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有效缓解紫叶李库存量大市场过剩,重瓣榆叶梅树状花木市场紧俏供不应求等问题,拓宽树状花木培育和应用思路,在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了紫叶李高接换种重瓣榆叶梅育苗技术,包括砧木选择、穗条选择、嫁接技术方法、嫁接后管理、树状花木培育等技术环节,以期为各地的重瓣榆叶梅树状花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重瓣榆叶梅是蔷薇科、梅属观花灌木,是榆叶梅的一个变种,它与原种的主要区别是花重瓣、深红色,花梗长于萼茼。 利用种子繁殖产生变异、退化,利用分根繁殖速度太慢,所以,几年来,重瓣榆叶梅在齐齐哈尔市尚未推广使用,鉴于这种情况,为使重瓣榆叶梅在齐齐哈尔市迅速繁殖起来,尽快地应用于城市绿化,我们进行了嫁接和扦插试验,加快了重瓣榆叶梅的繁殖。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来源 试验材料是从哈尔滨引种而来的20余株重瓣榆叶梅。 2 繁殖方法 2.1 嫁接繁殖采用芽接和枝接两种方法。 2.1.1 芽接法 砧木的培育:1997年秋,…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14年毛桃改接重瓣榆叶梅的嫁接育苗技术,报道了毛桃高接重瓣榆叶梅的砧木的选择、嫁接方法及苗木培育技术。本项技术具有愈合效果好和嫁接成活率高的特点,在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4.
杜鹃花是名贵的木本花卉,重瓣优良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深受人民喜爱。经试验嫩枝扦插成活率达95%以上;以单瓣或重瓣单色品种为砧木,嫁接重瓣优良品种成活率达90%以上,盆栽杜鹃花,经过科学管理,茁壮生长,冬季如期现蕾,盛开鲜艳秀丽的花。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是名贵的木本花卉 ,重瓣优良品种 ,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深受人民喜爱。经试验嫩枝扦插成活率达 95 %以上 ;以单瓣或重瓣单色品种为砧木 ,嫁接重瓣优良品种成活率达 90 %以上 ;盆栽杜鹃花 ,经过科学管理 ,茁壮生长 ,冬季如期现蕾 ,盛开鲜艳秀丽的花  相似文献   

6.
重瓣榆叶梅是早春开花灌木,花量大,花先与叶开放,粉红色,鲜艳,是园林绿化的优良灌木树种。高接时常用京桃做砧木,嫁接后要及时除萌、摘心和整形,培育优良重瓣榆叶梅高接苗。  相似文献   

7.
桃和李是人们喜爱的水果,我们在贯彻园林结合生产的方针时,先后引进很多桃李优良品种,但皆因受砧木等因素影响而发展不快.经过长时间的试验选择,榆叶梅用作桃李砧木获得成功,现作如下初步总结:一、榆叶梅生物学特性榆叶梅(prunus trilba)是蔷薇科桃亚属,1963年由东北作花灌木引入我市,种子播后第二年开花结实,花有单瓣重瓣,多为粉红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果实紫红或红色,径约1—1.5厘米,7月下旬成熟核有厚骨质之壳.花期景色宜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8.
扶桑,在我省的温、热地带都有栽培。由于易繁殖、易管理、花色多,深受广大城乡群众所喜爱,有的栽培于家庭,有的盆栽于阳台,玉溪市还将扶桑选定为市花。扶桑品种较多,常见的有红灯笼、醉西施、粉牡丹、黑牡丹、御黄底等。这些不同品种的扶桑,有鲜红、粉红、桔黄、桔红等多种颜色,花朵还有重瓣、单瓣之分,形态各异。近两年来,笔者采取嫁接的方法,将不同花形、花色的扶桑集于一株,其嫁接方法如下: 一、培养砧木:不同花色、花形的扶桑都可互作砧木,互作接穗,但一般以选用春天萌发较早的黑牡丹,醉西施作砧木较好。砧木上盆栽植后,首先要注意培养分枝骨架和造形,从而为嫁接和树形打好基础。先让砧木中、上部的萌发枝自然生长(扶桑多为扦插繁殖,一般没有顶梢),主茎下部5厘  相似文献   

9.
李树优良砧木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区榆叶梅等4种砧木根皮率、树高、冠径、嫁接亲合性、生长及结果测试分析,初步认为榆叶梅为绥李3号等的优良砧木,且具有一定的矮化性,适于李园密植;山桃次之;毛桃不宜作抗寒性弱品种的砧木;杏做砧木,盛果期李果品质下降,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福建山樱花野生单瓣种、浙闽樱和食用樱桃栽培品种小桃红为砧木,八重绯寒樱为接穗,通过对不同嫁接季节、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种砧木亲和力和不同类型砧木的嫁接对比试验,研究总结出有利于八重绯寒樱嫁接成活和生长的最佳嫁接季节、嫁接方法、砧木种及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11.
红叶李、重瓣榆叶梅均是集观叶、观花、观果于一身的优良城镇绿化树种。通常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生长缓慢 ,尤其是重瓣榆叶梅种子繁殖的变异较大。因此本地城镇绿化多从内地调苗。由于运距长、包装等方面的问题 ,调运的苗木不仅价格偏高 ,增大了绿化成本 ,而且苗木成活率不高 ,绿化效果也不尽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嫁接试验 ,已摸索出一套高枝嫁接红叶李、重瓣榆叶梅的繁殖技术 ,这项技术具繁殖快、无变异的优点 ,一般情况下第一年嫁接 ,第二年春天即可出圃 ,现介绍如下。1 红叶李红叶李为蔷薇…  相似文献   

