松232.954t/hm~2、171.500t/hm~2,红松225.908t/hm~2、166.312t/hm~2。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经营现状及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现有的次生林的资源特点及在营林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冀北山区春旱严重 ,现有宜林荒山中多为干旱阳坡 ,土层薄 ,植被少 ,蒸发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 ,造林不易成活。因此 ,如何采取抗旱造林技术 ,提高造林成活率 ,是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步伐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 89~ 1999年秋季 ,经历 3年的保水剂蘸根造林试验 ,1992~ 19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科学地进行天然林保护和修复方案,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天然林进行质量评价非常重要。利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监测样地168块,对辽东地区天然林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辽东山区天然林质量表现为中(65.5%)>差(22%)>好(9.5%)>优质(3.0%),质量综合指数为0.6084,其质量等级处于“中”的状态。不同龄组间天然林质量最好的为近成过熟林,其次为中龄林。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对天然林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俄罗斯的山区森林占其森林总面积的3 0 %以上 ,这些森林的年采伐量有 3 0 0 0万 m3之多。山区森林是木材加工、造纸和其它一些工业部门的重要原料基地 ,同时 ,它们也起着重要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功能 (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体憩等 ) ,因此 ,其利用有严格的限定。多年来山区森林利用的经验表明 ,这些限定常常遭到破坏 ,但大多数情况下却不是森林利用者的责任。例如 ,北高加索山区森林主伐规程严格禁止履带式拖拉机在1 5°以上的斜坡上集材。然而 ,现在利用的木材有 90 %以上来源于坡度为 1 5°~ 3 0°的山区 ,且都是拖拉机集材。结果由伐区搬运…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根系分布特征,采用根钻法以及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地落叶松林、红松林、天然林、灌木林0~60 cm不同土层的根系条数、长度和表面积。各样地在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根系密度依次为灌木林天然林红松林落叶松林;根质量密度依次为红松林落叶松林天然林灌木林;根表面积密度分布特征所有样地都表现为灌木林大于乔木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经不同措施改造后的辽东山区次生林进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调查,计算了该次生林下物种丰富度Margalef、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改造后林下植被数量和物种数均高于对照区。改造后草本和木本植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区,而优势度指数均小于对照区。可见,改造措施可以改变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增加植被数量和种类,加速林下植被演替,增加森林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东山区18块样地的调查及数据处理,计算出各样地乔木、灌木、草本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Gini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从调查及分析结果来看,在本研究区域内,海拔高度对调查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郁闭度、坡向、坡度对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