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增大.流通环节的日益活跃.生猪疫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是生猪的老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等)继续肆虐.新发生的疫病不断增加.且许多生猪疫病是由多种病因和多重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发病症状日益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二是在生猪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虽然有些疫病目前已经研制出有效的疫(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菌)苗可用:有些疫病虽有疫(菌)苗可防,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增大,流通环节的日益活跃,猪疫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猪疫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和多重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且发病症状日趋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在疫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虽然有些疫病已经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菌)苗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加大,流通领域的活跃,生猪疫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规模化猪场疫病的防制,应树立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体保健的观念。须根据猪场周边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药物预防方案,筛选出最佳防治效果的药物,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以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1季节性预防用药猪场一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随着外界温度升高、湿度加大,饲料易发霉变质,畜体抵抗力减弱,疫病发生率增加,易引起猪瘟、猪链球菌病、猪乙型脑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病的发…  相似文献   

4.
朱粟丰  乔忠 《养猪》1996,(2):38-39
集约化养猪场的群体药物预防和治疗朱粟丰,乔忠,曹日亮(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集约化养猪生产,只有努力做到猪群健康无病,才能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猪群无病主要是指对群发病的控制。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对所有疫病都能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高度集中,发病机会增多,规模化猪场细菌病难以控制,主要原因有饲养管理不当,用药不当,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疫苗选择、管理和应用不当,细菌变异等。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疫(菌)苗接种,做好药物预防,在猪群安全生产中多使用中草药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用药防治畜禽疾病存在的误区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疫病日趋复杂,有些疫病目前已研制出有效的疫(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无疫(菌)苗或无可靠疫(菌)苗。因此,防制这些疫病,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检疫诊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外,应用药物防治也是实际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由于农村许多饲养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兽医用药知识,在应用药物防治畜禽疾病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药物保健是在动物无临床病症的情况下,为保持猪群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而采取的预防性用药措施。由于当前猪群中发生的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病原日趋复杂,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普遍存在。在防控这些疫病发生与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做好疫(菌)苗免疫预防、加强疫病检疫与检测、科学饲养管理、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前,规模化猪场传染病的发生种类较多,有的可以用疫(菌)苗进行免疫预防、有的无理想疫(菌)苗可用。为消除传染源、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实践中常常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以尽可能地减少发病数、挽救患病猪,降低经济损失。所以,药物防治技术成为养猪场综合性防疫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自己的防治实践,查阅有关资料,将养猪场常发的主要传染病进行了归类,并对各类传染病的药物防治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养猪场和养猪户饲养猪群发生传染病种类多防治难的问题,一方面可以用疫(菌)苗进行免疫预防,另一方面可用特效药物治疗和预防。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消除传染源,减少养殖病害。本文论述猪主要传染病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供指导养猪场和养猪户科学饲养。1以急性败血症为主症的猪传染病1.1疫病种类此类疫病是猪场常见的疫病,有附红细胞体病、弓形虫病、猪肺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尤其是猪发  相似文献   

10.
1 技术简介 免疫接种是指使用疫(菌)苗等各种生物制剂,在平时对猪群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在可能发生或疫病发生早期对猪群实行紧急免疫接种,以提高猪群对相应疫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猪场综合性防疫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根据规模化养猪的特点,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防止外来疫病传人猪群、控制与净化猪群中已有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加大,流通频繁,养猪场生猪疫病的预防需要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规模化猪场应以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为参考对象,合理地设计药物预防程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加大,流通频繁,养猪场生猪疫病的预防需要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规模化猪场应以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为参考对象,合理地设计药物预防程序,  相似文献   

13.
保健≠预防     
目前猪场的疫病发生情况日趋复杂,疫病种类繁多,而且常混合发生,疫病的频发使猪群免疫抑制现象非常严重,造成猪只免疫力严重下降。不管是什么样的猪场,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往往最少有一种病毒病混合其中,而治疗时却效果甚微,更是难以预防,于是兽医工作者都在寻找一种方法去保持猪群健康状况良好,使猪只有一个强健的体制、良好的免疫功能以及好的生产效益,在这种状况下就催生了猪场保健的形成,但是虽然很多人都在说做保健,其实还是在做预防,预防是不等于保健的,包括一些企业出的“3针保健”,其实都是一种预防,目前这已成为猪场一个很大的误区,那么究竟什么是保健,它和预防有什么样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陇西县文峰镇地处交通要道,各种动物、畜产品集散频繁,猪的三大疫病(猪瘟、猪肺疫、猪丹毒)曾一度在猪群中广泛传播蔓延,对发展生猪造成严重威胁。1976年以来,我们一方面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提高疫(菌)苗注射密度,一方面加强集市检疫,结合对由于漏针或补针不及时而感染的病猪进行药物治疗,使当地三大猪疫的发生和流行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病发生的频率和新疫病的种类都不断增加。许多疾病都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症状并不典型,给诊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往往猪发病后,药物治疗并不理想。因此,在现代规模花养猪中,预防用药显得特别重要。1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特点用药猪的生长可分为哺乳期、断乳期和生长育肥期。繁殖的后备公猪、母猪的不同生长期都要采取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正>猪病的混合感染主要是细菌间或细菌与病毒病病原的多重感染,诊断和防治很困难,在这些病原污染的猪场,猪群发病后的临床症状复杂,病情严重,现场也难以确诊,防治效果也很差,因此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养猪业生产结构模式和技术设施的深刻变化,为了有效地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集约化猪场应实行多地生产、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猪场猪群数量多,饲养密度高,品种优良(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外来猪种为主),其饲养管理、疫病防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猪场规模大小不一、条件好坏不同以及所处的位置差异,各猪场采取的饲养管理方法、疫病防制措施不尽相同,但总的原则基本一致。本文以...  相似文献   

18.
规模猪场猪病防治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们根据重庆市綦江区312个规模猪场定期的抗体监测和流行病学,发病猪场的临床症状、解剖症状、曾用药史、药物敏感反应,确定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规模猪场猪病发生机制,提出规模猪场猪病防治新策略。1.按照生产节律,制订规模猪场常规疫病免疫程序。见表1。2.结合猪场实际,制定规模猪场药物保健程序。混合感染是目前猪病流行的最大特点,各规模猪场要结合自身实际,实现由过去的治疗兽医到预防兽医直至保健兽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切实做好猪群疫病预防 1.做好春季免疫接种。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自身猪场实际,做好春季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0.
张宏建 《北方牧业》2005,(24):16-16
<正> 集约化养殖场与个体养殖户的猪群,一旦发生疑似猪瘟、猪丹毒、猪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疫病时,往往表现高热症状。但这些疫病在临床上很难通过肉眼分辨清楚,而化验室诊断需3~30天才能作出检测结果。等搞清病源,病猪群已存亡难卜。应用猪用抗多病免疫球蛋白能解决燃眉之急,但在临床上还要了解免疫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