12.
重瓣榆叶梅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瓣榆叶梅 Prunus trioba var.plena属蔷薇科,是榆叶梅的变种。在我国各城市普遍栽培,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初春开花,先花后叶,花密集,深红色,十分美丽,是有日本樱花之美名,花期较单瓣榆叶梅长一倍左右。适应性强,抗污染,易成活。但重瓣榆叶梅扦插繁殖十分困难,种子繁殖易产生遗传变异。为解决重瓣榆叶梅繁殖难和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我们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无性繁殖,已成功地摸索出有效的繁殖方法,并已获得大量花卉苗木。  相似文献   

13.
赤峰市小乔木型重瓣榆叶梅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瓣榆叶梅(Prunus triloba f.multiplex)是榆叶梅(Prunus triloba)的一个变型,花重瓣,粉红色,花期稍晚于榆叶梅,是中国北方园林绿化常用灌木树种。在赤峰市,小乔木型重瓣榆叶梅的常见虫害有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n)、棉蚜(Aphis gossypiin)、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等,主要干部病害是由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寄生砧木引起树干腐朽。文章介绍了小乔木型重瓣榆叶梅育苗技术和苗期病虫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杰  叶林 《中国林副特产》2006,(3):13-14,68
通过在乔木树种上嫁接繁殖,可使榆叶梅形成良好干形,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有更好的应用价值。试验证明,李树与榆叶梅嫁接亲合力好,可以作为乔化榆叶梅的嫁接砧木,嫁接后可以形成较好的干形,达到乔化榆叶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砧木嫁接天山花楸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山花楸为试验材料,以阿尔泰山楂、新疆野苹果、山荆子、杜梨和榆叶梅为砧木,研究不同树种嫁接天山花楸的成活率和长势情况,筛选出适合嫁接的砧木树种。结果表明:阿尔泰山楂最优,其次为新疆野苹果,而山荆子、杜梨和榆叶梅不适合作为天山花楸的砧木。阿尔泰山楂作砧木低位嫁接天山花楸比高位嫁接的长势好,且观赏价值高。本研究通过优化阿尔泰山楂初生苗和繁育条件,细化天山花楸嫁接技术,提高了天山花楸接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重瓣山樱的花朵粉色重瓣,优于辽东山樱,抗寒力极强,是寒地难得的乔木花卉新品种。为探寻重瓣山樱的繁育技术,进行了嫁接育苗研究,结果表明:辽东山樱是嫁接重瓣山樱的最佳砧木;硬枝劈接、腹接、插皮接的嫁接成活率均能达到90%以上,砧木展叶后的5月上旬为嫁接最适期;利用1年生枝上芽进行带木质芽接成活率也可达到90%以上,最适嫁接期为5月上中旬;硬枝嫁接后对接穗用塑条或保温剂封闭,有利于接穗保湿和嫁接成活。  相似文献   

17.
2017年4月,调查了以山桃为砧木、主干高接的西部沙樱(Prunus pumila var.besseyi)和重瓣榆叶梅(P.triloba f.multiplex)2年生嫁接苗接口高度、地径、冠高、冠幅和长势中等的新梢基部直径、新梢长度、枯梢长度等标志值,经t检验,二者接口高度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西部沙樱冠幅、枯梢长度和枯梢比例、地径、冠高、新梢基部直径和新梢长度的平均值分别极显著的大于重瓣榆叶梅的平均值,说明西部沙樱长势好于重瓣榆叶梅,越冬后枯梢比例高于后者,剪去枯梢后,树冠体量仍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桃侧枝高枝嫁接重瓣榆叶梅的最佳嫁接方法为劈接法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最佳时间为春季,但两种方法的最佳嫁接时间略有不同.通过嫁接培育出的新嫁接品种,在观赏价值、生长量、抗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两亲本,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榆叶梅(Prunus triloba Lindl.)亦称小桃红,落叶灌木,丛生状。其变种及变型颇多,如鸾枝、重瓣榆叶梅。抗寒力强,不耐湿,喜肥沃及向阳之地。可孤植或丛植于庭院,群植路旁。榆叶梅花多密生早春怒放,先花后叶,花色紫红或粉红,堪称北方之梅花,观赏价值很高。乔化榆叶梅是以山毛桃(京桃)为砧木,采用高接换头,使榆叶梅的分枝点和开花部位提高,变成有明显主干的形式,起到造园艺术的美感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乔化榆叶梅的试验,于1984—85年以枝  相似文献   

20.
对4 种甜樱桃砧木,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酸樱桃紫冠、莱阳矮樱桃,作砧木与甜樱桃亲和力强,无根癌病;中华樱桃、辽宁山樱桃,根癌病发病率高,“小脚”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